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何成为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
父母为何成为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本文由 飘雨 在 2005-12-21 08:26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在乡村,越来越多的父母成为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这些孩子大多一年半载还见不到一次父母,有的甚至是三年五载也难以见到父母一面。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对许多孩子而言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个称谓,记忆中父母的音容笑貌逐渐消逝殆尽。做父母的哪有不亲近自己的孩子?可生活的重担迫使他们忍痛割爱,离开家乡去打工谋生而长年不回,这就是当今农村之现实。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 这是四川省青神县南城中学一名叫杨洋的孩子写的一篇百字文章(2003年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看了这样的文章,我想有哪个父母不心痛,心不是在滴血?可他们总是面临两难的选择境地,是要亲近还是要淦独У南肿矗峭≡窳撕笳摺A粼诩依镂衽臀薹 ü┭⒆佣潦椋肚畹拿婷簿臀薹ǜ谋洌⒆硬荒芏潦椋鸵槐沧雍退且谎厍睿怀鐾獯蚬ぃ拖笱钛笠谎有『鸵棠桃黄鹕睿乓棠痰暮⒆友闪己孟肮叩挠植欢唷>荼ǖ溃钛笱跋肮吆懿缓茫钜布辽形肮吆懿睢@鲜ξ稚四越睢6裱钛笳庋牧羰囟诓蛔懔酵蛉说那嗌裣啬铣钦颍陀900多名。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陌生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近600名6~16岁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务工达3年以上的占28.1%,42.9%的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 3%的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儿童父母每年回家一次,74.6%的父母通过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1.2亿中国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留守儿童数量已高达2000万左右,那么这2000万留守儿童中又有多少个杨洋呢?
曾经采访过一位陕西籍的民工,她对我说,她跟丈夫已经来广东6年没有回家,当初出来打工时,女儿5岁,儿子才一周岁,如今女儿读4年级,儿子也上学了。不久前,她打电回家,女儿哭着说:“妈妈,我很想您!您和爸爸怎么不回家?妈妈,我知道您和爸爸在外面很辛苦,我会努力读书的,妈妈,这次我又考了全班第一……”她说着,眼泪潸然而下。她告诉我,孩子越是会读书,他们就越不敢回家,因为孩子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费用,是一个门槛比一个门槛高,回一趟家就要把一年的积蓄花光。上有老下有小,吃盐水的人总会有个寒寒热热,身边没有一点积蓄心就会慌得狠。
孩子不会读书、学坏,父母忧;孩子会读书、懂事,父母身上的担子更重。农村的孩子和城里人的孩子一样,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为了能让孩子读得起书,他们只好到城里打工。或许有人会说,他们为何不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书?我想他们除了打工的单位和收入不稳定外,那就是进公办的学校,他们交不起昂贵的择校费,进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又往往存在着师资和质量问题,且收费也不菲,再说孩子在城里学习生活,经济负担显然就增加。而不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书,又和孩子少有沟通,缺乏亲近,又成了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因此,他们感到好困惑。
舐犊之情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而父母长期在外,得不到父母的亲近和教育,他们大多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由于祖父母或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精力不足、责任心有限、重养轻教等问题的存在,使正处于身心成长最重要阶段的留守孩子普遍存在孤僻、散漫等心理障碍或缺陷,甚至感觉遭到遗弃。这也是当今农村青少年犯罪率和自杀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10月25日《金陵晚报》报道,高淳县砖墙镇后和村 13岁男孩涛涛本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生活,但他却在生日那天以上吊自杀的方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留给父母及爷爷奶奶无尽的伤痛。亲人们无法想象出孩子离开这个世界的理由,但邻居们却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太孤独了。父母外出打工班,只留下孩子孤独的身影在狭小的空间里无趣地戏耍。
在乡村中,有多少个“留守孩子”可怜巴巴地期盼着父母的疼爱?天下父母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天性。无可置疑,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能解决父母能亲近孩子的“亲近通道”,问题孩子就会越来越多,不稳定因素也就随之而增,这显然不利于社会和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