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结实的桥:“无骨”石桥历经11次地震不倒(组图)
在河中间拐弯的砥柱桥建筑风格像万里长城。http://img.secretchina.com/dat/media/22/2008/09/05/20080905084817213.jpg
五星桥传承了赵州桥风格。
http://img.secretchina.com/dat/media/22/2008/09/05/20080905084817950.jpg
五星桥传承了赵州桥风格。
http://img.secretchina.com/dat/media/22/2008/09/05/20080905084817862.jpg
行走在松源河两岸,横跨松源河上的17座明清古桥就像是17处风格各异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连日来,为探明这些古桥的风格和寻找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建桥者,记者在梅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沿松源河一路寻寻觅觅,沿途探访了许多老人和翻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试图以此激活明清时期客家先人在松源河上建桥的那一段尘封的记忆。
客家人带来中原造桥技术
据梅县博物馆朱馆长介绍,明、清两代,原住闽西、赣南的汉族"客家"陆续迁梅,不但将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带来此地,也将中原的造桥技术引入当地。
从明、清两代开始,松源河流域过去难抵风雨洪水由石柱石板搭建的简易石板桥和竹木桥逐渐被坚固的石砌拱桥替代。
记者在松源河上看到,这些古桥虽然风格各异长短有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造桥现场的地形地貌。
建于明代后期、地处桃尧镇老圩场的砥柱桥,建桥者根据河岸东高西低的特点,利用河床上的巨石,在百米河床上建了3个桥墩作4个桥拱的平台,而其中的两个桥墩竟同建在河床上的一块巨石上。更让人叫绝的是,为了依托河床上的巨石作桥墩基础,建桥者硬生生地将拱桥向北拐了一个弯,从高处望去,雄踞松源河上
S形造型的砥柱桥,就像一段小长城。
古桥经历11次地震不倒
据梅县县志记载,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1987年,梅县共发生地震11次,松源河上的17座古桥照样巍然屹立而不倒。
其中拥有500多年历史的砥柱桥是一座没有一根钢筋的4拱石桥,从建成至今,仍固若金汤,让人啧啧称奇,至今砥柱桥上的一砖一石均为建桥时所砌。
穷 26年集资造一桥
古人建桥,同样需要雄厚的资金。松源河上17座古桥,有的是村民集资而建,有的是当地华侨巨贾捐资而筑,建桥资金几乎都来自民间。
在松源镇龙源宫,记者见到一块记载松源镇老街口五星桥建设的石刻建桥碑记,这块碑记是松源河上17座古桥中唯一一块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建桥碑。
据五星桥建桥碑记载,为建设五星桥,当时的松源乡为造桥专门成立了桥渡社集资,从乾隆已亥年(1779年)开始至嘉庆乙丑(1805年),经历了乾隆、嘉庆两代皇帝,用了26年时间才筹足建桥资金开工,而建桥用了3年时间,先后共用了29年才建成了五星桥,当年乡间造桥之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200年过去了,屹立在松源镇老街口的五星桥每天依然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