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伦理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
于 2008-5-2 05:21 上贴作者:袁烜
在当今工业消费的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发生了许多异化的现象。在过去传统的东方农业社会,人对自然、伦理有所敬畏与遵从,社会成员之间的伦理与个人道德都处在稳定的框架内;同时,在西方社会,由于宗教信仰和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人们在伦理与道德层面都保持和谐,顺应自然的状
态;但在当今工业消费和信息化社会,人类的所有欲望都被无限地放大,科学技术逐步淡化了人对宗教和大自然的朴素信仰,欲望有了技术、科技的护佑慢慢冲破了禁忌,传统的伦理与道德面临瓦解的危险;好奇心,感性的冲动、体验主义以及相对主义逐渐肢解着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乱伦、忧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和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伦理道德在人性私欲面前只剩下形式和象征意义。人们对传统价值和意义的淡漠,对欲望的无法节制到了空前的地步,传统的价值和意义是否会转变,已经成为所有人面临的课题。
但问题在于,颠覆传统的价值和意义,更多的是造成人内心的虚无、彷徨、迷失、紊乱,甚至是痛苦。在朴素的自然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教信仰被技术理性冲击的情况下,如何让人们从逻辑、思维以及感性的内心真实地认同、信仰、融合于伦理道德本身,如何不再彷徨于错综复杂的信息,坚定地保持价值和意义与身心的统一,那么我们就必须回到人类意识建构的原点和生命存在的终极逻辑上来寻求与伦理道德的关联。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伦理道德与生命的建构逻辑、现实存在的必然联系。
一. 伦理道德来源于生命的先验逻辑。各种宗教戒律、儒家文化的道德规范、人性向善论以及各种文明的禁忌都是无法用现在的理性和道理可以解释的。人类虽然有多元的文化,但各大文明圈中的最基本伦理道德与价值观都是一致的。对善的追求,对父母子女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和尊敬,对人伦关系的遵循都潜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意识取向,它是超越国界、现实经验的并具有普适性。这些伦理道德都是有别于其他物种对外部世界特殊的认知形式。人的意识以及对外界的认知都是建立在经验和对经验先验感受的基础上,人对经验朴素的思考逻辑,基本价值的判断,对环境、气候、食物、生活空间的选择和感受是先验的、绝对的、有范畴的,不是理性、技术所能把握的。每个物种对环境、气候、食物、生活空间的选择和感受都不同,他们存在逻辑的不同决定了对外部经验的感受和认知不同,所以能产生不同的伦理。植物的光合作用、蜜蜂采花、蝌蚪变青蛙、螳螂吃配偶等各种伦理现象都是其生命存在逻辑的反映,每个生命群体的伦理道德都是其先验逻辑演化而成,这些伦理现象是生命先验逻辑的必然,而先验的逻辑是其生命存在的唯一可能。在蒙昧时代和原始社会,人类对快乐的理解,对忧郁的体会,对视觉声音的感受以及对外部事物、现象的价值取舍都是感性的、与生俱来的必然产物,与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形成逻辑统一。这些应然的意识在经历长期的提炼、归纳、具体化而形成典籍、书面上的伦理道德和制度规范。故先验—感觉—意识—理性—系统的伦理道德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它们是一个必然发展的整体,伦理道德也是先验实在必然的延伸。我们对现象的认识、经验的归纳、思维的建构都是以先验的意识为逻辑起点,并与人的特殊生存方式相验证。换句话说生命和意识何以存在是由先验实在决定的。鱼在水中呼吸,树长在土里,鸟儿筑巢都是其先验的意识和逻辑所支配,这导致了在相同外部经验下不同物种多样的意识,认知和伦理行为。包括人的思维的逻辑起点、价值的导向、思考的形式、情感起伏的诱因和意识的建立不一例外都归溯到特殊先验逻辑。如康德所说,先验是不可知的,但当我们无法得知起因的时候,却能观照到结果。当今传统的伦理道德就是先验实在孕育发展的结果,人们应当从作为先验实在的结果中反溯到生命实在的逻辑,体会到存在的终极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