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ppy 发表于 2007-8-30 21:27:56

沉醉在诗风词韵里——古典清韵系列之三




作者:竹露清荷


南风吹梦到西洲

——南朝乐府《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髻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遥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每次读《诗经》,读《乐府诗集》,读《古诗十九首》,都有种恬静清凉的感觉,喜欢的是那种朗朗上口,不加润饰朴拙天然的意趣,就好比原野里盛开的野菊,阳光照着它,微风拂着它,混合青草的幽香,一直轻爽地吹到人的心底里去。古人们在劳作之余,对着蓝天大地江河,尽情歌唱心中的忧伤喜悦和爱恋,人人都是歌者,个个都是诗人,简约而率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正如启功先生所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这话确实很对。

初读《西洲曲》中的句子,是高中时学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很是喜欢那几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想像碧叶万倾的荷塘中,浅笑低眉的采莲女,小舟从藕花深处驶过,伸出纤指,轻采下一朵朵红莲,歌声飘扬,湖面层层涟漪,抚弄着莲子,女儿家的心事,如同湖水一样清纯。

觉得采莲是一种很有情趣的事情,始终记得那些青葱岁月,在夏日中午最热的时分,太阳当空高挂,宿舍门前荷塘里的莲花正艳,便有同学偷偷出来,很大胆地坐在长木盆上。双手作桨,划水前去采摘荷花,我胆怯终是不敢,只有坐岸上看那情景并回味此诗。

于是,我总在想,西洲,是怎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呢?

那穿着杏红衫有着乌亮秀发的女子,想起了心上人,折梅寄往江北,西洲在何处?天色已晚,伯劳鸟飞向远方,晚风吹动乌臼树哗哗地响,站在门前望啊望,没有等到心上人,还是到南塘采莲打发时光吧,南塘的秋色已浓,看着手中莲子青如水,莲心红恰如一颗思念的心。想念心上人却没归来,倚在青色栏杆边,仰望长空,想问天上的飞鸟可知他的消息?海水荡漾显出一片深绿,摇出你我的愁绪,请南风把我的梦吹到西洲,把我绵绵的思念,说给心上人来听。

不知为何,每次读到“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总是心旌摇荡,如此深情直白的句子,让人泪盈。两人虽相隔千山万水,可是共对一轮明月,共拂一缕清风,那份铭心的幽怨相思,在风中瞬间传达,没有距离,不曾阻碍,只有风儿解人意,把这一切,轻轻送到他(她)的身旁。

也许李白的那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化用它而来吧,这样的句子,带着几分惆怅感伤,总让人回味不已。

折梅寄远,采莲相思,日照新妆风飘香袂,女子劳作时带着相思和怅惘之情,化作民歌,有种别样的美。一组镜头从我们眼前缓缓呈现,《诗经》里,田间采薇,河边采荇,山岗上摘卷耳,边采边唱,望穿秋水,始终不见心上人,便感慨“未见君子,我心伤悲”。这种思念静静流露,毫不做作,如清新淡妆和浓粉艳抹相比,更是来得自然纯朴。

与此有同样意境的,是《古诗十九首》里,我很喜欢的那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江面芙蓉盛开,朵朵含露带愁,绽放的是哀伤,江水依旧东流,远道漫漫,撒向远方的思念,犹如蒲公英的种子,飘飘扬扬,落在何处?心,终无一个定所。





她还在深秋的南塘里凝望,玉样明润的双手捧着莲子,莲心知为谁苦?泪水洒落湖面,照见一张忧伤的面容,今夜的南风,你可否能把我数不尽的相思,吹往魂萦梦牵的西洲,带到他的身边?

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梦里是甜美的光辉,为她所吹的那缕风,肯定的,是向难忘的西洲。

海水空绿,君愁我愁,同心离居,忧伤终老,今人古人,同样感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醉在诗风词韵里——古典清韵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