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每日消费2美元算中产阶级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把中国的“中产阶级”的话题再度引爆。这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中称: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为8.17亿。我想,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报告发布方有怎样的权威,都无法掩饰这份报告提供的数据的荒谬,甚至报告中提到的8.17亿中国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你才中产呢!”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中产阶级”这个本来就虚头巴脑的概念,每个人或机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目的创造出不同的标准,在此我们不做诛心之论,但是有另一个数据却可供比较:2008年世界银行在《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最新贫困人口测算数据》中把原先的1美元贫困线标准修订为1.25美元。在亚洲银行看来,每天消费2美元就是中产,而在世界银行的标准中,超过1.25美元才刚脱贫,中间的“差价”仅为0.75美元(约人民币5.1元)。难道亚洲的“中产”仅相当于世界的“脱贫”水平,或者在亚行认为“脱贫”即“中产”?
在没有一个明确标准的前提下谈论什么是中产阶级、一国有多少中产阶级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无法揭示结论是否合理或者荒谬。如此,我们不妨从“中产阶级”本身入手来厘清一些基本的常识:中产阶级在一个社会中有啥作用?
一般说来,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剂”,因为他们数量众多而且生活殷实,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相对温和,不希望改变生活的现状,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有很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中产阶级规模的不断增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力强大的重要标志,中产阶级被认为是一个庞大且稳定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能够带来强劲的消费能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前进。我想,这也是某些金融机构夸大中国中产阶级规模的原因之一:以这样的方式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或者以这样的方式,曲线暗示某个经济体需要在区域经济中负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既然中产阶级在社会消费中被寄予厚望,那么请问,每天就花2美元(不到人民币14块钱)的中产阶级有什么用?
以北京的消费水平为例:一个劳动者每天上下班乘公车需要2元钱,就算其他的12块钱只用来对付一日三餐,平均每餐也能花4块钱。这还没算如果你坐地铁的话,就一准“超标”了。我想请问,连地铁都不能坐的上班族,是“中产阶级”吗?哪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每顿饭就吃4块钱?什么样的中产阶级除了上下班和吃饭以外,一分钱都不花?这样的“中产阶级”能推动社会消费发展吗?如果一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来推动,你能想象这个社会处还在什么阶段吗?
之前我曾撰文称《中产阶级是中国社会的海市蜃楼》,因为即便是在中国有一群人过上了“中产阶级”般的生活,也不能说明中国就有“中产阶级”,享受这样生活的人在全中国的比例太少太少,充其量是生活品质上的“中间阶层”,而并非“中产阶级”。更重要的是,中产阶级并非只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它对于道德素质、公民意识、独立见解等方面也有着无形的要求和体现。中国距离“中产阶级”的成熟何止千百里路?
近日有新闻称,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从政府、媒体到民众的冷静与清醒,面对不明真相的“吹捧”,我们更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憾,一步一个脚印的切实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这才是国家强大的正经。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