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1989 发表于 2012-6-20 08:12:21

饑渴難耐的中國能源外交

饑渴難耐的中國能源外交
2012/02/03 21:18:44瀏覽1061|回應0|推薦6

美國與伊朗關係因核武問題轉趨緊張,美國並要求中國配合減少自伊朗進口石油。在此背景下,中國總理溫家寶元月中旬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卡達訪問,並出席在阿布達比舉行的世界未來能源高峰會,背後意涵廣受各方矚目。

中國大陸經濟急速成長,自然資源不敷其龐大人口以及出口導向的經濟使用,自1993年起,中國所需石油完全仰賴進口。中國雖不願配合美國及歐盟對伊朗實施制裁,溫家寶此行仍簽訂數十億美元購油合約,顯示中國正努力分散石油供應來源,避免過度依賴任何單一國家或地區供油的風險。

中國國營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今年1月28日與阿富汗政府簽約,預備開採阿國北部石油及天然氣。此項合作計畫自明年10月開始運作,合約效期25年,中石油成為第一家獲准開採阿國石油的外國企業。除開採石油外,中石油也將在三年內為阿富汗興建第一座煉油廠。

中國為解決「能源之渴」的外交作為,不僅展現於雙邊合作,也擴展到多邊領域。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曾承諾將為非洲聯盟興建新的會議中心。今年1月28日該中心落成典禮在衣索比亞首都舉行,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代表中方出席,並強調中國是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原則,發展對非關係。

中國之所以對非洲國家慷慨解囊,主要是為確保經濟發展所需的石油等龐大資源。過去22年以來,中國外交部長每年都以非洲作為首要出訪地;自2000年起,每3年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就擴大對非洲的援助規模、免除債務及醫療援助等問題進行討論。

為了確保能源供應無虞,只要有能源的地方,中國就會大規模投資或採取預購措施。近年來中國為獲取蘇丹豐富油源,不惜捲入蘇丹內部政爭與衝突,更因支持主導達爾富衝突的蘇丹政府,遭受各界嚴厲批評,2008年主辦北京奧運時更遭到抵制,不過中國仍不為所動。

中國為爭奪石油來源,選擇性援助非洲國家的作法,遭到西方國家指責為資源確保戰略,僅針對蘇丹、安哥拉、剛果等石油資源豐富國家集中援助,且在各項援助工程建設過程中,大多採用中國勞工,並未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美國國務卿柯琳頓去年6月訪問非洲時,即曾表示「非洲國家應注意新殖民主義」,影射對象就是中國。

中國是僅次於歐洲的伊朗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對於美國及歐盟對伊朗實施的石油制裁,北京當局批評此舉是「一昧施壓與制裁」,並非建設性作法。中國對伊朗石油的依賴日深,雙方正洽談能源合作事宜,歐盟對伊朗的石油禁令,反而讓中國對伊朗更具影響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饑渴難耐的中國能源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