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国家安全:中国智库靠外来资金 影响国家政策
及国家安全:中国智库靠外来资金 影响国家政策近日,《瞭望》周刊一篇关于中国智库现状调查的文章引发海内外极大反响。文章称,「中国智库在满足国家决策讯息需求上的不足、缺位已是不争的事实」。「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中国智库目前却是「既拿又吃」,严重依靠外来资金,对于学术独立性的冲击非常之大。
屡屡误判出馊主意
事实上,中国研究机构在金融海啸屡屡误判,不少所谓的专家学者出了不少馊主意。比如在美国次按危机爆发之初,中国主流智库大都相信了美国财政部和联储局的宽慰之谈,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暂时的」,甚至提出「脱鵾论」,更加有专家公开强调「这只是美国的问题,对中国出口影响不大」,导致国务院去年仍然出台降低出口退税政策和提高劳工待遇标准,令外贸企业倒闭潮加剧,失业人口上升。
再比如去年七月份,当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一百四十七美元,高盛危言耸听地提出二百美元一桶的预测时,国内不少重要能源研究机构几乎异口同声跟在国外分析家后面鼓譟。因此,国内不少大型国企为此与国外投资银行和有关机构进行燃油套期保值的对赌,损失极为惨重。
早在○七年,中国社科院某着名经济学家还在强调百分之四是中国通胀承受极限、中国经济不会大起大落时,没想到CPI两个月后不但达到月度百分之八点七的高值,而且去年下半年急转直下,跌落到十二月份的百分之一点二。由于与事实出入太大,导致政府决策朝令夕改,特别是央行的利率政策一年内急剧升高,又急剧降低,变化之大,历史罕见。
中国这些智库之所以屡屡误判,胡乱参谋,一方面是研究水平低劣、不学无术,难堪大用,除了跟随国外专家起哄外,并无真才实学;另一方面,这些智库的经费多由国外资助,吃人的嘴软,有的乾脆被人收买利用,刻意粉饰太平不说,而且颠倒是非,误导决策。
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的一次调查,发现某中央级政策研究机构主管的基金会和某部门级外交政策研究机构,其将近百分之五十的资金来自外资。一家半官方研究机构,其经费来源中来自主管单位的资金只佔百分之二,委託课题费用佔百分之二十七,而其百分之六十三的资金来自于一家美国慈善基金和一家德国跨国企业的资助。
国外资助影响中央
国外势力通过资助方式影响中国智库观点,再通过中国智库影响中南海决策,早已众所周知。美国福特基会去年三月举办盛大的招待会,欢送已经在中国工作九年、即将离开中国的首席代表华安德,整个招待会大概邀请四百多人,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来自中国重要部门,也有科研、教学和政策谘询部门的知名专家学者,层次之高、范围之广,令人吃惊。
外国情报机构甚至直接收买中国智库中的关键人员。日前便有媒体透露,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因为洩露金正日的健康情况而被拘捕。按常规,智库是决策者的参谋助手,是决策者的大脑,但没想到中国的智库既不参又不助,反而成为四处漏风的破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