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诚司 发表于 2011-2-26 18:51:35

混乱建设危机 华北“旱化”危险仍在潜伏

“此次干旱是已持续30年的华北干旱的延续。”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马柱国研究员坦言。

  华北干旱由来已久。1934年,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当时的《地理学报》上就曾感慨,“自纪元初以至十九世纪,其间在华北境内发生之旱灾凡九百八十次,……皆历史上著名之天灾”。

  如今,华北干旱不仅没有减弱,反有恶化的趋势。中科院院士黄荣辉曾主持“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他发现,从 1965 年以来,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一直在连续减少,而减少幅度也在日益加大。在该项目于2001年召开的“华北地区干旱变化趋势”讨论会上,与会专家们形成共识,“就总的趋势来看,华北干旱还要持续。”“近60年,我国半干旱地区的范围一直在扩大,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线向东南方向扩展了大约300公里左右。”参与相关研究的马柱国指出。“但华北干旱趋势还要持续多久是一个年际和年代际气候预测问题,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对其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马柱国说。虽然有一些指标说明,这种持续性的干旱可能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会有所缓解,但“由于气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这样的判断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意见”。

  但这些研究成果依然弥足重要,相关报告被多次送往中央决策机构参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另一位科学家符淙斌等人就曾给出自己的预测,“2010-2020年,东北和华北大部地区干旱化将有所减缓,西北地区东部将出现相对变湿的趋势。2020至2050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相对于现在要湿润的状况,但华北南部仍然偏干。”报告称。

  “但这一支持长期缓解的结论存在争议”,一位知情的专家称。

  符淙斌并没有忘记人为因素,在支持长期缓解的趋势下,他还警告说,未来50年间,如果我们对干旱化不进行干预的话,10到20年内,干旱还要继续下去,后一段时间,自然过程的变化会使干旱缓解。但是如果人类继续破坏下去,干旱化的趋势是不可缓解的。

  “我们也在关注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对干旱的影响。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必然导致土壤越来越干。”但马柱国坚持,华北干旱时持续几十年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然因素。

  尽管对于华北未来干旱趋势争议明显,但眼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的旱情,却已构成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缓解干旱最有效的工具当然是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但遗憾的是,中国农田水利设施已到了不大修就要出大事的地步。“连续八年涉农的一号文件,今年聚焦在水利上,可见该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

  郑风田曾数次调研农田水利状况,结果显示,中国有70%以上的村庄没有任何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而能够获得国家投资的村庄仅占9.56%。

  一号文件或许会改善水利建设的困境,但郑风田提醒,就真正解决干旱而言,兴修水利并不是简单的大修大型水库,而是有效解决农业浇灌的用水问题。

  此前,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更多被投入于那些具有较高收益的城市水利建设项目,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工作则有“甩包袱”倾向;而另一方面,农民个体也因为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过低、农田水利设施的外部性较大、农村组织化基本解散等问题而缺乏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动力,最后导致逐步出现乡村农田水利残损破败的局面。“这次的水利建设,应该解决农民怎么把水储备下来、解决粮食生产所需用水最后一公里沟渠的输送问题。”郑风田说。

(搜狐绿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混乱建设危机 华北“旱化”危险仍在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