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骷髅地 华北“漏斗区”逐年扩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1月18日,杨志明站在麦田边上,随手拔起数根田苗无奈地叹气,“你看,全都黄了。”
这是山东东明县董庄村,杨的身后是口机井。他拿起一块石子,扔了下去,井底传来一声沉闷的“咚”声,曾维系数亩麦子命运的这口井,已经打不出一滴水。
不远处,在一排杨树底下,是一条灌溉用的沟渠,里面长满荒草,同样无水可用。
由于黄河“调水调沙”导致水线下降,使得引黄能力不足,加之水量比往年偏少近三成,地方政府将抗击这场200年不遇特旱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一口口的机井上面。
但因多年过度过量超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曾经用来灌溉的机井“气力有限”,于是更多更深的机井正在形成,来实现“以井保丰”的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陈志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超采水量高达1200亿立方米,这些地区正在形成大量的“漏斗区”。
地下水严重超采
记者在山东阳谷、郓城、东明以及河南濮阳等地调查发现,田间地头大大小小的机井密布,而遭受特旱重击的村民,其饮用的水源大都来自地下水。
尽管灾情持续,村民并未产生过多的“灾难感”,自家门前院后,或深或浅地打有机井,这些起码可以保证人畜饮水。
但是,水位却连年下降。濮阳市孟轲乡李家楼村村民李建林告诉记者,以前只往下打上六七米就会有水,现在二三十米以下不见得有水。
在村外的田地里,该村去年新打了一口机井,深有100多米,由于水量有限,每天只供水一个多小时。村民说,现在吃水很不方便。
郓城县水利局一官员表示,曾经在1982年的时候在当地有过统计,地下水水位在2至5米;现在下降很严重,打机井灌溉,至少要在40米以下。
即便如此,“打机井”仍是各地抗击特旱的重要选择。菏泽市就确定了“以井保丰、以河补源”的抗旱思路,于是仅在2010年,新打机井数量高达 5000多眼。仅2010年末,新打机井1100多眼,修复旧井200多眼,全市机井数量达到了13.1万眼。菏泽市对外称,这些机井“提高了抗旱灌溉的保障能力”。
如今,为了降低对引黄水源的依赖程度,菏泽市更是明确提出,“要在各县区大量新打机井,增加可用机井数量,维修旧井,确保全部地块都有灌溉水源。”
同样在河南濮阳市,该市防汛办王主任让记者抄录的一份材料中也显示,全市共有机井6.24万眼。现在濮阳金堤以北地区形成了河南省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深一般在20米~30米左右,而且以每年0.1米~0.5米的速度下降。
漏斗区逐渐扩大
陈志恺指出,“整个华北快被采空了。这一地区的农业丰产,现在依凭地下水的超采来实现,这种恶性局面亟待改观。”
此前有公开数据显示,华北现有的机井数量高达200多万个,业已形成了30多个漏斗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5万平方公里。
陈志恺认为,根据现在新打机井的势头,这些数字肯定被刷新,具体多少现在还不清楚。但毋庸置疑,华北地区的漏斗区正在逐年扩大。
仍以菏泽地区为例,该地区并无大型的蓄水水库,虽然坐拥黄河一侧,但是当旱情来临之时,缺水窘境屡屡发生。另外地表水污染严重。向地下要水,成了华北各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首选,但是由于农业灌溉采取的主要方式为漫灌,弥足珍贵的地下水,浪费现象严重。
东明县供水处处长袁建中表示,其中原因在于,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去,良性的、可持续的灌溉方式应该是滴灌,但地方没有财力保证,目前只能采取漫灌。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立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不加节约、过量超采,将会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他指出,现在整个水循环系统被破坏,地下水超采严重,漏斗区越来越大。
任立良建议,国家在政策上要加大对节水农业的补贴,要推广先进的滴灌、喷灌技术,在保证农业不减产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
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着力聚焦水利,提出将10%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
河南濮阳河务局水资源管理科孙科长也指出,长久以来的水利欠账问题,或许能在“十二五”期间“还”一部分,但还是要持续调节产业结构,向低耗水的方向发展。 向地下要水抗旱 华北“漏斗区”逐年扩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