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大人」的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哈利波特電影已經推出第五集了,小說完結篇也即將出版,這時,電影癡的朋友突然問:「哈利波特有什麼好看的?」咦?!不會吧!這位仁兄是特例啊?沒讀過小說,多少也看過電影吧?!又一位朋友問:「那個JK蘿琳到底在紅什麼啊?她的小說真的那麼好看嗎?」呃?又一個?後來發現,嗯,沒看過《哈利波特》電影、沒讀過小說的,為數可能比想像中的多。
不知一般人如何,但電影癡從小就對魔法、魔幻的題材有點神往,那種很像存在夢裡,介於現實與想像之間的神奇世界。《哈利波特》不是第一本以魔法為題材的小說,但JK蘿琳卻創出了前所未有的魔法世界──魁地奇、9又3/4月台、分類帽、會動的畫像、隱形斗篷……把魔法具體而微的表現在食衣住行上,且與現行社會並行,並列了規則遵守,教一般人(麻瓜)察覺不出魔法世界的存在。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導演大衛葉茨(David Yates)也這麼說:「哈利波特最有意思的一個地方,就是這個魔法世界其實就存在於我們這個麻瓜世界的周遭。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兩者間的距離可能只有一道門或是地上與地下的差別。而且這兩個世界還經常在我們毫不自覺的情況下產生接觸。」
好看嗎?老實說,光是那些她發明的魔法世界,確實教人大開眼界,暨符合了我們一般對魔法的認知,又開了新視野。然平心而論,她的戲劇手法確實到第六集才真正達到高潮伏起、疏落有致的境界。
小說一本本的出,電影也一齣齣的拍。觀察這系列電影格外的有意思,一來,它是原著小說改編的,可以看出電影與小說的同異處,特別是第一集,幾乎是照書拍,很難得就像把文字化為影像,將JK蘿琳筆下的魔法世界重現在我們眼前,記得當年(2001年)觀看時,非常驚豔英國的動畫特效,能如此龍神活現的把魔法世界詮釋得這麼好。
而且它跟其他系列電影最大的不同和挑戰是,主角年紀非常尷尬的處於「轉大人」的青少年期,主要演員必須跟電影一同成長,也不好換人,於是,年年把所有演員兜在一起演戲,已經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更何況,扣除停拍的那一年,還得「綁」在一起七年,而且所有演員可都不是那麼名不見經傳的小「咖」,隨便一個,都是數得上名號的演技派演員。說實在,這不得不感謝JK蘿琳是英國人,也堅持用英國演員,英國演員常常不計較戲分、排名,就為成就一齣電影、一部好戲。
於是,影迷們得以一路跟著哈利(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飾)、妙麗(艾瑪華特森Emma Watson飾)、榮恩(魯伯葛林特Rupert Grint飾)等人一路成長過來,看到他們身形的成長,也看到他們演技的成長。
製片大衛海曼(David Heyman)表示,「拍攝哈利波特最特殊的地方,就是你可以一路看著這些小童星的成長,和他們演技的日漸進步。」在《鳳凰會的密令》這一集裡,透過石內卜訓練哈利鎖心咒時,可以看到前幾集的某些片段,正好可以一次溫習第一集裡的哈利有多可愛,跟現在隱隱流露的男人味的「轉大人」是那麼的不同。
《哈利波特》總共換了四位導演,第一、二集的克里斯哥倫布(Chris Columbus),以拍了不少兒裡題材的電影,他的哈利波特,最忠於原著;第三集,首度打破「全英國」的電影,換了墨西哥籍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色彩濃烈,表現了從未有過的黑色意象,成了最突出,也最不「合群」的《哈利波特》,卻是電影癡心中最喜歡的風格;第四集的導演回到英國人手中,麥可紐威(Mike Newell),把氣勢磅礴的第四集,拍得教人回味無窮,是很多影迷心中的最愛;第五集導演大衛葉茨,嗯名不見經傳,不知從哪冒出來的。
過去他的作品多數是英國電視影集,電影癡在台灣無緣見識,但看過了《鳳凰會的密令》,不得不說,製作人大衛海曼眼獨具,本集確實讓我們看到哈利的演技,看到所有角色的發揮,而不在把演出表現重點全放在那些校長、老師、魔法師身上,反正他們早是戲精,戲分再少,也奪不走他們驚人的搶戲功力。好比飾演石內卜的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g),本集裡,充分發揮他冷面笑匠的功力,演喜劇無需誇張的肢體語言或表情,板著一張臉,單單一個眼神就教人笑翻天,此集應該頒給他最佳笑匠獎,所有的笑戲,幾乎教他一人包辦了!
很多影迷如果期待本期風格是接續第四集那猶如國慶煙火般熱鬧、繽紛的大對決,有著猶如乘坐雲霄飛車般直上直下欲嘔的快感,可能會非常的失望。從第一集的「驚」第二集的「亮」第三集的「豔」第四集的「爽」,第五集還能帶給我們什麼?
製作小組是聰明的,他們明白哈利迷心中的隱隱傳出來的小聲音,就像電影癡觀看哈利波特不論電影或小說,都有同樣的疑問,主角內心感受在哪?會不會過於輕描淡寫了些?第四集小演員們那種過度誇張的表現,只會讓人產生距離感,真正的感情是更內斂的,特別是哈利經歷了那麼多的波折,在這集裡他又處處受打壓,如何演出他的蛻變和特質是很重要的。
於是,刪去了原著裡的枝枝節節,主戲全放在哈利身上,戲情集中在哈利、妙麗、榮恩三人身上,看到他們真正「轉大人」的過程,不再依賴校長、不再依 賴 老師,學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也得自行振作,匯聚成全劇的精神。
導演對於角色與角色間互動的細節處理的相當好,即使戲分再少,也可以看出這個角色的特色和個性,於是,隱隱中,可以嗅出榮恩在同學間的人緣其實不錯,很有領袖特質,妙麗也把軍師的角色扮演得愈來愈傳神,且艾瑪華特森收斂了過去她刻意「高八度」的情緒演出,真真正正把妙麗味「演」出來。
魏斯理雙胞胎兄弟(詹姆士菲爾斯James Phelps和奧利佛菲爾斯Oliver Phelps飾),這回也是搶戲王,他們戲耍恩不里居 (伊美黛史道頓Imelda Staunton飾)那幕,真是精采絕倫,且伊美黛史道頓的詮釋,真的是教人無法忽視的炫目粉紅,讚!
另一個搶戲王則是本集才新加入──奇特的而又飄渺難以捉模的新角色露娜羅古德(Luna Lovegood),由現年15歲的新演員伊凡娜林區(Evanna Lynch)所扮演,從來自英國各地15000位少女中脫嶄而出,製作人海曼讚道:「伊凡娜跟其他試鏡人選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其他人都知道該如何揣摩扮演露娜的角色,但伊凡娜根本就是露娜的化身。」
小說中,也許很難觀察出露娜羅古德的魅力,但當電影中的露娜羅古德一出現,她的靈氣迫人,教人很難忽視這位古靈精怪的少女,難怪她可以引起哈利的注意。
另天狼星布萊克 (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飾),這集終於得以人的面目示人,他和哈利之間的親情式互動,極為感人,比起原著他們的關係在其他情節干擾下顯得稀薄,電影裡可以清楚的在兩小時裡,集中看到哈利對他的孺慕之情。
本集最受哈迷注意的「魔法世界」有三,一是萬應室的出現;二是神祕的「古里某街12號」如何出現;三是魔法師大決鬥。它們一樣是精采的,哈迷可別惑於前四集的「魔法世界」就無視於他們的難度。不過動畫不如以往的多,也是事實,但魔法師大決鬥的imax三D特效,應該可彌補哈迷心中的小小遺憾,據說,美麗華的imax天天滿座,因為有太多太多的哈迷,不惜花「重金」,也要見識這場難得的大決鬥。
小說愈寫愈厚,電影要拍多長,也是一種選項。第一集小說320頁、電影142分鐘;第二集小說400頁、電影150分鐘;第三集小說的512頁、電影135分鐘;第四集小說的768頁、電影157分鐘。
至於第五集,小說最厚940頁、電影138分鐘,哈!電影癡超欣賞的,短得好短得妙,短得嚇嚇叫,至少咧,不需要電影癡在戲院裡「睡覺快轉」了!緊湊的節奏,咻~一下兩個小時就過去了,看試片前,好害怕它超過三個小時喔!畢竟小說那麼那麼的厚啊!近千頁耶,開玩笑,如果像第一集那樣的忠於原著,可能要拍上六七八個小時了。
繼續等待哈利波特完集篇中文版的出版,繼續等待電影哈利波特,明年十一月,第六集哈利大銀幕見!
好像挺精彩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