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趣小文十篇: 一个清明节两个杏花村(下)
廣南子6. 绍兴“加饭酒”上国宴
现在中国礼宾工作已有所改革,国宴不用烈性的茅台酒了。绍兴“加饭酒”成为宴宾国酒。
加饭酒,是绍兴老酒中的名牌。素有“酒中独步 ”、“中华第一味”的美称。它是以无红酒为基础精制而成的。顾名思义,“加饭”就是多加原料的意思。元红酒,又称状元红,因过去酒坛外壁涂朱红色而得名。用元红酒酿制的加饭酒,色泽深黄带红,透明晶莹,显露琥珀之光。它的糖度高于元红酒,酒精含量为18%—19%,总含酸量为0.45%,属低浓度半干酒类。故酒味醇厚,兼备香、柔、绵、爽,并且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一口喝下去,回味无穷。加饭酒的刺激性小,适量常饮,有兴奋精神,促进食欲,生津补血,解除疲劳的功效。添入烹任作凋料,能除腥、增香、添味,并有健脾的效能。若用于制药,能使药性移行于酒内,从而增加疗功。因此,加饭酒历来为人们所喜用,成为绍兴酒中之佼佼者。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绍兴酒乡,人们已与加饭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绍兴人都离不开此酒。绍兴的风俗,孩子出生三天宴客,叫“三如酒 ”;满一个月,叫“满月酒”,也叫“剃头酒”。孩子到周岁,吃“周岁酒”;贺生日,叫“吃寿酒”。定媳妇,叫“订婚酒”;结婚吃“喜酒”,男家办的叫“筵席酒”,女家办的叫“出阁酒”。新婚夫妇首次去女家,叫“回门酒”。人死悼亡,叫“开奠酒”;埋葬时吃的叫 “安葬酒”。新屋落成,吃“贺房酒”;乔迁志喜叫“进屋酒”。商店新开叫“开张酒”,年终分余吃“分红酒”。出远门时吃“饯行酒”,返归时吃“洗尘酒”。清明节吃“春酒”,端午节吃“雄黄酒”,中秋节吃“赏月酒”,除夕夜吃“团聚酒”,过春节吃“年酒”,正月十五吃“元宵酒”。平日无事而请吃的酒,绍兴人则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吃“要酒”。真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了。 7. 金奖佳酿五粮液
“一滴滴露落入口,千粒珍珠滚下喉。”这是人们赞誉五粮液的诗句。的确,五粮液不仅风味独特,闻名中外,考其历史亦引人入胜。
五粮液产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城,与沪州大曲的产地泸县相距不远。这里山青水秀,背靠翠屏山麓,左挽岷江,右夹金沙江,两江相交,汇入长江东流而去。正是这里清澈透明的岷江水,粘柔绵软的土质和干湿匀调、温差不大的气候,构成了酿酒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远在公元前,这里便已开始兴起酿酒业。最早,人们酿制的单一粮食酒,各具特色。如高粱酒醇香味正,稻米酒甜香柔和,玉米酒酒香浓烈,小麦酒清香爽快。历史上,许多骚人墨客,曾为这些酒挥毫赞誉。唐代诗人杜甫有“重碧拈着酒,轻红劈荔枝”之句。“重碧”即当时的郡酿。到了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中说;“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泼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老杜,指杜甫。说明社前当年赞誉的、“重碧”酒,这时又名“荔枝绿”了。黄庭坚认为,这种“荔枝绿”酒,不仅可与向皇上进贡的绿荔枝相妣美,就是素享盛名的葡萄美酒也不在话下。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把几种单一的粮食酒混为一体,酒质可更佳,于是便开始酿制几种粮食混合酒。黄庭坚在《荔枝绿颂》中就说过:“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三物。三危露以为味,荔枝绿以为色。”可见这种混合酒的色、香、味极佳。
随着时间的推移,宜宾的酒几经演变,酿酒原料由过去的三种,增加到五种:即高粱、糯米、大米、玉米、荞子,酒名也由“荔枝绿”改为“杂粮酒”。 1916 年,“杂粮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未获金质奖章。1929年,宜宾前清举人杨惠泉,因爱其酒而鄙其名,遂将“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
多年来五粮液经过精心酿制,酒质更臻佳美,被评为国家名酒,荣获金质奖章。 8. “天府之国”多佳酿
口供四川沪州老窖特曲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真不愧为名扬海内外之佳酿。
四川盛产名酒,沪州特曲仅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宜宾五粮液、绵竹剑南春、戍都金兴大曲、古兰郎酒。它们被称为名酒中“五朵金花”。除此之外,川酒中的名牌还有沱牌曲酒、旭水大曲酒、文君酒、太白酒、沪州老窖头曲、二峨特曲、彭祖头曲、玉蝉大曲、宝莲大曲、绵竹大曲等10多个品种。
四川名酒众多,是和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有关。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川南就出产一种名叫“■酱”的酒,名气很大。左思在《三都喊》中罗列蜀中名产时,特别提到“■酱流味于番禹之乡”。《史记》、《汉书》中均有巴蜀■酱远销南越的记载。古时的番禺、南越即今广州一带,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川酒的影响就已经到达沿海地区了。
唐代四川酿造的“重碧春”、“荔枝绿”、“剑南道烧春”、“卓女烧春”等均在当时享有盛誉。这些古代的美酒分别产于成都、宜宾、沪州、绵竹、邛崃等地。这些地方至今仍以酒闻名。
四川自古文人荟萃,出过不少独领风骚的文人泰斗,巨匠奇才,还有许多著名人物宦游入蜀或流寓进川。他们的长歌短吟,闲恨别愁,不少同酒有关联。
诗仙李白一生嗜酒,相传他早期的好些诗篇,便是由广代名酒剑南道烧着激发而成的。李白所居之地彰明青莲乡(分属江油市)与剑南道烧春产地绵竹县毗邻,那里至今流传着李白“貂裘换酒”的故事。
比起李白来,杜甫不算善饮,但他流寓四川10年,也深深爱上了川酒,称赞“蜀酒浓无敌”。他在戎州(今宜宾市)品尝到当地著名的“重碧春”和“荔枝绿”时,即席高吟:“重碧拈春酒,轻鸿劈荔枝”。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一生浪迹天涯、历尽坎坷,对家乡的美酒念念不忘:“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汉嘉指令乐山市,凌云即乐山大佛所在地凌云山。在苏东坡的心目中,一切功名富贵、利禄荣华,比起家乡的美酒和山光水色来,都视同等闲。 . 张士弼与张裕酒
张裕葡萄酒厂是我国最早以科学方法酿造葡萄酒的工厂,是中国驻新加坡领事张士弼于一八九二年建造的。
张士弼本是苏门答腊的一个爱国华侨富商,后弃商从官,任中国驻新加坡领事。任职期间,他在参加一次法国领事举办的宴会上第一次品尝到法国葡萄酒。醇香甜美的酒汁,宛如一注沁人心脾的甘泉,立刻引起了张士弼的兴趣,具有爱国热情和实业家素质的张先生,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在中国建造一个生产葡萄酒的工厂。他向法国领事打听在中国什么地方建造葡萄酒厂最合适,法国领事告诉他在烟台,因为当时烟台是对外开放的口岸,一些法国传教士已经在那里种植葡萄,并小规模地自产出高质量的葡萄酒。
为了实现在中国开办酿酒厂的愿望,张士弼辞去了领事的职务,来到烟台实地进行考察。在此,他结识了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巴博,这个巴博曾在奥地利跟他父亲学过酿造葡萄酒,还在酒厂干过,对葡萄酒的酿造很在行,一听张士弼要开办酿酒公司,非常高兴,正好英雄有用武之地。于是赶忙辞了职务,自告奋勇地为张士弼的酿酒公司作技师,经过一阵紧张的筹备,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正式成立。在巴博的建议指导下,张士弼拿出三百五十两白银作为开办费,先买了东西两座石山,然后填土,硬是在这石头山上填出一千多亩葡萄地来,并引进了法国、意大利、德国的优良葡萄种,按品种分植于此。在海岸边建起一座三层楼的厂房,楼底有一个十米深的酒窖,厂房以东还建起一个玻璃厂,作为包装配套工程,厂房以西建有职工宿舍。巴博为公司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全套生产设备。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从法、意、德引进了一百二十万苗葡萄种,在海运途中,耐不住印度洋的高温,全部报废他们立即又从三国进一百二十万苗种子,这次重视了运输途中的管理,特别是经过印度洋高温区域时,采取了降温措施,确保了种苗的质量。经过艰难的远涉重洋,终于使这些异国的葡萄能在中国的大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巴博的精心管理指导下,张裕酿酒公司终于酿出了纯正的葡萄酒。一九一五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白兰地荣获金质奖章。金奖白兰地由此而得名。张裕葡萄酒也从此名扬天下。 10. 炎夏谈啤酒
进入夏季,啤酒又成为每天必备的饮料。过去,我最喜欢喝青岛和北京的啤酒,近几十年在海外虽喝过不少种啤酒,但总觉得不如青岛和北京的啤酒好喝。
有人认为用大麦酿啤酒,是外国人发明的,其实,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大麦酿酒。据明朝人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我们祖先用麦芽酿酒,当时称为“醴”,是一种甜淡的酒。古人以麦酒作送别饯行之用,取其淡而不醉。《后汉书》载:“范冉与王奂善,免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与弟协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这说明麦酒古已有之。不过,用啤酒花酿制麦酒,则是公元十二世纪法国人所首创,使啤酒有清爽做苦之味。
佳酿必有甘泉,水源是酿酒的主要条件。青岛啤酒所以好喝,跟崂山甜水有不可分的关系。美国出版的《华盛顿人》杂志,于一九八一年和一九八五年,先后两次在华盛顿举行啤酒评比会,青岛啤酒两次都获得第一名,可见青岛啤酒已在世界范围站住了脚。有人认为,青岛啤酒之所以在美国畅销,关键是质量高于联邦德国和荷兰所产的啤酒。他们说,欧洲人用同样的原料配方,也难达到青岛的水平。笔者对此也有同感。
北京五星牌啤酒好喝,也是由于所用水质好,因为用的是玉泉山的泉水。玉泉曾被清朝乾隆皇帝封为“天下第一泉”,所以用来酿酒好喝也就不奇怪了。
据最近信息,北京五星啤酒厂不久以前试制出一种新产品,名叫“增富维生素啤酒”,简称VC啤酒。这种啤酒合低分子糖、蛋白质及十七种以上的氨基酸和十一种维生素,还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喝之有消暑、解渴、开胃、健身的作用。所以这种啤酒一出厂就受到销费者欢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