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高校奢华:有钱挖湖造山无钱买教具
“在我们看来,高校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像在搞家庭装修,都免不了受攀比之风的影响。”行走在即将告别的校园,王济在离校前几天恨不能将眼睛当成数码相机,把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存入脑海。本科4年加研究生3年,7年的时间让他见证了这所四川知名高校的巨大变化。在几幢木板搭建的老教学楼前,王济和同学们满怀感情合影留念。他说,这几栋楼是最有经典大学气氛的木楼,可惜现在随着新校区的启用,大片富于现代气息的教学楼投入使用,这些旧教学楼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只有部分晚上用来做电大、成人教育的教室,非常可惜。
王济告诉半月谈记者,新校区的教室装备都十分完善,每个教室都配有一个投影仪、一台电视、一台DVD、功放、4个喇叭,主要是为鼓励教师做教学课件准备的,“但实际上,不是每一个老师都会做课件,所以配备是一回事,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
这所高校的新校区的路,曾经历过数次“变脸”。王济说,本来是鹅卵石铺就的小径,没过多久就挖开换成混凝土路,再过几个月又不辞辛苦翻挖成水泥路,之后又碰上校庆院庆活动,又挖开重铺沥青。
最让同学们“叹为观止”的,是学校在新校区里挖了一个人工湖出来,还用挖出来的土石堆成了一座山。新校区还有一大“创举”,是请名师设计,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的桥。食堂里悬挂的都是液晶和等离子高档电视,就连一二层楼之间,都修建了电动滚梯。
王济说:“看看这汉白玉的桥,再看看路边这一排银杏树,最贵的一棵据说就是8万元。新校区是越来越现代化,但想到这背后哗啦啦花费的钱,还有这逐年上涨的学费,让我们这些从大山里走出的贫困家庭的学生为之心痛。”
徐芸在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某知名高校的化学系,历经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3个阶段。从实验室的变化中,她目睹了学校从简朴到奢华的“变身”。
回忆起十年前初入这所大学的情况,徐芸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实验室与教师办公室基本都是合在一起的,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老师就在实验室一角办公,同学们实验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随时跑过来问老师。“现在,老师办公室早就是独立的了,配备的都是成套的办公用具,大办公桌、真皮椅,看上去很有老板派头。同学遇到有事,就得敲办公室门找老师。”
试剂瓶等实验用品是专业实验常用的物品,徐芸回忆说,过去领一点试剂瓶导师都会很节约,那时候能找到替代品就不买了,现在别说是试剂瓶,很多实验用品都是提前报预算、“抛”着买(意即比实际需要数量多)。
因为帮导师做课题,徐芸跟着跑了不少全国高校。她说:“好多高校的大门都格外讲究用料和设计,竞相攀比豪华气派,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甚广的十所奢华高校大门的照片,那么多高校学子跟帖热议。现在高校家底是不像以前那么单薄,用钱也不像过去那么捉襟见肘,但是别忘了,还有那么多因为家境贫困上不起大学的孩子,一家人对着录取通知书唉声叹气。这种反差,还是很让人遗憾。”
采访中,许多同学向半月谈记者反映,虽然学校硬件建设上档次,学生也会直接受益,但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学校硬件再摩登也不如学到真本领。
王济说:“从2000年到2007年,我在学校里读书这7年,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感觉是逐年增加。现在我们最迫切的愿望是在学校扎扎实实学到些东西,将来学以致用,能顺利找到工作,而不是在富丽堂皇的现代化高校里挥霍青春。”
最让王济觉得不解和窘迫的是,自己本科学的是广播电视专业,四川这所知名高校的新闻院系竟然一直因经费问题没有给学生们配备摄像机,导致同学们在上电视专业课的时候都是纸上谈兵,没机子可摸,更谈不上练习提高电视编播技术。“我本科4年一直没有见过摄像机长什么样。临近毕业第一次去电视台实习的时候,就像个傻子一样啥也不会,连开机键都不知道在哪,都是电视台老师一点一滴教我的。”
在王济为学校不配备摄像机、专业技能得不到学习提高苦恼的时候,正是这所高校投入巨额经费,如火如荼进行新校区建设的时候──汉白玉桥、挖湖造山、银杏大道……一点一滴从蓝图变为现实。
徐芸说:“现在工作单位普遍要求大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如何让学生到了单位尽快缩短培训时间、快速上岗,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多花些心思。高校就算是有钱,也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