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的绢、纱、绨、罗
在春秋战国(前七七○~前二二一年)时期,绢是数量最大的一种丝织品,它一般采用单经单纬,组织细密。有些绢在织后再经处理,更为柔软,有些经处理后表面产生光泽。除用作衣、衾外,绢也是一种重要的书写和绘画材料,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书和陈家大山出土的楚帛画都是绢质的。纱总体来说十分细薄,但也有较粗糙的。长沙左家塘楚墓中的藕色纱手帕,经纬线投影宽度为八十微米,大约是十个茧缫成的丝缕,常见的纱都是全丝织物,但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五块纱却是丝麻交织物,经线是丝线和麻线相间排列,纬线是丝线,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丝麻交织物。
绨是比绢厚的平纹织物,在《史记》等古籍中,多次记载绨和用绨做成的"绨袍"、"绨衣"等。从出土实物来看,绨仅见于马山一号楚墓的一件麻鞋的鞋面,外观经线密集,呈明显的纬向凸条,正反两面的外观效果相同,光泽好,厚度○·七至○·八毫米,而一般的绢厚度约为○·二毫米,可见前者要厚得多。
绮早在商代就有较多发现,相对而言,东周时期绮的数量则较少。杯纹绮继承了商代的风格,而复合菱形纹绮则是新出现的。后者的外观是顺经线方向排列的深红、黑、土黄三色相间的长条,每一条带宽一·三至一·五厘米,故又称彩条纹绮。
罗,仅存四经绞素罗。它是用左右两根经线(一根是绞经,一根是地经)有规律地交向左右绞转,每相邻的四根经线组成近似六边形的网孔,每织入四根纬线完成一个组织循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