tongxi 发表于 2007-7-8 23:44:22

書摘 __ 不生病生活 (上)

·                     胃相、腸相佳的人,共通點是大量攝取富含酵素的新鮮食物!相對地,胃相、腸相不佳的人,共通點是生活習慣都會大量消耗酵素。



·                     經常吸煙喝酒、暴飲暴食、飲食中含有食物添加物、處在壓力大的生活環境、使用藥物、曝露在紫外線、放射線、電磁波之下、、等,都是會大量消耗酵素的行為。



·                     越快出現效果的藥,毒性愈強!

·                     胃不舒服時立即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只會加速胃的惡化。而適當補充消化酵素,可以改善胃的狀況。



·                     牛奶不但會導致各種過敏,也是使小孩發生白血病、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原因。飲用過多牛奶反而會導致骨質疏鬆症。每天大量飲用牛奶的世界四大酪農國:美國、瑞典、丹麥、芬蘭,罹患股關節骨折和骨質疏鬆症比率較高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                     優酪乳〈酸奶〉中含有大量乳糖,因此,食用優酪乳後,乳糖因為乳酸氩蛔悖瑹o法完全消化,結果引起消化不良,不少人發生輕微腹瀉。這種輕微腹瀉使原來留在腸內的宿便排出,因而產生「乳酸菌治好便秘」的錯覺。

·                     經常食用優酪乳,會使腸相逐漸惡化。根據三十萬例的臨床結果,我很有自信的這樣說。如果你經常食用優酪乳,糞便和排氣都會有強烈的氣味,這就是腸內環境惡化的證據,因為臭味表示常內產生了毒素。



·                     如果想要健康而長壽,決不可依食物好吃與否或自己的好惡來選擇食物。

·                     不論任何人,如果從年輕時就習慣吸菸、喝酒,以肉食為主,很少吃蔬菜、水果,並且大量攝取牛奶、優酪乳、奶油等乳製品,到了六十歲左右,一定會出現生活習慣病。例如:癌症、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



·                     調查癌症患者的飲食習慣,可以發現大多數人都習慣攝取大量葷食,例如:肉、魚、蛋、牛奶等動物性食物。

·                     不論患任何癌症,幾乎沒有例外,患者的腸相都不佳。



·                     我小時候就有一項特殊的本事,就是不論任何種類的狗,很快就能和牠們玩在一塊兒。說來其實很簡單,只要在自己的手掌上吐些唾液,讓牠們舔就可以了。這樣的話,不管是什麼樣的狗都能很快成為好朋友。



·                     現在一般市售的油大多使用「溶劑萃取法」,也就是在原料中加入名為「己烷」的化學溶劑使它形成糊狀,再經加熱溶解出油分,最後在高壓、高溫之下使溶劑蒸發後萃取得出。這種方法損失較少,而且經過加熱,不容易變質,但是以這種方法萃取得到的油會產生對身體非常不好的成分「反式脂肪酸」。換言之,雖然不容易腐敗,但卻含有會傷害身體的成分。

·                     很多人以為人造奶油的原料是植物性油脂,而非動物性油脂,不會有膽固醇,而且對身體有益,這是很嚴重的錯誤!我在指導病患飲食時,甚至建議大家:「如果家裡有人造奶油,請馬上丟棄。」



·                     人造奶油的原料是植物油,就是使用溶劑萃取法抽出,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油。但刻意以人工方式加入氫,使不飽和脂肪酸變成氫化飽和脂肪酸,可說是最不好的油。



·                     與人造奶油同樣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油是酥油。一般家庭幾乎不會使用酥油來烹飪,但是市售的點心、零食類,以及速食店的炸薯條等則會大量使用酥油。

·                     喜歡油炸食物而非吃不可的人,不妨減少食用的次數。每個月最好控制在一次左右。我幾乎不吃油炸食物,就算偶而吃一次,也會剝掉外層的麵衣,盡可能避免攝食油分。油炸食物會消耗體內的酵素。油本來對身體就不好,烹飪之後放置一段時間的油炸食物則絕對不可再吃。



·                     以前美國人為了取得必須脂肪酸,曾流行每天喝一茶匙橄欖油。但之後有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喝橄欖油容易引起卵巢癌,才使這股熱潮退燒。其實,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氧化。即使是壓榨製成的橄欖油,也不建議飲食以人工手法製成的油。若要獲得不飽和脂肪酸,魚類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最為穩定。即使不刻意喝橄欖油,食用保持天然形態的食物,透過攝取食物中所含的脂肪,也可以獲得必要的不飽和脂肪酸。



·                     不論哪一種油,與空氣接觸,很快即開始氧化。因此,最好盡量避免用油來烹飪食物。



·                     無需添加人工壓榨或萃取的油,只要食用保持天然形態,並含有脂肪的食物,同樣可充分獲得人類必要的油脂。所謂保持天然形態,是指直接食用穀物、豆類、堅果或植物的種子等食物。這是最安全,而且最健康的油脂攝取方式。



·                     市售的牛奶中,這些有益健康的成分都在加工過程中完全消失了。牛奶原本是供小牛喝的飲料,因此所含的成分也適合小牛的成長。小牛成長所需的養分,對人類未必有用。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成年之後仍在喝奶。這是自然法則,只有人類才會將不同種類動物的乳汁刻意加以氧化來飲用。



·                     牛奶所含的蛋白質,主要成分為酪蛋白,這是人類胃腸很難消化的物質。我認為人類嬰兒時期能夠喝到含有較多乳糖的母奶,但是成長之後分解乳糖的酵素會逐漸消失,這是成長之後就無須再喝母奶的大自然規則。因此,愛喝牛奶的人最好改喝未經均質化的低溫殺菌牛奶,而且偶而喝就好。因為牛奶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

·                     新谷飲食健康法是以穀類和蔬菜為主,肉、魚、乳製品、蛋等動物性食物盡可能減少〈控制在全體的15%以下〉。



·                     蛋白質的必要量,每一公斤體重約需1公克。體重 60公斤的人,每天攝取60公克就已經足夠。但實際上,有資料顯示日本成年男子每天的蛋白質平均攝取量達84.9公克。此數字與美國人的攝取量不相上下,明顯攝取過多。

·                     大量攝取肉類而導致食物纖維不足時,糞便的量會減少,成為便秘或宿便的原因。這種狀態若繼續惡化,腸璧上可能形成名為「憩室」的帶狀組織,毒素和宿便會累積其中,最後成為息肉或癌症的致病原因。



·                     根據我的臨床資料「常吃肉食的腸子」與「常吃魚肉的腸子」有一個決定性的差異。就是以魚肉為主的人,不論腸相多麼不佳,也不至於形成「憩室」。



·                     以人類的體溫為基準,比人類體溫高的的動物的脂肪對人體有害,體溫較低的動物的脂肪則較佳。牛、豬、鳥的體溫比人類高,約38.5~ 40°C 。雞的體溫最高,達 41.5°C。這些比人類體溫高的動物,在他們的體溫狀態下脂肪最安定。換言之,脂肪進入體溫較低的人類體內就會凝固。脂肪凝固會使血液變成黏稠狀,導致血流惡化,在血管中停滯或阻塞。我將這種現象稱為「血液的汙染」。另一方面,魚是變溫動物,在通常的狀態下,體溫遠低於人類。魚的脂肪進入人體內會如何呢?魚的脂肪在溫度較高的人體內能加速血流,降低壞膽固醇就是這個原因。



·                     魚的肉有紅色和白色之分。一般認為白肉魚較有益健康,原因是紅肉魚含有豐富的鐵質,比較容易氧化。因此,食用紅肉魚類時,必須選擇新鮮度較佳者。



·                     最好還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要蛋白質來源,不足的部份再補充動物性蛋白質,而且盡可能由魚肉中攝取,這是最有益健康的飲食法。



·                     白米是死的食物,會發芽的糙米才是含著生命力的「活的食物」。



·                     要享用麵包或義大利麵等麵食時,最好選用完全以全粒小麥粉製作產品。

·                     我常強調每進食一口要咀嚼30~50次,這樣的話,普通食物都能完全嚼碎,很自然的下嚥。若是堅硬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則不妨咀嚼70~75次。人類的身體,越咀嚼唾液的分泌愈旺盛,與胃液、膽汁等充份混合後,可以幫助消化。因此,如果不充分咀嚼,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可能只有三成被身體吸收。



·                     其實,充分咀嚼反而有利瘦身。因為,充分咀嚼會延長用餐時間,血糖值在進食的同時逐漸上升,使食慾受到抑制,可防止暴飲暴食。充分咀嚼時,分泌的唾液和酵素都會增加,或許有人認為這樣也會消耗酵素,其實不然。充分咀嚼可自然抑制食慾,減少食量,消化和吸收食物所使用的酵素的量也會減少,整體而言,可節約酵素。〈站長:咀嚼雖然也會用掉唾液中的消化酵素,不過食物顆粒變小後,可以節約大量的胃液,所以整體算起來,酵素的總消耗量還是減少許多。〉



·                     注意控制食量,加上吃的食物被完全消化、吸收,就可以避免未消化的多餘食物在腸內腐敗而產生毒素,同時節省用來解毒的酵素。實踐新谷飲食健康法,經過半年左右,胃相與腸相即可明顯改善,並可消減排氣和糞便的臭味。



·                     對人類而言,飲食可以帶來莫大的喜悅,免強吃不好吃的東西是不會健康的。



·                     新谷飲食健康法:
理想食物=植物性85%+動物性15%
穀類佔50%,蔬菜水果佔35~40%,動物佔10~15%
穀類最好選擇未精製的
動物性食物盡可能選擇魚類等比人類體溫低的動物
未精製的新鮮食物,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狀態
盡可能不要攝取牛奶和乳製品
避免人造奶油和油炸食物
充分咀嚼,勿暴飲暴食



·                     子女容易出現與父母相同的疾病,並非接受了上一代致病的基因,而是承襲了導致疾病的生活習慣。人類的體質由兩個因素來決定,一是得自父母,與生俱來的「遺傳基因」,另一個則是自幼養成的「生活習慣」。承襲了父母「吃好的食物」「正確的吃法」「好的生活習慣」,推測下一代的癌症遺傳因子可逐漸減弱。也就是說,繼承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改變基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書摘 __ 不生病生活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