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晟博:高考作文,能不“华而不实”?
作家张炜批评小学生作文“华而不实”,喜欢写套话、虚话和空话;韩寒也说过,人生的第一句谎话是从小学写作文开始的,而真心话是从写情书开始的。想到这些,我有种想哭的冲动。当小学生的时候,老师说写作文不但要写实,还要适当虚构。到了高三,老师说作文要学着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读了十二年书,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作文中失掉自我的。随便翻阅一下周围同学的作文,满天飞的是屈原李白杜甫们。格式亦是千篇一律的“总分总”三段论。比如要求以“人生态度”为话题的作文,无非开头是一串排比加比喻,紧接着以若干“事例+论证”的组合作为正文,最常见的莫过于“苏东坡虽被N次罢官,甚至被贬到祖国南部边陲,但他与山水为伴,以豁达的心胸写下不朽诗篇……”“屈原虽被流放却依然忧国忧民,作《离骚》以明志,最后在汨罗江畔为信念引诀……”最后是结尾。
据说这样的作文深得批卷老师认可,因为层次分明,瞟一眼每段开头便知道大意,批阅起来速度极快,得平均分一般没有问题。若是把上文中的“屈原”改为“三闾大夫”,把“写下不朽诗篇”换成“在水波不兴的赤壁之下怀古咏今”,批卷老师眼前便增色不少,再将语言改得优美些,点缀些诗词,显出点“文学底蕴”,此文就可直接登入作文辅导材料去教育下一代了。
这就是所谓“议论性散文”,可我怎么看怎么像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我不知道,屈原李白们看到自己被无以复加地滥用,会是高兴还是悲伤?文字原本是人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就中学生而言,对自我的剖析、对学习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疑惑才应该成为这个年龄段作文的主题,毕竟我们才十七八岁啊,怎么动不动就学孔老夫子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被封闭在象牙塔内、从未涉足社会的我们真的知晓“豁达”“坚守”这些词的含义吗?
一些老师和同学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可挥洒自如的周记随笔深受同学们欢迎。然而高考可不由着你的性子,除了少数擅长作文的同学得以幸免,多数人不得不陷入“屈原”、“李白”的泥潭,作文也就成了彻彻底底的得分工具。和众多大学一样,“以工科思维办文科”的理念早已渗透到高中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体现,怕也不仅仅是作文吧。
临近高考了。前些天,老师突然提醒我们不要在作文中拿古人说事了,因为上头风向转了,不喜欢这类文章了,批卷老师看到古人就想呕吐了。怎么办?使劲找些现代的例子呗,什么“感动中国”之类就是现成的,反正八股的模式还在,套上去就行了。可我不明白的是,要是将来连“感动中国”也把阅卷者感动得心烦意乱了,该怎么办?总不至于让同学们去未来找材料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