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拟 发表于 2011-10-16 15:34:52

中共折腾近海环境沦陷 四大渔场已名存实亡

 "几乎都是填海填出来的。"10月中旬的某天,出租车司机指着仪表盘上的数字对记者说,"从锦州港到龙栖湾大约有十几公里"。


本离海边尚有30公里,但在迫切打造辽宁第二大沿海城市的"沿海突破战略"之下,原本大部分是滩涂和海面的龙栖湾通过填海造陆迅速崛起为一个崭新的工业、生活新区。其崛起速度之快,以至于在锦州地图上尚找不到龙栖湾新区的确切位置。

  发生在锦州的故事,只是中国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的一个缩影。2006年以来,在向海洋要发展空间的思想指导下,临海省市纷纷制定各自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经济"口号响彻大海之滨。中央亦顺势在今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陆海统筹战略。

  对于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海岛岸线、"蓝色国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而言,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自不待言:向海而兴,背海而亡!

  而在中国目前的海洋开发中,远海开发不足,纯粹的海洋经济只有20%~30%,70%~80%是沿海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近海开发事关海洋开发成败。

  随着年初以来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代表的一批海洋经济主题功能区规划获得中央批准,新一轮海洋开发大潮正蓄势待发。但就其规划观之,依旧是戴着海洋经济帽子的陆地发展思维,眼睛盯着的依旧是沿海陆地和滩涂。而中国的近海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无序开发,早已不堪重负:重化工产业遍布1.8万公里的海岸线,致使滩涂海湾被大规模围填造陆,海岸快速水泥化、人工化,渔业资源几近枯竭,传统渔场风光不再,海洋纳污自净能力、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堪称近海"沦陷"。

  海洋业内人士警告称,若国家再不拿出统一的海洋战略规划、再不控制地方发展的疯狂,则中国此轮海洋开发只会是糟蹋完陆地之后继续糟蹋海洋。

  1. "没有海洋,中国就没有出路"

  在中国史籍中,提到海洋,大多总会叙其"鱼盐之利,舟楫之便"。现代海洋经济则是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向海洋进军"。次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出"美国必须开发海洋",要"开辟一个支持海洋学的新纪元"。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人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战略重点。

  "未来世界的发展,海陆空三方,主要在海上,不管是资源的占有,还是国力的强盛,基本都在海上。"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资深海洋问题专家李宝田认为,对中国而言,海洋意味着未来有没有前途,关系到能不能利用世界资源,能不能形成世界大国的核心问题,"没有海洋,中国就没有出路"。

  根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但这38439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中,只有40%是统计自海洋产业增加值,60%为相关产业——通过模型推算出来的,实际上海洋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贡献在5%左右。

  更进一步看,中国海洋产业的类型与规模、海洋产品种类、海洋服务等均远不及海洋开发先进国家——我国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80%。

  "中国海洋新资源、新空间、新的开发利用方式等创新空间很大,深远海的开发几乎空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经济与科技室主任刘容子告诉记者。

  去年冬季以来,中国海洋开发骤然加速,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更是在今年连续批复山、浙江舟山和广东3个海洋经济主题功能区。一轮海洋开发大潮正张弓待发。

  然而如果在扬帆前回望一眼海岸,现实却是那么的怵目惊心:海洋经济未及扬帆启程,近海已经沦陷。

  2. 大陆海岸线人工化过半

  在海洋学者圈内,2010年4月2日,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前舟山市委书记张家盟的落马,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因为这有这些海洋人的功劳。

  2009年,在浙江舟山参加一个海洋会议的海洋业内人士发现,舟山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大肆炸岛填海,违规上马化工厂、造船厂,不仅污染严重,还使原本群山环抱中的隐蔽军事设施暴露报废。"在向中央举报之后,最终把原来的舟山市委书记送进了监狱——当然他还有其他腐败情节。"参加过那次会议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高恒向记者谈起此事时难掩兴奋。

  一般而言,海洋经济总体包括两个方面:主要海洋产业和相关经济活动。主要海洋产业现在有12个,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新兴的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等产业;相关的经济活动有20个,包括海洋调查、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预警预报等。

  近海开发乱象环生中国陆海统筹待破局

  但中国沿海地区目前的发展,大多与舟山一样,更多的并不是海洋经济,而是近海滩涂、陆地的开发。港口、航运、围垦、旅游、采矿、石油、房地产等等,各行各业都想在此一展身手。"捷足先登者、势强力大者先得利,想占多少就占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开发无序、无度、无偿。"一位老海洋专家这样叹息道。

  在对近岸的争夺中,港口、冶金、炼化、造船等重化工业项目的表现尤其抢眼。"从2003年开始,重化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已经成普遍趋势,各地重化工业比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告诉记者。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则进一步加剧了石化和钢铁产业向沿海集中的步伐。

  如今,从大西南出海口北部湾开始,一直到北端的渤海湾,1.8万公里海岸线上,"大码头、大化工、大钢铁、大电能"到处点火。在广东省,惠州——广州——珠海——茂名——湛江一线以临港开发区为载体的沿海石化产业带正在形成;在长三角,工业园建设重点已转向重化工园区建设,从南京到上海的长江沿岸摆放了8个大型的临港化工区,杭州湾也正向石化工业区的目标大步迈进;在北方的环渤海地区,倚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天津等地的临港工业发展得更是高歌猛进;在东北,大连则全面提升石化、造船、重型机械等支柱产业,准备构建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宁临港工业带。

  仅天津滨海新区一地,不仅云集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内三大巨头,更有壳牌、俄罗斯石油公司、美国通用、韩国SK、三菱化学等十几家世界500强石油巨头在此跑马圈地,千万吨级大炼油和百万吨乙烯项目已有4套。

  这两年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大连大孤山半岛,石化类企业则多达38家以上,形成了从"油头到化尾"的漫长石化产业链。

  据不完全估算,环渤海一带仅石油化工产业总投资额已超过1万亿元,总炼化能力超过1亿吨。

  仅重化工行业就如此密集,整个沿海产业布局之密集也就可想而知了。"总体感觉是沿海产业布局太密集了,开发过度。"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资深海洋问题专家李宝田说。

  饶是如此,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大: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区规划中可以看到,70%~80%是沿海经济,附带20%~30%才是真正的海洋经济。

  根据2011年《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的披露,沿海港口发展和临港工业基本都是靠围填海形成,"在地方短期利益驱动下,正在形成对岸线盲目抢占、低值利用的局面"。"目前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中有接近1万公里已经人工化了,人工化海岸超过了一半。"刘荣子告诉记者。而20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10%。

  即便真正的海洋经济,中国目前也只是"在海边折腾"。2010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531亿元,其中同比增长最快的是海洋油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

  这个被称为"海上大庆"的海洋油气开发,195口油井全部集中在近浅海地带,其中3000万吨产量来自中国的内海渤海,其他来自南海北部的莺歌海、珠江口盆地、北部湾;而在中国的深远海——南中国海,没有打下一口中国的油井。

  海洋产业的另一支柱海洋渔业,目前的世界渔获量8500万吨,产值2000亿美元,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渔业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而养殖,全部集中在近岸海域。

  3. 近海环境"沦陷"

  闻名世界的海洋养殖却无法为中国带来骄傲:过度的近海渔业养殖已造成海域严重营养化,污染严重,根本无法生产高品质海产品。而海洋养殖本身也是迫于无奈——在近岸开发过度的影响下,中国近海传统四大渔场: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已经名存实亡。

  一直以来,近岸开发过度的苦果只能由沿海居民默默吞下,但今年夏天接二连三的极端事故,将其大白于天下。

  先是7月5日,在遮掩一个月零一天之后,渤海溢油事件被披露: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所属蓬莱—193油田在渤海从事石油开采时发生溢油事故,造成5500平方公里海域被污染——而一年前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所造成的灾难性场景尚历历在目;紧接着的8月8日,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附近的两段防波堤在台风"梅花"过境时被海浪冲毁,其情岌岌可危;嗣后的8月29日上午,大连石化第875号储油罐发生火灾——仅仅在一年前的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输油管就曾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和石油泄漏。

  "渤海漏油只是个突发事件。这次在渤海,明天就可能是其他地方。"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刘容子说。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只不过是暴露了中国近海开发过度所致恶果的冰山一角。

  据国家海洋局前局长孙志辉介绍,由于过度开发,目前中国可利用的滩涂和浅海已经饱和,70%的沙质海岸侵蚀严重,50%以上的滩涂湿地丧失,近海大部分经济鱼类已不成汛,过度捕捞、污染和生境破坏等造成了海洋生物资源日益匮乏。

  而且,沿海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还带来了生态系统结构失衡与功能退化,典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等典型生境丧失或改变问题愈加突出,赤潮等生态灾害事件爆发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加等问题,生态系统健康严重受损,服务功能急剧衰退。

  同时,随着沿海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的进一步增加,海洋防灾减灾任务异常艰巨,同等强度的台风、风暴潮、巨浪、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成倍增大。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年均30亿元左右,增加到90年代年均140多亿元,2009年为100.23亿元。

  "现在问题只是刚刚开始。"刘荣子平静地说,"目前,沿海地区产业之间、用户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可以说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因为目前的产业布局中,各种不同产业之间并不兼容:养殖、旅游所要求的一二类水质与港口、临港工业、海上油气开采、沿海重化工业等邻近海域的四类、劣四类海水水质肯定是冲突、不兼容的。

  最明显的是海洋渔业同重化工的矛盾。以渤海为例,渤海湾向来是一块丰饶之地,因为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从陆上带来了充裕的有机物,这里成为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的天然渔场。尤其是位于山东半岛北端的烟台、威海沿海一带,过去水质一直维持在二类,尤其适合鱼虾蟹的栖息和养殖。然而,这一带的海岸线今年夏天却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扇贝大面积死亡、养殖池让路填海工程,渔民出海一趟收获都不够油钱……

  高恒记得,1985年他去渤海口的山东长岛县开会,当地给战士每个月都发2000块工资。"其他哪个县都做不到的,因为长岛当时是全国第一养殖大县。"去年他又一次到长岛开会,当地90%以上的贝类都被污染。"渤海的污染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继续开发下去,到2028年,渤海将成为死海。"高恒说。

  不止是渤海。根据官方检测数据,过去10年间,中国近海海域污染范围扩大了近一倍,已超过16万平方公里,赤潮每年发生达60余次,红树林、珊瑚礁、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已分别丧失73%、80%和57%,东海之滨的浙江,全省1/3海域成为底栖生物绝迹区。

  至于近海开发过度的潜在风险,更是难以预料。因为重化工项目能带动很多制造业,很难确定这众多制造业的短板所在、哪里会出问题。"现在是大连的化工厂爆炸,明天说不定其他什么地方会出问题。" 刘容子说。

  4. "地方绑架中央"

  "渤海油气在勘探发现之初,海洋业内研究人士就提出不要急于开发,而应优先开发利用海外和远海油气资源。"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渤海再开发将成死海"的意见,研究人士曾在很多场合表达过,但"你眼看着渤海的情况一天天恶化,你却没有办法"。

  因为除石油开采外,沿海近岸地带开发的主动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

  众所周知,滨海旅游是海洋经济中对环境影响最小、也最富民的工程。全世界40个旅游胜地,其中37个处于沿海国家和地区,这37个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收入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80%以上。美国沿海州的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85%。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滨海旅游业已成为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中国,滨海旅游却不是地方政府的兴趣所在,各地政府极力争夺的是大港口、大钢铁、大石化,中石油、中石化是他们的座上贵宾。

  这是一个看上去多赢的局面:从地方政府"块块"的角度看,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不仅能带来巨量GDP和税收,还能带动一大批配套产业落户;从部门"条条"的角度看,国际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批出了大量工业项目,很多涉海;从行业角度看,规划部门要求包括钢铁、石化等大进大出的产业,重心向沿海转移。

  于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一轮沿海开发规划纷纷出台、各地都在争上大项目,各式各样的新城建设风起云涌。很多地方都是先由政府出面圈海,再围填招商——企业根本无此实力——其狂热程度,用一位资深海洋学界人士的话形容就是,"地方政府疯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土地、空间制约的问题——围填海比拆迁征地简单、便宜多了。"刘容子分析说,"像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省市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来已久,又受到耕地红线、占补平衡等土地政策限制,面对海域这块空白,全都冲过来了"。

  在这种狂飙突进中,5年前尚空气清新、只有几个小渔村的大连大孤山半岛,迅速云集数十家化工厂,一举将大连这个全球知名的旅游城市变成危机四伏的石化之城。

  在几近疯狂的开发中,程序、环境评价都可能被弃之一边。国土资源部官员曾表示,要对围填海造地规模与速度进行控制,对围填海形成的土地要进行统一规划集约利用。但很多项目都是先上后评。一位多次参与规划项目评审的资深专家说,如果有专家在评审中坚决反对,地方政府领导就干脆直接换专家。有的地方甚至将"环境容量大"——其实质就是暗示纳污能力大——作为吸引化工项目落户的广告词。

  沿海开发狂飙突进的这5年,恰恰也是中央政府陆续批准覆盖沿海11省市临海经济区规划的时段。从2006年至今,国务院已相继批复11个沿海区域规划。从北到南,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长三角经济区、舟山群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在沿海地区相间排布。何以这些规划未能避免近海开发的疯狂?

  "实际上是地方绑架了中央。"一位资深海洋学界人士评论说。临海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均由地方完成,再上报国务院批准。其实质是,各地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自上而下一盘棋的通盘考虑。

  "不能把辽宁省的、河北省的、山东省的加在一起就说是海洋开发,不是这样的概念!"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资深海洋问题专家李宝田认为,不管是产业发展,还是海洋开发,都应有总体规划,而"我们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没有海洋开发的总体规划,导致现在‘局部看是合理的,总体看是失误的’"。

  官方并非没有意识到海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前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现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司长王殿昌在内的多位国家海洋局高层官员在不同场合做出了标准口径式的表态:中国当前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域利用;重资源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的"三重"与"三轻"矛盾严重;产业园区建设雷同、产业结构雷同;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低碳型产业少的"两同、两多、两少"问题比较突出。

  但这些问题却远非国家海洋局一家所能解决——中国现行海洋管理体制被形容为"群龙治海",直接、间接涉海单位多达22个,政出多门。

  比如,涉及到跟周边国家海域边界争议的,外交部在管;环境问题,国家海洋局在管;海上走私、进出口设备等,海关在管;油气进出口,商务部在管;海上渔业,农业部在管;海上交通、港口,又是交通部在管……

  仅仅海洋治污,就牵涉到海洋、环保、建设、农业、水利等诸多部门:除了企业向海洋排污,还有建设部门旗下的市政排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部范围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水利部管辖的陆上河流污染、滩涂治理等。部门之间彼此推诿等情形并不少见。也因此,此次渤海溢油事件之后处置拖拉失当也就不可避免。

  与涉海管理体制的繁杂相比,涉海法律却简单得近乎无可操作性。199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海和濒临区法》,公布了涉海权益,包括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但是临海怎么管理,由谁管理,在临海发生问题怎么处理,由谁处理,都没有明确规定。1998年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也只是十几个原则性条款,而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1996年批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我国是缔约国,但是对公约却没有权威的理解,至今都没有很系统的组织研究。甚至地方政府对其临近海域拥有哪些权力,也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恰恰是因为对地方政府涉海权限没有明确规定,模糊盲区太多,它们才有胆量进行疯狂的开发、才有盲区的空子去钻。"海洋问题专家王佩云认为。

  海洋管理的复杂是个世界性问题。"海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网式结构,它的需求和利益,既有互相关联、融合交汇,又有相互冲突、相互竞争。这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国际海洋学会主席阿瓦尼?贝楠说,"但毫无疑问的是,其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政策调节,为促进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和传媒界、工商界、科学界与决策者交流互动的充满包容的和谐社会环境所缓解。"

  "在海洋管理方面,关键需要中央有一个权威机构出来协调。"1950年加入海军、1980年进入国家海洋局从事海洋政策研究直至退休的"老海洋"许森安说,"这个事情已经呼吁很多年了"。

  据许森安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央层面曾设立过一个海洋事务协调小组,但实际上是象征性的,最后不了了了之。198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还曾下过一个文件,由海洋局牵头研究,把国家海洋局、交通部、港监、水产部、渔政、公安部的海巡大队这几个部门合起来,成立一个机构,相当于美国海上的警备队,但干了三年,最后归于失败。

  "现在看起来,机构合并恐怕不现实,但是有些部门要合的话,还是可以考虑,比如海上执法船队——虽然牵涉到部门利益,谁也不会轻易放。"许森安担心,"有些事,越往后越难办。"

  6. 中国亟待海洋战略

  近海开发无序、过度,远海深陷主权争议困境,涉海管理体制繁杂混乱,海洋法律体系残缺不全……所有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国整体海洋战略的缺失。

  随着今年以来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一系列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沿海地区新一轮大干快上的苗头已经显露,但很多地方"陆海统筹"并未破题,眼光依旧紧盯着沿海陆地、滩涂。接受记者采访的海洋业内人士无不忧心忡忡,纷纷呼吁应早日制定国家海洋战略。

  "今天的海洋空间、海洋资源已经不同于30年前,需要给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开发,而是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处于争抢、冲突的状态中,那么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以什么节奏开发、产业如何布局、如何可持续发展。"刘容子说。

  "国家有了战略,明确什么时候达到什么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海洋维权、海洋开发,各部门才可以相互配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高恒说。

  "国家首先要有一个战略定位——中国是个海洋国家,而不仅仅是大陆国家,在战略指导下进行海洋规划,然后是相应的执行计划,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王佩云说,"如果没有国家整体的海洋战略,靠地方自己管自己是管理不起来的,因为诱惑力太大了。"而一旦管理缺位、开发失控,结局极有可能是"糟蹋完了陆地再去糟蹋海洋"。

  在这方面,东邻日本就曾有过前车之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为扩展发展空间,开始大规模填海造陆,布局重化工业,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水俣病、汞中毒流行一时,濑户内海变成了"灾难海",后来不得不用巨大财力物力重新修复。

  但愿中国能免于重蹈日本覆辙。



《21世纪经济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共折腾近海环境沦陷 四大渔场已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