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cheng 发表于 2008-1-19 16:22:54

邓小平与老同学蒋经国的较量 可惜经国死得太早(图)

1926-1927年邓小平与蒋经国是苏联中山大学的同窗,1973年两人几乎同时掌管大事。之后数年间,在台湾回归和国共合作等重大问题上,两人展开了多次的较量。

邓小平复出与蒋经国掌权

1973年,老蒋把许多事情都交给儿子蒋经国。1973年,毛泽东决定:让邓小平复出。

邓小平,1926-1927年与蒋经国是苏联中央大学的同窗,那时候的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他那时的名字叫邓希贤。已经掌握台湾大权的蒋经国,密切注视着他在苏联留学的这位老同学。

1973年3月,邓小平回到中共中央,周恩来首先把大部分涉外事务交给了他。邓小平立刻宣布:北京已经准备好,可以跟台北直接谈判统一的问题。邓说,在现阶段,“优先考虑用和平方式……(统一)”。

滞留大陆的老国民党人,透过公开、私下的渠道,向蒋家父子不断招手。卧病在床的老蒋顾不了这些,负责台湾党政军大事的蒋经国,同样不予理会,他亲口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与中国共产党接触(谈判),就是自杀行为,我们没那么愚蠢。”

1975年,蒋介石死了。1978年3月11日,蒋经国被选举为“总统”。两个月后,他在盛大典礼中正式就职。

对岸,他的老同学邓小平虽然没有重新担任党的总书记,但却第三次在政坛上站了起来,并牢牢把握着中国的改革方向。

http://cimg22.163.com/cnews/2008/1/19/20080119101913178ff.jpg

小平给经国的“重重一击”

毛泽东因为在北京迎接了尼克松,给了老蒋重重一击,蒋介石曾愤怒地说:“尼克松不是个东西!”邓小平同样给了蒋经国重重一击:蒋经国在美国国内的各个部门都安插了“亲台朋友”,可是,卡特总统和邓小平的建交秘密磋商,蒋经国竟毫不知情。

1978年12月15日晚10时,即中美建交消息公布之前12小时,美国驻“中华民国”的大使安克志忽然接到华盛顿的专线秘密电话,这位特命全权大使于是奉命在凌晨三点的时候,拨通蒋经国助手宋楚瑜的电话,说是有紧急公事,必须立即面见“总统”。

蒋经国只得在半夜爬起来会见了安大使得知了中美建交的消息。临别时,安大使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要求,请求蒋经国先生在第二天早晨8点之前,暂时不要对外泄漏这一消息。蒋经国强忍着怒气,始终不肯答应。消息公布当天,新台币黑市交易(兑换美元)价格大跌,台北股市大跌近一成。邓小平和中共在全世界声势大振。

联手搭建两岸修好的平台

1979年1月1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消息,称金门炮击正式停止。

同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示好。北京的对台办负责人廖承志也发表了致蒋经国“老弟”的一封公开信,提议国、共第三次合作。

蒋经国对邓小平的这一和平攻势,反应相当敏锐。

台北方面一方面很坚定地谢绝廖承志来访,蒋经国说:共产党提议两岸对话,是“旧瓶装新酒”。他宣称,“中国人民唾弃共产主义,而台湾的成功却激发人民渴望自由、民主和繁荣的生活方式”。

但在另一方面,蒋经国也认为:北京现在热切鼓励两岸之间扩大经济、社会、文化交流,长此以往,对台湾必然是利大于弊。如果两岸人民旅行、贸易往来审慎发展,必可提升台湾在全中国的形象和影响力。

因此也可以这样说: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将开始的时候,两岸修好的舞台,已经由邓小平和蒋经国“联手搭建”完毕。

邓知道他的同学是“大孝子”

进入1981年后,邓小平进一步向蒋经国“示好”。中共中央下达指令给浙江溪口地方党委,修缮丰镐房以及蒋经国母亲、祖母的坟墓。因为邓小平、廖承志清楚知道,蒋经国是个大孝子。溪口墓地修葺一新的照片,被迅速但又秘密地送进了台湾“总统府”。

邓小平还就他的“一国两制”统一模式,提供法理架构。他指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亦即对它们现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司法制度有控制权。

挑选李光耀做两岸“中间人”

随着时间推移,蒋经国认为两岸谈判的时机已经慢慢成熟。但在台北和北京之间进行正式对话之际,“中间人”是不能缺少的。蒋经国把这个敏感角色只托付给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1980年,李光耀二度访问中国,翌年,邓小平派出中国总理率领大批官员访问新加坡,考察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李光耀试图让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高级官员了解台湾的情势。

蒋经国与李光耀,更加意气相投。李光耀每次到台北,都和蒋经国单独交谈好几个小时,交换彼此对中国、对两岸议题的看法。蒋经国认为:李光耀对两岸议题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深入。

至于邓小平,至少有一次透过李光耀,向“我在莫斯科的同学”蒋经国致以问候。

蒋经国决定实施政治改革

到了1983年,蒋经国私下指出:由于邓小平推动经济改革和务实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日渐茁壮强大。如果台湾和大陆能够结合,“中国的未来,必定会有伟大的前途”。

1984年9月26日,中、英达成了关于香港未来的协议。

在这种大背景下,1986年夏天,李光耀又在台湾访问了三天,与蒋经国私下长谈,这一次,蒋经国明确告诉李光耀,对于改造台湾的政治体制,他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和最新的想法。

1987年,台湾发生多种变化,其中最富戏剧性的当推1987年10月14日,国民党继开放党禁、报禁之后,再全面开放岛内民众前往大陆旅行,这一举动,等于背叛了蒋家王朝整个的反共斗争。

“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接下来两个月里,申请到大陆探亲的台湾居民有几万人。蒋经国很满意,事实上,这也是他鼓励大陆内部演变的策略之一部分。他对部属说:“不需要担心。到大陆看看,可以让台湾人民了解大陆的情势;大陆人民也可以了解台湾的情形。”

国民党秘书李焕10月间公开宣布,国民党的政策不再是寻求在大陆取代中国共产党,而是推动“政治改革、言论自由和经济自由化”。岛内右派,又是脸色铁青——国民党当家的中央党部秘书长,竟然放弃了本党推翻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但是,蒋经国对来到七海新村抱怨的大佬表示,大陆人民有权选择是要共产党、国民党,还是其他政党来主持政府。

1988年元旦,在蒋经国的指示下,台湾正式结束对报纸的限证(维持在29家)、限张(维持在每天对开3张)的禁令;数天之内,就有200家左右的新出版物,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街头立刻出现许多新兴画报。同时,也有60多个政治团体申请注册成立政党。后来,包括民主进步党在内,共有20个政治组织获得通过,正式成立政党。

1月12日,由马英九主持起草的结束大陆人掌控台湾政治过程的草案,获得通过。马英九准备翌日晋见蒋经国,报告这个好消息。可是,13日下午,这位“总统”却突然撒手人寰。

邓小平听到蒋经国逝世的消息,立刻召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台湾事务办公室对台工作小组的报告后,邓小平表示,中国的统一是一件世界大事。邓小平宣称,当蒋经国依然健在时,“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的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邓小平是对的。天若假年,让蒋经国多活几年,他或许就会“推动统一的原则”。 (陶涵 摘自《蒋经国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邓小平与老同学蒋经国的较量 可惜经国死得太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