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火反思:官吏们为何要建那么多破垃圾高楼
“楼已烧穿”——11月15日,这是韩寒对胶州路728号住宅楼火灾情况的现场描述。当日下午,那些攀附在脚手架上的市民们绝望、无奈和恐惧的表情,刺痛了我们的心。在这个寒夜里,繁华背后的真实裸露,感同身受的人性流露,让人心久久难以平静。
在现场目击全程的《环球时报》摄影记者蔡贤敏称,有些在脚手架上等待救援的人,“云梯怎么够也够不着,一阵大火过后,除了一阵浓烟,什么都没留下。”
每一个见过那冲天烈焰场景的人,难免会心生恐惧,然后会无力地问上一句:我家所在的高楼会不会也像这样着火?万一着火了,什么又是我逃生的依仗?
这场高楼大火让人知道,原来高压水枪和消防云梯高度是极其有限的,只能覆盖到四五十米的高度,只有北京、上海等极少数的城市装配有极少数量的高度可达90米的高压水枪和消防云梯。
对于大部分地方的人来说,一旦高楼发生大火,居于20层左右及以上的人们,恐怕除了听天由命,再无他法。而直升机,姑且不说有几个城市能够拥有,即便拥有了,在滚滚浓烟面前,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胶州路大火当日,3架警用直升机于16时左右飞抵着火大楼的顶部,准备索降救援被困在楼顶的居民。然而,这个希望落空了,10分钟后,警用直升机飞离顶楼,因为楼顶的烟雾太大、索降艰难被迫放弃。”
这栋燃成火炬的大楼,不只是居于这所高楼中的人们的伤痛,它更是我们这个高楼时代的伤痛。上海消防部门救援速度和力度值得肯定,但更凸显了高楼消防救援的先天不足。
公共安全事件有个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其实生命安全事件何尝不是如此?这是一个高楼时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唯有站在敬畏生命的角度,直面这次火灾造成的深痛代价,通过提前预防、升级救援设施和提升居民自救能力,才能体系化地构筑起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绿色防火墙,终结高楼大火的“先天之痛”。这,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起码要求。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