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e76 发表于 2009-2-16 22:28:34

小贪之祸

佛教唯识学说:"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中二大八贪嗔痴......"意思是"贪"为有情众生的根本烦恼,斩之难断,挥之难去;所以,众生轮回,贪为根本!小贪,‘小'字依闽南音,应该读作‘ㄒㄧㄠˋ';其意有二:一是什么都贪,大的固然要贪、小的也不放过,简直到了无所不至的程度;二是疯狂地、发疯地贪,因为既已到了无所不至的程度,那不发疯、不疯狂则无以应之,闽南语‘ㄒㄧㄠˋ'正有疯意!

《红楼梦》极力描写王熙凤的贪,真可说是力透纸背!第三回,她一出场,作者就这样写道:"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笑,里面藏了一把利刃呢!她毒设相思局害死了小叔贾瑞,她弄权铁槛寺白赚了三千两银子、却害得长安守备的儿子与张家姑娘自缢殉情,她用小巧借剑杀人地逼死尤二姐和秋桐,她贪赃枉法、索贿放利钱......真是到了无所不至了!结局呢?

结局是: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第一百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第一百十回:王凤姐力诎失人心、第一百十三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第一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第一百六回里,凤姐道:"你(平儿,贾琏的妾)也不糊涂。他们虽没有来说,必是抱怨我的,虽说事是外头闹起;我不放帐,也没我的事。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而落在人后头了!"第一百七回,"凤姐本是贪得无厌的人,如今被抄净尽,自然愁苦,又恐人埋怨,正是几不欲生的时候......便在枕上与贾母磕头,说道:‘请老太太放心,若是我的病托着老太太的福好了,我情愿自己当个粗使的丫头,尽心竭力的服待老太太、太太罢!'贾母听他说得伤心,不免掉下泪来。"就这样,被冤魂怨鬼缠扰到死......《红楼梦》是故事、是小说;实际上呢?人世多有是例!

《史记》写齐国临淄人主父偃,他少学长短纵横之术,年长才学《易》、《春秋》及诸子百家言。学成之后,却到处碰壁,困顿不得志得很!直到孝武皇帝元光元年(134B.C.)才因卫青的引荐而上书阙下;当时汉武帝正沉迷在儒家的歌功颂德的氛围之中,读了他的章奏,乃朝奏而暮召入见。从此大得宠幸,一年之中甚至于升迁四次,次次言听计从。于是,大臣皆畏其口,贿赂他的金钱真是积累千金,他也都来者不拒。

有人说:"你这样,未免太蛮横、吃相太难看了吧?"他说:"这算什么呢?我从结发游学以来,四十几年,穷愁潦倒;父母不以为子、兄弟不肯收留、朋友鄙弃、亲戚夷视,唉,我困厄得太久了!如今,年岁老大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时候,再不倒行暴施,怎来得及享受呢?且大丈夫生不五鼎食(五鼎,是牛、羊、豕、鱼、麋,王侯公卿的饮食气派),死即五鼎烹罢了!"乃更加穷凶极恶地搜括金钱、贿赂公行,一时想起当年在燕、齐、赵国等地所受的羞辱,于是上书揭发燕王·定国的丑闻、逼使定国自杀而国除;又谮言:"齐国的临淄有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比长安还有过之;若不是天子的至亲,据有其地,岂不是太可怕了吗?而且,齐厉王·次昌居然没品到私通其姊,怎能服众?"皇帝委派他到齐国彻查。

他回到齐国,拿了五百金大张筵席地把父母、兄弟、朋友、亲戚全都召来,说:"当年你们不给我吃,今天,我给你们吃个饱醉;醉饱之后,从此勿入我门!"于是齐王也自杀了,下一个就轮到赵王了。

赵王赶紧趁他在齐,上书讦发他的丑行,恰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专案此事,说:"小人不除,何以谢天下百姓!"乃遂族主父偃,这真应了他自己说的‘死即五鼎烹'的谶语了!(见《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小贪之祸有如此者,切记、切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贪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