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实大揭密---中华名将张灵甫(31)
湘鄂西:号角呜咽(2)众将领一一起立受令,神情肃然。
对第六战区的高昂士气,白崇禧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将本次会战敌我双方的作战环境、优劣条件作了进一步阐述:“清江沿岸长阳、五峰两县,幽峡纵横,奇峰无数,
望山跑死马,据说学生崽去乡镇上课,从清晨要一直走到午后,可见山之巍峨,地形有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将决战区域摆在这里,此乃天设地造,我军必胜矣。但在公安、松滋一带,为武陵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处,地势缓和,倭寇展开飞机、大炮和骑兵行动则十分便利。”
他边说边巡视着会场,最后将目光落在王耀武身上,“我军一旦合围,敌援军势必倾巢出动,预计七十四军的阻击任务将非常艰巨,希望王军长早作应对准备。”
提到骑兵,陈诚插话道:“自委座于第三次南岳会议上提出要研究打敌骑兵的指示后,不知在坐诸位有何心得体会,不妨作番交流?”
胡琏立刻看了张灵甫一眼,想到了他的那一个天才创造:“别马腿”,却见他正漫不经心地扒弄着额头上的一绺头发,一副并不急于发言又满腹经纶的样子,不免有些惊奇。惊奇的原因,不是他不发言——胡琏早已摸准张灵甫的心思:有时候喜欢后发制人,他的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一般人那琢磨得出?待别人一一献出锦囊妙计后,他再一开口,把自己的主意一亮相,必定与众不同,技压群芳。让胡琏惊奇的,而是他的发型:怎么将小分头的一边蓄长了,搭在额头上像刘海?刚才在外面的时候,由于戴着军帽,胡琏没注意到,现在再仔细一看,噢,好象那绺头发的后面有一小块伤痕!
老同学、老伙计的这份爱美之心,又让胡琏想起一段趣闻。当年,他们同在河南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张灵甫由于是直接从北大来投军的,梳着风流倜傥的西装头,按规矩,当兵的不能留长发,想到自己要被剃成一个葫芦头,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道:怎么革命军连北洋军阀吴大帅都不如?长官问他,此话怎讲?他从容答曰:“吴大帅开府洛阳时,曾令其外交参议也剃光头,这位参议执意不肯,逐条反驳,大帅一曰剃头规律来自德国,二曰军人留发形同女性,其实缪也,德国军人均留头发,再说,军人平时温柔如处女,战时勇猛如虎狼,又何尝不可?
出家人个个皆光头,难道就威严了吗?吴大帅不仅未发怒,且认为他的话也有理由,遂不再提及此事。窃以为革命军更具人性、更通情理,凡事不可强求。”那长官听他说自己是连北洋军阀都不如,便冷言道吴大帅有人性、通情理,那你去投吴大帅呀。这一句话,激怒了年轻气盛的张灵甫,冷不防从对方腰间抽出刺刀,揪住自己的头发连连割下几大把,然后掷刀于桌上,说了一句:“我是来投奔革命军的,且当我翦了一回辫子吧!”
胡琏想到这里,嘴角微微露出笑意。那时候,我们是多么年轻啊,年轻得那样张狂又那样单纯,以为世界就在自己手里,而不知军队有军队的规矩。
张灵甫没有先开口,离他不远的李天霞清了几声喉咙,站了起来。
“那兄弟我就抛砖引玉了。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古人的战法,在日军必经之地,占领有利地形,尽可能地设置壕堑、绊马索和竹签阵,等他们人仰马翻之时,再以机枪火力密集扫射。如果地雷足够多的话,还可以到处埋地雷,叫他们防不胜防、有来无回!”
陈诚、白崇禧频频点头。想当年,老祖宗他们缺乏强大的骑兵,只得以绊马索和陷阱来阻挡胡人的金戈铁骑,而李天霞则把传统战法与现代武器结合起来,古为今用,这当然是一个好办法。
会场气氛热烈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作了一番补充,不过,也有人提出值得商榷之处:一是地雷并不多,且易误炸不知情民众,二是日军炮火猛烈,可迅速轰平可疑之处,我方辛辛苦苦筑构的壕堑、绊马索和竹签阵皆将毁于一旦。
这一番话,又讲得众人犯了愁,陷于思索之中。
说这番话的人,正是胡琏。他这是在为他的老同学精彩发言作一个有力的铺垫。果然,张灵甫和他配合默契,这边话音刚落,他就在另一边起身而立,一开口就镇住所有人:“在下有一偏方,把木炭装进竹篓里去别马腿,保管令倭寇意想不到。”
岂止令倭寇意想不到?全场都为之一愣:装了木炭的竹篓怎可以别马腿?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最先发出会心笑容的,只有白崇禧,他兴奋得背靠座椅,连连击掌叫好:“果然是偏方、果然是偏方嘛。”很快,大家也都反应过来,纷纷拍着桌子大呼意外,从内心深处不得不佩服张灵甫的这一奇思妙想。在坐的个个身经百战,一点即通,那木炭装进竹篓之后不像沙包,间隙大不说,还不结实,马蹄一踩上去肯定站不稳,将其堆放于路上,小鬼子必定不当一回事,说不定还以为难民遗弃了大量的财物而催马来抢呢,而木炭这东西又在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用之不竭!
张灵甫的计谋不同凡响,完完全全是创新,陈诚望着张灵甫,满脸都是笑,几年前,在幕阜山区,那一场用桐油代替沥青铺路的“创举”又浮现在眼前。他亲切地叫着他的字:“钟麟老弟啊,待会战结束,本长官请你来恩施做客,如何?”
张灵甫起立应答:“谢长官赏脸!
陈诚邀请张灵甫的目的,没别的,是想让他实地参观一下,恩施在市政建设中,发明了把桐油兑进沥青的方法,既节约大量的沥青,铺设出来的路面还十分平整。
在这次鄂西会战之前,由于第七十四军的卓越战绩,获得了美国军界在华考察人员的充份肯定,经美军顾问团团长罗斯少将大力争取,七十四军从一九四三年年初开始陆续换发美械装备,不久张灵甫第五十八师就举行了检验合成兵种的协同作战以及国军使用美制冲锋枪、卡宾枪、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的熟练程度的实弹军事演习,部队战力大幅度提高。
记得那是一场连级规模的实弹演出,前来观摩的官兵有近千名。
演习第一阶段,首先就是十几架画着鲨鱼牙齿的战斗机、轰炸机呼啸而来,对着一座山头扫射、轰炸,接着又是大口径远程榴弹炮群实施五分钟的炮火覆盖。完毕之后,一位洋教官在观摩台前通过高进当翻译讲解道:—切进攻,必须经过火力压制,只有敌防御体系遭到摧毁性破坏以后,步兵才能展开大规模进攻。在进攻过程中,我空军和炮兵仍然要随时支援步兵,特别是在攻击顿挫的情况下,更需以猛烈火力来阻止敌军反击,随步兵行动的火箭筒、无后坐力炮,也要及时发挥直射优势,消灭敌军的火力点。
然后,演习进入第二阶段,随着一发信号腾空而起,平静的山头下,忽然涌现出一百多名弟兄,分成三波,借助地形向山头发起进攻,后面还有重机枪和迫击炮在掩护他们。弟兄们一攻到山腰上,“敌军”的机枪就打响了,大家赶紧卧倒、后撤,一位长官用步话机喊话,首先是两个小组架起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对敌残存的火力点进行逐一清除。不一会儿,成群的飞机再次出现,一架接一架地俯冲下来,飞机一走,炮火又急袭,这一次整整轰了十分钟,一阵阵巨大的气浪不断地将碎石、断枝抛上天空,隔着一千米的距离都能感受到硝烟的灼热和刺鼻。
演习格外成功,观摩的官兵大为振奋。
第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以及师部直属的特种作战训练大队作为全师试点,第一批装备了美式武器,听说这一次演习效果很好,罗斯少将特地从重庆来作实地考察,并顺便监督七十四军是否按规定向官兵发放粮饷。检查的结果,当然令他十分满意,随意点到的十几名士兵,对手里的美国武器操作娴熟;至于要求官兵每天供应猪肉四两、蔬菜一斤的规定,一七二团也基本达标,不仅如此,大家每周还可以吃上一罐美国的牛肉罐头。
程序之外的两件事,让他更为高兴。
首先是“天然的抽水马桶”:中国的厕所之脏,可以把人薰倒,而一七二团在山沟里搭建了一座茅房,引用湍急的溪水,将粪便冲进远处的粪窖,既积了肥,又非常干净,毫无异味,那哗哗奔放的溪水,还使如厕者大有一泻千里的感觉。其次,回到团部以后,看见房前屋后郁郁葱葱一片,而士兵们仍在驻地附近植树造林,罗斯少将马上联想到张灵甫的师部也是花团锦簇,虽只是暂住,爱美之心却常有,走到哪里,环境美化到哪里,又有利于防空袭。
目睹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文明之师,怎不让这样一位来自于文明国度的友好使者连连点头称赞?他用中文说了一句“七十四军顶好”后,意犹未尽,又用英文说了一句:“top
gun。”高进在一旁翻译道,这是一句美国俗语,指西部牛仔当中最厉害的枪手,罗斯少将用这句话形容我们是最优秀、最专业的。
美国朋友的高度赞扬,张灵甫面露喜色,当长官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士兵、自己的团队是最好最棒的?
几个月过后,部队已经大为变样,在这次鄂西会战中迎击日军的是一个崭新的第七十四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