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 发表于 2011-2-19 20:32:00

五卅运动沙基惨案中的周恩来与机关枪zt

五卅运动沙基惨案中的周恩来与机关枪zt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广州沙基惨案中的黄埔军校生与周恩来-惨案的死难者中黄埔学生近半数-
周恩来立即卧倒在地一动不动(从六四开枪到巴林开枪,平民们-都会这一招)-
五卅运动六项要求:自由、平等、普选、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 ---现在还管用-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广州沙基惨案中的黄埔军校生与周恩来
发帖者:惨案的死难者中黄埔学生近半数 (时间:2011-02-19 06:54:16)


--------------------------------------------------------------------------------

1925年5月,英日镇压在上海游行工人引发五卅惨案。

1925年6月,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工人发动省港大罢工。   
“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林伟民、李启汉等这批风华绝代的人们到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会以及工人群众中进行了罢工的准备工作。   

1925年6月19日,香港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首先罢工,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罢工人数达25万人。工人声明拥护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对“五卅”惨案提出的17项条件,并针对英帝国主义在香港执行的歧视华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项要求。有10万多名工人在苏兆征等人的率领下回到广州。广州英、美、日洋行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罢工的行列。

6月23日中午12时,广州各界群众及香港大罢工工人5万多人在东较场集会声援上海的工人和学生,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中共广东区委主要负责人陈延年、周恩来参加了游行。

下午2时15分,游行队伍已到达西堤沙基口,秩序井然地转入沙基一带,前队并已经过沙面西桥口,转入菜栏街,计划返回西瓜园(今人民路广州日报社处)散队。

约2时40分,当岭南大学、坤维女学、圣心书院 、女子师范、执信小学、广州二小等校和黄埔军校的学生(此时的学生是黄埔第三期的学生,黄埔第三期共招生1233人,学习时间是从1924年12月到1926年1月,在黄埔三期的学生中有吴光浩 朱云卿 康泽 王耀武 戴安澜 方先觉等。而此时林彪 刘志丹 袁国平 越南籍的洪水等黄埔四期学生还没有被招生,黄埔四期学习时间只有三个月---1925年10月到1926年1月)将抵西桥口时,沙面内的外国人忽然全部隐蔽。沙面维多利酒店(今胜利宾馆)楼上,一短发西装外国人,竟用手枪向游行群众射击。沙面内的英、法军队一闻枪声,即用机枪向沙基一带扫射。游行群众纷纷逃避,但由于人多拥挤,躲避不及的群众当场死亡52人(至10月3日为六二三沙基烈士举行国葬仪式时,死亡出殡人数为61人)。死者中13岁儿童1人,学生4人,教师1人,商民9 人,工人6人,黄埔军校师生27人,以及其它身份不明群众等。

据邓颖超回忆,当时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己接受过苏联克格勃的专业训练)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英法水兵的枪声一响,他立即卧倒在地一动不动,周恩来旁边的人中弹倒下,周恩来待枪声稍稀,迅速滚到路边,爬起来钻进一个小巷子里,飞也似的跑掉了(比柴玲吾尔开希要利索得多)。

惨案发生以后,国民政府立即以广东省长胡汉民的名义向英、法、葡驻广州总领事提出最严重的抗议,

6月26日又第二次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各国领事提出:(1)此案各有关国派大员向广东革命政府谢罪;(2)惩办与该案有关系之长官;(3)除两通讯舰外,驻粤各有关国兵舰一律撤退;(4)沙面租界交广东革命政府接管;(5)赔偿此次死伤人员恤金。   

6月29日,广州各团体要求对英实行经济绝交。同日,香港25万工人举行全面总罢工,并有13万人陆续撤回广州。

注:沙基惨案发生地附近的沙面街道,是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原来是珠江上的一个人工小岛,称为沙面岛,简称沙面,与广州大陆隔着沙基涌相望,与现在的广州芳村隔江相望。沙面岛在历史上曾是英、法两国的租界,18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法两国选中了这块珠江中的小沙洲(距离清朝闭关锁国时期中国唯一的的外贸区“广东十三行”相当近)作为租界地址,填筑成岛,并于1861年签订租约。岛上西部3/4划为广州英租界,约264亩,东部1/4划为广州法租界,约66亩。各有一桥与中国大陆(华界)相通。目前是两个国家驻广州领事馆所在地和在穗外籍人士的主要活动地区。也是白天鹅宾馆所在地。

1926年在这里修建的道路,为表示纪念,定名为六二三路。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在人民桥东侧、珠江河畔,竖立了刻有“毋忘此日”的石碑,后因城市建设需要,1950年被移至沙面东桥,改为“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上有题词:“一九二五年六月廿三日沙基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其后又被拆毁重立,

1963年此碑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在修建人民桥时,此碑拆去,后在桥北东侧再建新碑。新碑于1999年内环路建设人民桥扩建时再次被拆。   

现时的纪念碑是于2001年10月18日重新与市民见面,此次的纪念碑是按1926年建设的纪念碑原貌复建的。纪念碑按其原设计图纸用一整块花岗岩重新雕刻而成的,高约3米。正面刻着“毋忘此日”四个大字,用竖排的形式注上“中华民国十四年六月廿三日”。碑座上的落款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六月廿三日广州市政府立”。纪念碑后面,另立了一块约0.5平方米的正方形花岗岩,上面刻写着“沙基惨案纪念碑重建说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卅运动沙基惨案中的周恩来与机关枪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