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影展事件是北京操作或个人行为?
这次东京影展,大陆团团长江平蛮横要求台湾团改名,我们希望这只是「个人事件」,我们也相信这只是「个人事件」。否则,倘若此事竟是出自北京当局的操作,必对两岸关系产生难以弥偿的伤害。 江平要台湾团改名为「中国·台湾」,这在思想及具体主张上,可谓皆根本违反了北京当前对台政策的思想与主张。 就思想言:一、两岸现今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外交休兵」;而东京影展原是「非政府组织」(NGO),且台湾一向以「台湾」名义参加,北京当局在现今和解氛围中理当不会以此为破局的题材。二、江平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即使就中共当局现今的政策言,这其实也是一个落伍的观念。北京现今的说法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及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几个字的出入,却有极大差异。严格说来,江平的举动,甚至可谓违反了北京当前的政策思想。 再就具体主张言,江平竟然要台湾团改名「中国·台湾」,这更是僭越了北京当局的政策基准;北京当局过去虽曾有过此类主张,但均未得逞,在当下和解氛围中更不至于提出此议。比如说,上海世博也称「台湾馆」,而非「中国·台湾馆」或「中华·台北馆」;且蓄意与中国馆之间隔了一道世博轴。从这些征象来看,这个事件应是出自江平个人的无知无理,未必是出自北京当局的操作。 国台办在第一时间说,尚不知情,会立即进行了解。再者,事后台湾团参与影展的活动继续进行,且迄未闻中国代表团完全退出影展。这些讯息似亦显示,此事似非出自北京操作。因而,中国团内部传出,一切只是江平个人「搞自己的意识形态」,这应即是此事的性质。倘系如此,北京当局两年来对两岸关系的苦心经营,居然几乎被江平一人一笔抹煞,其间实有诸多应当省思检讨之处。 本报昨日社论谈到两岸必须重建一个对等的「身分架构」,这涉及名称、旗帜、符号、国际空间等的安排。两年来,两岸在这些方面其实颇有进展。例如,高雄世运及台北听奥,观众席上的中华民国国旗已无争议;再者,近年在国际赛事中,也常见中华民国国旗。另如,随着ECFA签署,两岸部会级中央政府首长已经直接交往,脱掉了两会的白手套。还有,外交休兵及台湾参与WHA,也是甚受好评的成就。在这种氛围下,大陆智囊也日渐注意「中华民国定位」的问题。因而,两相对照,江平的举动更加显得反动与倒退,乍闻之下令人觉得不可置信。 昨日社论说,从「东京影展」到「马胡会」,皆涉及两岸「身分架构」的问题。北京应知,目前两岸「身分」的不对等,是凭借强权及挟持国际形势所造成,而不是反映「政治真实」。中华民国即将建国一百年,中华民国在台湾也逾六http://gb.udn.com/fs?CAAE+2+13+414141年;中华民国是一个国会全面普选、总统四届直选的国家。即使以「一个中国原则」而论,中华民国在「一中宪法」下,也必须坚持「中国」与「民主」两大原则;固然不可因「民主」而不要「中国」,也不应因「中国」而否弃「民主」;进一步言,尤应为「中国」而坚持「民主」。有极多对两岸未来抱持憧憬的台湾人认为,坚持「中华民国」,也是为「中国」的文明护守一个「民主基因」。也就是说,「中国」是两岸「整合」的因素,「民主」则是「区隔」的因素。即使南北韩,亦不至于无理地以「朝鲜平壤」或「高丽首尔」互称,而江平这类人竟然能无知无理到主张「东京影展台湾团是中国团的一部分」,宁非痴人说梦? 我们一再指出,台湾人民对两岸关系的主要关怀有二:一是尊严,二是利益。像江平这类人竟敢说:「难道你们的电影不想卖到中国了吗?」这是对台湾人民极大的污辱,难道只为了卖电影,就能完全不顾在台湾民主体制上应当坚持的「身分」?其实,不能用「中华民国」已是极尽屈辱,难道连「台湾」也不准用?难道是要「寄希望于中华台北的人民」?别只把台湾看成「中国」的,必须认知台湾也是「民主」的。江平这类人若把「台湾人」看成「中国人」,恐怕也会瞧不起那种对民主宪政毫无操守而只想卖电影的「中国人」吧? 我们一再提醒,打压中华民国,就等同于打压「中国」。因为,中华民国主张「一中宪法」;北京若不能接受「中华民国是一部分的中国」,台湾人民如何自认为是「中国人」?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杯子理论」:台湾是水,中华民国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我们不希望也不相信此次东京影展事件是出自北京当局的操作。因而,半路杀出一个无知无理的江平,显示北京当局对两岸「对等身分架构」的问题,必须有更开阔与创新的政策;否则,非但常会无故无谓地伤害两岸关系,也常会无端无故地挑动起大陆鹰鸽互斗的神经。 连「东京影展」都闹僵,还谈什么「马胡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