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ton 发表于 2009-4-30 08:01:22

北齐雕刻名珠―――响堂石窟(组图)

北齐雕刻名珠―――响堂石窟(组图)


作者: 方圆正   

2009-04-29


人们在窟中击掌或者拂袖抽壁,都能听到好似锣鼓的回声,故名“响堂”。

http://www.newsancai.com/images/stories/newphoto/2009/Tradition/ArtWork/20090429XiangTang2.jpg


【新三才首发】响堂石窟营建在山清水秀、石质优良的邯郸市鼓山上。人们在窟中击掌或者拂袖抽壁,都能听到好似锣鼓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45公里的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北两处,南响堂寺石窟在海拔155米的响堂山南端、滏阳河北岸,南隔河与磁州八景之一“龙洞珠泉”“风月关”相望,西与磁州窟所在地―――彭城相连。


石窟有七座,分上下两层︰上层五座、下层两座,最大的第1窟深约6.3米,高4.9米。石窟近旁有正殿、配殿、靠山楼阁古塔等附属建筑。北响堂石窟在和村镇东海拔633米的鼓山腰,两处石窟相距30华里,均开凿于鼓山之上。


响堂石窟建于北齐(公元550年至577年)至元明时代,共16座,大小造像3,000馀尊,是研究古代佛教、建筑、雕刻、绘画、书法艺术的宝库之一。


http://www.newsancai.com/images/stories/newphoto/2009/Tradition/ArtWork/20090429XiangTang5.jpg


响堂石窟引起了佛教界和有关方面的关注。日本昭和12年6月(1937年)出版了名为《响堂山石窟艺术》,由此可见响堂石窟其巨大的影响和重要地位。


南响堂石窟,仅刻有纪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下层两个窟。其中1号窟因窟内左前两壁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故名华严洞。此窟系支提式,中心有顶天的方形塔柱,正龛内造像原为一铺七身,本尊释迦牟尼,坐像高1.56米,造像艺术高超,表情自然、慈善安详、躯干丰满硕壮,衣纹简洁洗练,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体现了北齐特有的艺术风格。


它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汉族民间艺术相结合,摆脱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点,同时也不见早期造像中常见的那种迎风倾立、衣纹翻飞、飘飘欲动的姿态。孕育着北齐向唐代承上启下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从而在雕刻艺术史上显示了它重要的地位。


窟的左前两壁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经文字体为魏碑体,笔势迥健,书刻精细,保存完整,是研究书法的珍贵资料。其石壁下刻有17个佛龛,共有佛像43身,均为武周时期补刻、壁东头刻有一个高2.2米、宽1.3米的舍利塔,引塔的雕刻较为别致,它把印度宰度波与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http://www.newsancai.com/images/stories/newphoto/2009/Tradition/ArtWork/20090429XiangTang4.jpg



该窟的前壁上方,下层为七宝,莲池上方刻有西方净土变化故事图,两侧有楼台亭阁,反映了佛的天堂世界,亦是研究北朝建筑实物资料。全窟共有造像1,228尊,窟门与南北响堂各窟一样,刻有变型的莲花纺样古朴大方,洞门外两侧雕有八角盘龙火焰宝珠,为南响堂支提式石窟的代表作。


上层有五座石窟分为三组,第一组3号窟,第二组4、5、6号窟,第三组为7号窟,7窟可以作为上五窟的代表,是上五窟较为完整的一个平面近方形的窟,窟内的设计别具匠心,全窟共有造像1,018尊,故名“千佛洞”。



三面基坛上各雕一龛,每龛内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正面本尊为释迦佛,跏跌式坐于束腰仰腹莲花座台之上,右壁内为阿弥陀佛,善跏坐于弥勒座上,赤足踏在人面狮口中生出的莲茎上,十分别致独特,在全国各大石窟中亦为罕见。


三壁龛下基坛上刻有十神王像,窟为隆项,正中有八瓣莲花,其四周配有会乐飞天,她们各持乐器,有手弹箜篌和琴的,有的口吹笙笛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供养飞天双手捧钵敬献仙果,栩栩如生。人们在窟内犹如置身天国盛宴之中。


洞口外有佛廊,西侧力士上身赤裸,颈饰项圈,肩上披巾飘绕两臂后下垂于身体两侧,下身系战裙,足踏怪兽,肌肉丰满,威健有力。其外有根八角列柱,柱头饰火焰珠,上有仿草龙图案的浮雕装饰,拱门顶端的浮雕飞天经过岁月风化后,仍有极为生动的艺术魅力,被中外艺术家们叹为观止。


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画家侯一民教授,在磁州窟制作壁画时曾向笔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块前人留下的(露天处)浮雕杰作,再不加以保护,将会慢慢地消失掉,这是非常可惜的事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齐雕刻名珠―――响堂石窟(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