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渔业资源锐减 中共亡国的发展
来源:城市信报渔船近30年增加几百倍,野生鱼资源却减少了三分之一
爱吃海鲜的青岛人仍忘不了念叨“加吉头,鲅鱼尾,刀鱼肚子,鲕鱼嘴”,多少年来,这四种海鱼一直是老青岛人心头的“四美”。但这“四美”中的加吉鱼、刀鱼以及对虾、黄花鱼、梭子蟹等海产品,如今已很难寻到野生品种,充斥市面上的绝大多数都是“圈养”的人工养殖货。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大刚教授介绍,青岛胶州湾的鱼产量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300万吨,而那时候的渔船只有3万马力。
现在,胶州湾年产鱼量200多万 ,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可我们的渔船已经超过了2000万马力。在渔业资源枯竭的情况下,渔船却增加了几百倍,按照这么大的捕捞强度,我们的野生鱼都快捕捞枯竭了。”
渔业的逐渐枯竭逐渐影响到了野生鱼的数量和质量。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鱼政站的工作人员丁峰告诉记者,以前小船出海一天,能捕捞上千斤鱼,现在150马力以上的打渔船出去,至少也要出海一周左右。
按照这样的捕捞力度,一次出海就能捕捞上几百斤鱼。并且随着近海资源的衰竭,每次出海的渔民要越走越远。“渔民现在每出一次海的花销不菲,光油费就要1~2万,即使是这样的捕捞力度,打上来的鱼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海水富营养化是大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渔民的过度捕捞,海水的富营养化是鱼类的大敌。陈教授研究认为,海水富营养化后,鱼类的饵料硅藻减少,而构成赤潮的藻类急剧增加,使鱼类生存的空间更加狭小。农田中使用的氮肥的70%和磷肥的80% 都被雨水带到了大海,加上工业处理污水中的残留。国内近海海湾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而靠近青岛海域的乳山渔场,因入海的两条淡水河拦坝建立水库,天然渔场已经消失,对青岛的渔业也有很大影响。市民现在还能吃到便宜的野生小鱼小虾,主要是这些野生鱼类的敌害变少,自身变异适应环境,同时渤海湾和莱州湾都禁止了拖网作业,但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野生鱼资源很可能走向濒危的道路。
大工程设施多,水温变化快,加快了野生鱼的减少
“野生鱼资源减少的原因很复杂,青岛本来就没有大的鱼类产卵层,大多数来自胶州湾。而胶州湾这两年的水域污染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导致胶州湾的海洋渔业资源破坏严重。”陈大刚教授介绍说。“除此之外,随着这两年青岛重大海上设施的建设,上流淡水资源减少,水温变化快等原因,使得海洋里面的渔业资源衰减。
据了解,总面积388平方公里的胶州湾,不但在过去的50年间萎缩了100余平方公里,而且成了承载市区污水的大水池。据统计,仅胶州湾东部年排放陆源污水就达1.5亿吨,再加上胶州湾北部、西部,年排放陆源污水总量超过2亿吨。
“为适应人类的捕捞和海水的污染,一些生存下来的野生鱼的生理也发生了进化。鲅鱼原来两岁成熟产卵,现在已经提前到一岁就青春期发育成熟,洄游产卵。不但青春期提前一年,单条鲅鱼的产卵量也明显增加,鲅鱼的生长速度变快,肉质出现退化。”陈大刚教授介绍说。“青岛近海鲅鱼的产量已经从几十万吨下降到目前的几万吨。”
回复 1# 的帖子
谢谢。发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