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也跑路了 堂弟胡锦星推动公民社会的建立
从2005年3月从教师岗位退休,到成为上海一家教育类非公募基金会副秘书长,再到2008年创立上海增爱基金会,胡锦星完成了自己人生角色的转变。他的基金会涵盖了教育、卫生、扶贫等多个领域。现年69岁的他,更希望通过基金会的努力,最终推动公民社会的建立。优秀基金会的四种角色
记者:为何基金会选择增爱这个名字?
胡:爱不单是一个人内心的东西,它最终要化作一种行动。假如每个人之间都建立这样一种爱的关系的话,我感到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状态。
2008年基金会创立以来,对公益的投入越来越多,身边具有爱心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我想“增爱”也表达了这个期望,这个社会和人群会越来越多地投入社会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记者:今年是公益界的多事之秋,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胡: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政策要完善,应当清晰地规定慈善究竟如何去做,二是要让全社会了解,在公益领域,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不可为。
记者:如何才能将基金会做到最好?
胡:我们从来都不奢望成为公益领域的典范,我感到非公募基金会和一些公益组织我们都在探索,在现实环境中如何推动发展、壮大,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基金会一直讲求四个角色,分别是学习者、探索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基金会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传播自己的公益文化及理念,最终推动一个公民社会的建设。完成这四个角色,一个基金会就已经很好了。
用实力吸引专业人才
记者:您创办的是一个倡导型的基金会,涉及教育、扶贫等多个方面,为什么涵盖面这么广?
胡:2005年我曾经在上海一家专门从事教育的非公募基金会工作,那是一个民间企业家发起的。那时我刚刚退休,他找到我,当时我认为我能胜任这份工作,还是搞教育,而且能为教育这方面多做点事情也很好,大概一直做到2008年。
但实际上到2007年,由于基金会的大量工作要到农村等地区建立学校,当时我们到山东、广西、安徽等地都去过,到这些地方去以后,就发现除了教育以外,实际上这些地区的其他方面也很困难,教育这方面很重要,所以关注的人多,但是其他方面需要帮助的也很多。所以我就感到,光是做教育,可能还有点局限,能不能更多一点地做社会公益,把量做大一点,所以2007年我就发起成立增爱基金会,2008年5月就批准成立了。
记者:公益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但现在公益机构由于低薪基本留不住人才,你们面临这样的挑战吗?
胡:对,我们基金会的工资也属于低标准,一般都是3000元到5000元,在上海和北京这种城市,工资已经很低了,全是专业来做基金会的没几个人。
记者:您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种困境?
胡:让基金会变得更有实力。其实关键是现在非公募基金会还很弱小,假如基金会很强大、资金量也很充足的话,那完全可以按照市场行情,甚至比市场行情还高的标准,吸收最好的人才,去好好运作整个公益机构,把它做大做强,然后才会有更好的人才进来,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新公益时代摒弃个人主义
记者:相对于原来公众印象中的公益,现代公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您如何看待现代公益?
胡:公益机构进行的工作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分配,它还有更深入的意义,比如说推动公益文化的传播,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比较滞后,人们怎么看待慈善,自己怎么投入,慈善组织怎样建立发展,这些都是新事物。
记者:您认为公益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胡:作为公益组织,定位要清晰,这绝对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服务平台,把社会的爱心通过公益平台,带到需要的人手里,那他们就会知道社会是有爱的。
未来公益属于年轻人
记者:您在上海首先推行了未成年人公民课程,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胡:我们基金会有一个愿景就是促进公民社会的建立,实际上我们感到建设一个公民社会,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们没有这个意识,那怎么谈公民社会?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那社会就很难成为一个公民社会,我们希望整个社会有合格的公民,自觉地承担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行使自己的权利,懂得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来推动和改善社会环境。
公民应当承担什么义务,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应该是什么样……这些东西现在的学校讲得很少,我们高三的时候有个18岁成人仪式,也就是说成为真正的公民,但往往是个形式,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教育孩子们在成为一名社会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我觉得应该弥补这方面的空缺。我们基金会从前年开始连续两年开展公民意识的系列教育,今年已经是第三年。
记者:目前项目运行得如何?
胡:第一年我们编撰了一个小册子,在上海的一些高中进行宣传公民责任,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区别于我们普通的政治课;第二年,我们让青年从公民角度完成一个课题,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思考可以为社会做什么,调查考察实践,把它写成调查报告和实践总结集中起来进行评比,今年应该开始行动了,后来就把方案推出,叫新公民在行动,让他们全部走向社会,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当然不要简单化,要站在公民的角度观察社会并有所创新。
最终愿景推动公民社会的建立
记者:建立公民社会与慈善有什么必然联系?
胡: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这个社会有大量的民间组织,当然这个民间组织可以是像我们这样的,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组织,但这些组织的目标都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改善的。
我们每个公民真正要承担社会责任,不是靠个人的力量,一定要形成一个组织。公民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大量存在的这些公民的组织、民间的组织。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让老百姓当家做主吗?但怎样实现呢?我感到就是要有大量的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出现。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政府是很强大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发展了,但社会这一块相对比较薄弱。一个现代社会,不能是一个大政府小社会,或者是一个很强的政府一个很弱的社会,或者是政府把所有的社会事情都包办的这样一个社会。很多事情,政府可以鼓励民间来做,让社会来做,这个比政府包办要好得多。汶川大地震,就可以见证民间蕴藏的那种巨大的力量。没有政府号召,那么多人过去贡献力量,说明我们完全有这种基础。
中国应当有一个公益事业的制高点,从社会来讲应当有一面旗帜,可以引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所以最好有一个大学,大学既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又可能是研究的地方,又聚集了很多人才,可以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本报记者侯雪竹
基金会讲求四个角色,分别是学习者、探索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基金会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传播自己的公益文化及理念,最终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完成这四个角色,一个基金会就已经很好了。 ——胡锦星
http://www.people.com.cn/h/2011/1121/c25408-1251182746.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