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还是求职的困惑见证大学精神的迷失
于 2008-5-1 20:20 上贴2008-04-08 05:52:19] 作者:刘效仁
求知还是求职的困惑见证大学精神的迷失
“我已经坐不住了,静下心来看书已经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
昔日淡泊的校园,如今却安不下一张宁静的书桌了。一方面,大学校长吁请“只有保持大学的宁静,才能保持大学的清醒”;一方面,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不少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访师兄问师姐,钻研走向社会之道,颇令不少教授学者揪心。近日,中青报社调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1004人参与)显示, 66.8%的公众亦认为当下的大学生应该走出“象牙塔”,参与社会实践。求知还是求职的困惑,正见证着大学精神的迷失乃至消亡。(2008年3月28日中青报)。
何谓大学?被喻为“象牙之塔”的大学自诞生以来便一直都是精英和精品文化的大本营。郭之纯先生曾经写道,大学的学术功能和育人使命决定了: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文化精魂的滋养之地,文化风骨的养成之所;大学文化,应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生活起一定的引导作用,遇有粗鄙低质的大众文化泛滥,更应砥柱中流(3月4日中青报)。这样的表述未免过于雅致,其价值期许或许有些高不可攀。
其实,大学与技校的根本区别正在于,大学教育并非功利的求职教育,而是通过知识的教养,文明薪火的传承,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和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自我道德救赎和引领时代文明的知识精英。其教育的过程无疑需要宁静的研读,淡泊的守望,独立的思考,理论的铺垫,以及能力的成长。事实上,也只有保持大学的宁静,才能保持大学的清醒和理性,明确使命和目标所在,才能自觉坚持和守护大学的精神和原则,激发和保护教师、学生对于学术的兴趣、热情和追求。也才能在追名逐利的滚滚红尘中,保守住一张有些孤独的书桌。
不幸的是,大学精神正日渐为物质利益所浸淫,被虚名假誉所颠覆,亦为现实的就业困难所消解。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大学里传统的行为准则正在被实用主义所取代,学术不端行为频出,官僚主义盛行,大量师生涌入“名利场”。有些是出于精神的堕落,比如作为师长的教授博导们迷失于物质利诱之中,本身就不能坚守学术的那片绿荫,把科研项目当成赚钱的工具,把学生当成廉价的打工者,甚至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弄假作弊。而有些则出于无奈,出于生计的考量,迫使理性屈从于利益的权衡。
就业越来越要求有实践经验,一个在校三五年潜心治学的学子何来社会经验?除了在就业求职表格上弄假之外,就是不得不提前进入社会课堂,甚至把专业课撂在一边去兼职。一些大学本科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再深造”,弥补自己理论多、实践少、上手慢之不足的个案一经公开流布,更令在校的师弟师妹们找不到北了。再加上,本来高校的课业设置就不科学,知识老化,正如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坦言的,学校教出来的技能很多是企业不需要的技能,而企业需要的技能,学校没有教或教得比较肤浅。在外界现实利益的诱惑下,大学精神正面临迷失乃至消逝的危险。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如今,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所说的这道门似乎已经很难闭上了。呼吁大学回归净土,营造宁静校园,坚持独立思想,不盲目跟风,坚守三尺讲坛和一方书桌,甚至都成了艰巨的使命。调查亦显示,17.2%的公众觉得当下的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缺乏理论修养; 32.3%的公众认为大学生应该留在学校,安心读书;35.8%的公众更担心“走出去”会让学生变得急功近利。可叹的是,知易行难。“现在的学生似乎无心潜心学习,大家不再以学问衡量自身,而是攀比工作、房子、票子。”可真正要把板子,都打在学子的屁股上,既不忍心,也不公平。这正是现实的悖论,也是大学教育的悲哀。
通联:安徽省砀山县道北东路45号刘效仁,235300,电话,05578095386办
电子邮箱 lxr3212@yahoo.com.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