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正前所未有地「不属于」中国人
20年前,賈平凹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浮躁》。1998年,龍應台以「這個動盪的世界」來命名自己的一本雜文隨筆集。1918年,現代新儒家梁漱溟與父親談起歐戰,父親問他:「這個世界會好麼?」這個問題從今年年初隨著《這個世界會好嗎》問到現在。而去年,美國托馬斯·弗裡德曼似乎對此已經作出回答,他寫了一部《世界是平的》。「平」是全球化的另一種說法,類似足球是「圓」的,永遠沒有演算出來的結局。政治、經濟、文化全球化,已經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人們擔心的是,經濟全球化能否導致文化全球化?如果經濟全球化就是以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為動力,以跨國公司的全球運作為載體,而進行的一場全球範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那麼,文化全球化誰是施動者誰是受動著——文化全球化及其主導下的跨國文化傳播,會不會是以西方化、美國化為其內容的文化一體化、同質化?
毫無疑問,這些問題大得讓人無所適從。在新千年的第七年,我所能看見的中國文化,首先是新聞上的解讀。這些年我的感官似乎在被說服:中國在世界文化上的版圖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在國外的影響力越來越深入廣泛。比如,全球的孔子學院有多少家,有多少人在學習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如何驚艷各類文化交流活動。甚至,一個在國際影壇上臉熟的女星,穿一個中國肚兜就足以引起文化上的尖叫——這都是「中國驕傲」。從這樣的解讀方式來看,中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傳統文化或中華傳統文化的簡稱。談論中國文化的語境,是中國幾千年積澱下來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大庫。
而其實,我所看見的中國文化,又憋悶得讓人不知所措。我們的家書越來越少,漸漸成為孤本絕版,相伴而生的中國書法喪失氣息升騰的民間基礎。中國現有可考的275個劇種,現在「有戲」的還有多少?中國民間傳統技藝,也瀕危到了需要搶救的地步。還是新聞上的解讀,資金投入是首要問題。漢服甫一出現,就被冠以狹隘民族主義者的表演。以「孟母堂」為代表的現代私塾,首先從程序上被予以否定。傳統文化的展示,在借助經濟搭建起來的舞台上,從屬卑微接近戲子。這是「沉默的大多數」的桌面下的感受。深層次的文化是什麼?文化的表面高溫,與我們內心所感知的文化體溫,是不是外熱內冷?
情形就是如此: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寶庫,重視到還沒有採取最好保護方式和保持最理想的態度的程度。而國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其實已經在做深入的研究。文革在中國,文革學卻在國外。敦皇在甘肅,而敦皇學卻不在中國。美國有人在研究中國的《山海經》,日本有派來紮在雲南的學者研究少數民族文化,韓國比中國人更像中國人地學習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屬於」我們自己,有人比自己更心疼自己的孩子。
我不懂圍棋,對中日韓圍棋的稱王爭霸卻很感冒。在324格的圍棋棋盤上,儒雅沉著的棋手到最後總是流著瀑布汗捉對廝殺。中國棋手的輸贏,總讓我聯想到三國在文化上的對弈。哈日哈韓的中國城市少年,套著誇張的肥大衣褲,踩著滑輪在大街上呼嘯而過,路邊的店面是節奏感很強的說唱歌曲。向中國學習的韓國文化,和向美國學習的日本文化,已經滲透到西南這個並不發達的省份。韓國的餐飲店、服飾店開到了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注重匠人文化的日本,動漫和數碼產品精良得讓人無法拒絕。《大長今》在中國熱播之後,我們推出中國版的大長今《女人不哭》;《阿信》之後,我們在《阿容》裡製造了自己的阿信。我懷疑同時不喜歡這樣的說法,就像說七夕是「中國情人節」,在說法出來之前,我們已經喪失了自己對文化的本位感覺與認知。
到這裡,「文化尊嚴」是凸顯的問題。前些天,北大阿憶博士的一聲歎息讓大學老師的工資單成為熱點新聞。大學無疑是文化的堅實陣地,但學者們的處境令人唏噓。為了完成導師的遺願,有的人在監守枯悶的學校做最後的研究,到最後也會計劃離開。「應該活得有錢」,是很多搞文化的人一直想說,卻一直不說的心裡話。在目前的中國,學術超男易中天是少數,不足以成為一種生活範本。黃集偉收集到一句話:我們的大街上不見兵荒,不見馬亂,但就是兵荒馬亂。這是令人發慌的時代,工資、住房、起碼的服務,還與我們的生活體溫息息相關。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與國民生活的穩步提高,還不是絕對成正比的關係。如果我們的深度幸福必須回到中國文化裡,那麼,我們首先要活在生活的體溫裡。
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美麗的姑娘和營養不良的小伙,像飛蛾撲火一樣投放到了城市群的建設。但城市最終不屬於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足夠的人,故鄉不足以成為故鄉。沒有足夠的人,故鄉的文化不足以繁茂如盛開的生命。沒有足夠的故鄉,我們無法安放幾千年的鄉愁。沒有故鄉的文化,我們站在四通八達的路上找不到回歸故鄉的道路。
遲宇宙在一杯可口可樂裡嗅到了文化全球化。我所能看見的中國文化對此的一點徵變:在那些純樸的村莊,他們渴望城市生活,他們樂意接受可樂,而羞於把自己的文化當作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