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乱套 发表于 2011-10-25 19:25:07

中共经济乱套 风电制造商陷入半停产的窘境

 【财新网】在2011北京风能大会的企业家论坛上,风电整机商与零部件制造商显得愁云惨雾,与风电投资商相比可谓两重天。遭遇货币政策收紧和行业调整的风电制造行业,寒冬已至。

   论坛上,国内整机制造企业纷纷表示压力很大,这其中也包括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然而,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仍高调宣称华锐现金流非常充裕,“我们对任何时期市场的研发、质量控制都有非常前瞻性的准备,并会充分考虑任何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未来三至五年的影响。”他不断强调任何、非常等词汇,让人不免产生一丝强颜欢笑的感觉。

   在华锐风电的半年报面前,他的话实在没什么说服力。今年上半年,华锐风电的经营性现金流为-40.86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33天和450天。10月21日华锐股价报收19.6元/股,复权后也仅为年初发行价的43.6%,缩水超过一半。

   不只是华锐风电一家。金风科技2011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17.6%和45%,现金流为-57.16亿元,比年初减少53亿元,应收账款和存货则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0.65%和96.03%。

   风电企业现在的困境并不难理解。首先是国家对风电行业的政策开始紧缩。风电场的审批建设进度放缓,直接影响的是风电整机的销售。有新能源投资领域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内几家大的风电厂几乎都处于半停产的状态,而风机厂主要的生产时间就集中在上半年。

   在中国的风电市场,运营商正在成为绝对的强势。为降低资产负债率,拖款已经成为五大国有发电集团惯用的办法。武钢在论坛上特别强调了“在付款和履行合同这些方面”的商业诚信,但面对这些国有企业大客户,除了呼吁,整机企业还能做什么?

   运营商的动作还包括进军上游。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国电联合动力依靠龙源电力,迅速跻身国内前三甲。大唐集团也收购了华创风能70%的股份。中国最大的两家风电开发商都有了自己的制造企业,无疑将挤压其他整机生产商的生存空间。大唐新能源胡国栋对此表示,市场需要适应这样的规律。

   再往上游看,零部件制造商已经喊出了“抱团过冬”。他们面临的问题有二,一是如何处理低价竞争和保证质量的关系;二是国内整机制造商的跨越式发展已经使一些零部件还未量产便遭淘汰。

   面临困境,绝大多数厂商都在强调以质量求生存。甚至有人公开批评现在的风机质量隐患。这方面韩俊良又成为一个异类,“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没有一个不关心质量,但是我不建议这个论坛变成一个推销自己产品的场所”,同时表示“目前的中国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企业能不能生存发展是要由市场和客户来决定的”。他甚至提醒同行,大家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比如期冀这个行业还会有高价格。

   华锐风电当然愿意强调市场,因为它在现在的市场上最吃得开,虽然鲜有行业人士将它的质量称为NO.1。风电行业的现状确实寥落,但值得商榷的是中国目前的风电市场如何能被称为完全开放的市场?如果没有当初国产化率要求等政策,中国风电制造业恐很难在过去五年取得大跃进式的发展。风电项目从立项到设备采购也无一不充满着地方利益、企业利益等的纠结。

   成也政策,败也政策。特许权项目招标注重价格权重,行业一步步演化成如今低价过度竞争的局面,从风机制造商到零部件厂商都深受困扰。中国风电起步追求大规模集中式的发展,各家整机商纷纷赶制大兆瓦机组。如今风电并网难、质量问题多,这种政策导向难辞其咎。

   政策调整已然拉开帷幕,市场也会发生变化。开始注重风电发展质量是好事,但影响的速度和程度也许有些超出了企业的想象,它们的转型不但要克服发展惯性,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很可能就会死一批”的看法在行业里并不罕见。

   然而,在与论坛同时进行的风能设备展览会上,还是能看到不少由磁性材料等行业转向整机生产的企业,它们也都还在强调大兆瓦机组的研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共经济乱套 风电制造商陷入半停产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