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枯北京焦急 今冬初雪迟来
12月中旬以来, 强降雪天气频频光顾我国北部,辽宁地区3天内连下两场大雪,境内18条高速公路因此封闭。而与“银装素裹”的辽宁截然相反,在经历了“小雪”和“大雪”节气之后,北京仍然在焦急地等待着不知何时才来的“初雪”。“按照历史记录来看,北京下第一场雪的平均时间是在11月中旬。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早,有时晚。”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告诉记者,2009年就属于较早下雪的年份,11月1日就出现了十几毫米的降雪。而在历史记录中,最晚的降雪甚至在来年的1月份才出现。
北京的冬季降水向来不如夏季多,张明英说,北京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就是冬季空气干燥,而且大气对流活动相对稳定,所以北京冬季的降水平均每年只有10~20毫米。
“降雪要有两大前提条件:一是冷空气,二是暖湿气流。”张明英说,与冷空气不同,暖湿气流中蕴含着大量水分,它们一旦与冷气团相遇,就会凝结成水滴。
但是降雪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需要各种因素的完美配合,一点点的偏差都会使降雪无法形成。张明英说,今年北京的冷空气条件已经具备,现在1000米高空的气温已经降到0℃以下,只要出现降水就是雪。但是今年暖湿气流在北京并不那么配合。12月13日,河北石家庄下起了小雪,近期我国东北地区也下了很多场大雪。这些暖湿气流始终在北京周边频繁出没,却从不与冷空气在北京上空“正面交锋”。
此外,在12月11日左右,气象部门曾经预报周末的北京将经历一场小雪,结果也是白等一场。张明英说,当时预报有零星小雪就是考虑到冷空气条件具备,而暖湿气流条件薄弱。当时从卫星云图上看,分析认为,可能有一股偏东风会经过北京,能把水汽从海上带到北京。但是,最后这股偏东风同样没有好好“配合”,只带来了一次阴天的过程。所有这些不配合的因素就使得今年的降雪迟迟不来。
降雪能缓解冬季的干燥,但是根据气象预测,在未来的一周,北京可能仍然没有降雪。
在没有降雪滋润的干燥环境中,细菌、病毒容易滋生传播,从而使流感、过敏性皮炎、肺气肿等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而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20%时,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也容易使人患上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时,干燥会加速体内水分的流失,使肌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并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所以多补充水分在此时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在室内放上一盆水,有条件的可以打开加湿器,以调节室内的湿度。尽管适度加湿可以赶走冬日的干燥,但也不要为了保持湿度而门窗紧闭,要注意适度地通风换气。因为细菌在流通的空气中是无法长时间生存的,通风可以大大降低细菌传播和繁殖的速度。
(北京科技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