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回暖」只是自我安慰(图)
http://img.secretchina.com/dat/media/20/2009/04/14/20090414010227265.jpg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告急,几十个城市努力「救市」,竟然有父母买房子,子女中学联考可以「加15分」。扬子晚报网站撷图
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说法不胫而走。但查究下来,就会发现这股回暖之风是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吹送,风源是「工业增加值止跌回升」、「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1%」。
经济回暖之风源自国家统计局
因为以前海外有人质疑中国数据有假,理由之一是各种数据不配套。这次国家统计局为了证明这数据是真的,于是论证了「工业增加值与PMI和发电量数据相吻合」、「工业增加值结构数据与物价指数相吻合」、「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有了数据配套,国家统计局颇有底气地预言「未来工业数据表现将好转」。为何要发表利好消息?道理很简单:中国经济需要信心支撑。
为了不让这条好消息成为孤证,中国媒体还转载了美国《新闻周刊》一条〈新消费大国〉新闻,强调「中国消费者不再捂紧钱袋,要扮演『购物狂』的角色」。借英国媒体之口称「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很多西方国家希望得到中国的钱来应对目前的经济危机」。中新网则「据联合国网站报导,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3月26日发布的《2009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概览》指出,中国仍将是全球恢复的动力」。一时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的自我安慰之说充斥中国媒体。
冷风八面来
中国这条颇具「权威」的好消息,正好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公报内容相反。OECD于3月6日发布了一份公报(OCED
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 reach new
low),根据各国经济的综合先行指数判断各国经济下滑速度。这个报告明确指出,中国1月份的综合先行指数CLI再度下降2.1个百分点,降至87.4,年降幅度为14.8,下降速度仅次于俄罗斯,列世界第二名。
3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经济周期性下滑才刚开始,正好与OCED相呼应。该报告的主要观点是:工业层面的数据回暖,一方面是中国刺激性政策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08年过度存货调整的产物,因此,部分工业小幅反弹不仅没有坚实的需求基础,也没有因应的结构支撑,难以从根本上启动中国经济的全局回暖。目前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小幅反弹无法左右中国宏观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
一直雄踞中国「经济之都」的上海,虽然在BBC记者罗伯特‧斯佩特眼中,「感觉上仍很繁荣」,但其1~2月的工业生产仍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滑走势,比去年同期下降12.7%;降幅在20~30%之间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通信、计算器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过去十余年来作为上海经济龙头产业的房地产明显萎缩。作为中国经济两大引擎之一的广东已经死火,上海经济如果再继续下滑,恐怕国家统计局依靠数据鼓舞人心之举将陷于徒劳。
另外还有条不太好的消息:截至2月末,中国工业企业应收帐款3.9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企业应收款如果大幅增加,则会导致银行坏帐增加。
支撑繁荣的基础已经毁坏
由于各国经济目前都萎靡不振,不少对中国经济不甚了解的各国政要都期盼中国力挽狂澜于既倒,出面拯救世界经济。正因如此,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几个经济指标就能鼓起这类人的期盼信心。由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经常服务于政治需要,有鉴于此,笔者以为,与其陷入该局布置的数据迷宫之中,还不如考察中国曾经有过的繁荣依靠什么支撑,以及这些曾经有过的经济推动力是否还能继续。
中国经济在严重透支劳工生命福利与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形成了几大经济推动力:房地产业(包括工业厂房、商业大楼)、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与政府投资)、净出口(商品与劳动服务),消费(个人消费与政府的「三公」消费,即公交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出国旅游)。房地产业一直充当中国经济的龙头产业,土地出让金收入与房地产税收早已成为支撑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否则政府公款消费也不会如此大方)。投资、消费、出口一直被称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即使在这几大推力的作用下,中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也只是借助政策等作用,在地产、金融、股市与矿产这几大领域里增长,而这就是国际社会高度看好的所谓「中国发展模式」。
期盼中国经济再度繁荣,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新的推动力;二是让这几大推动力复苏还阳。自本世纪初以来,各级政府与企业一直睁大眼睛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惜那个「点」至今芳踪杳然。让几大推动力复苏还阳更是无望:外资要走,想留也留不住;目前让外国人多买中国产品更属无望,更何况外国消费者已将「中国制造」视为劣质品的代名词。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告急,尽管全国几十个城市努力「救市」,连「买房者孩子中考可加分」等荒诞辨法都不惜一试,房地产也还是回春无望。
正如笔者早前所指出那样:即使没有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早就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一是受限于生态制约,资源供给不可持续;二是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进出口贸易占GDP比例高达约70%,国际市场的需求不可持续。三是投资张力不可持续,目前外资纷纷撤退,只剩下中国政府许诺的4万亿政府投资。这些投资有许多还得依靠政府发行各种债券才能兑现。
可以断言,中国经济不可能再现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直至2006年的繁荣,因为那种「繁荣」,是中国政府用饮鸩止渴的透支方式营造出来的。为了这曾经有过的「繁荣」,中国将支付沉重代价,目前这种支付还刚刚开头。
中国3月外国直接投资连6个月衰退
根据彭博报导,中国3月外国直接投资金额连6个月衰退,主要因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投资人纷纷减少支出。中国商务部今天在北京举行记者会表示,3月外国直接投资较上年同期衰退9.5%,至84亿美元。2月外国直接投资减少15.8%。今年第一季外国直接投资减少20.6%,至218亿美元。
欧洲最大家庭修缮用品零售商翠丰集团(Kingfisher
Plc)宣布将关闭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零售店面,中国房地产大跌导致翠丰集团出现亏损。
中国端出4兆元人民币 (5850亿美元)景气方案,提高基础建设投资、增加社福支出,刺激内需消费。
上海兴业银行经济师鲁政委指出,全球多国持续面临信用紧缩,景气低迷恶化,未来几个月外国直接投资将持续衰退。在全球经济与消费需求复苏前,投资人仍将谨慎。
北京政府上月表示,将简化外资登陆手续,提高地方政府审批投资案权限。
中国今年首季进出口总额下降达24.9%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今年第1季经济统计数据,其中外贸呈现大幅下滑态势,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达24.9%。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指出,今年第1季中国对外贸易大幅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进出口相抵,顺差6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6亿美元。到3月底,中国大陆外汇储备1兆9537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77亿美元。此外,货币信贷增速加快。
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第1季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毛额为人民币6兆5745亿元,比去年同期成长6.1%。
同时,1至2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
李晓超表示,当前中国大陆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困难是:出口需求降幅较大,造成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困难增多,经济存在较大下滑压力。
2009年第1季度中国实际吸收外资下降20.6%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2009年首季度中国实际吸收外资217.8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0.6%;1、2、3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下降32.7%、15.8%和9.5%,降幅逐月收窄。3月份当月,中国实际吸收外资84亿美元,是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规模。
姚坚称,在吸收外资整体下降的过程中,制造业部分行业利用外资有所增长。
首季度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下降11.5%,在吸收外资中占比为56.9%;其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5%,医药制造业增长10.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2%。
此外,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84.2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31.3%,占比为38.7%,其中房地产业吸收外资下降明显,达到38.3%。
中共发改委副秘书长:经济下滑仍没见底
在一片经济已经回暖的乐观氛围中,来自掌握信息较为全面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官员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7日表示,中国经济下滑仍然没见底。《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是昨晚在清华大学演讲完毕后作出如上表述的,但是他并没有详细阐述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而在此前,尽管已经公布的4月份的各项先行指标出现了指向不一致的“打架现象”,但是市场仍然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宏观面已经见底并开始反弹。
中国物流和采购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到了53.5,连续五个月环比上升,而里昂证券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超过了50大关,一般认为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否达到50是经济扩张与否的标准。
但是随后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公布的4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3.55%,较3月份有大幅下滑。
和市场普遍的乐观情绪不同,也有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中国经济下滑仍然没见底,不会如此之快走上复苏之路。
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的分析报告中,就坚持对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值仍为6.8%。王志浩认为,当前的问题包括虽然投资增长再次加速但私人投资仍未见起色,消费喜忧参半且居民收入增速放缓,而且二三季度中国出口很难反弹。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受到美国经济低迷的影响,此轮中国经济低迷的时间跨度也将超过三年。
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主要从事国家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是国家重大产业政策的主要参与者和执笔人之一。
对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可能造成新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杨伟民表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增加了相关产业之间的需求,是否能够增加最终需求仍然需要观察。
对于淘汰现有过剩产能是否会导致新一轮“国进民退”的担忧,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淘汰落后产能一定会导致“国进民退”。
商务部: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冲击消费投资
根据彭博报导,中国商务部网站今天发布新闻稿指出,中国出口前景不容乐观,中国政府将持续利用赋税政策与改善金融服务支撑出口。据报,实质有效汇率升值损及中国第1季出口。
商务部指出,出口持续衰退长久下来恐损及国内消费与投资,导致中国经济成长失衡恶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