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思者 发表于 2012-8-8 09:39:07

萧瑟秋风今又是

  这个题目似乎老套得狠,可是细细思量,人生又能感受几次呢!尤其是年逾不惑之后,每一年的感受都是截然不同的。是夜疾行锻炼两个小时后,漫步于松花江畔。遥望对岸朦胧的龙潭山巅感慨万千,那里记录了笔者少年的豪情,壮年的轻狂,中年的留恋与日渐凝重的慨叹。人生是平凡的,可是人的精神却不应该是平淡的。我们现在许多年轻人向往成熟,成年人期望孩子们早日成熟。成熟是什么?现实社会中的成熟就是缺少狂狷的生命。
  《论语·子路》中有言,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是指不拘一格,气势猛烈,蔑俗轻规。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如果找不到“中行”的人为友,就与狂狷者交往。狂者敢做敢为,大有所为;狷者清高自守,有所不为。“狷”还指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
古往今来对于狂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可是其中一个共同含义就是突出个性,不甘于平淡。生命之美好在于其波澜壮阔的过程,生者,不断出新也。可是时下成熟之于当今国人就是生命趋于平淡,处世圆滑格外看重是非得失。民族道义、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感都被看作是不成熟的体现。
  疾行后的漫步分外惬意。夜已渐深,江畔人影了了。余驻足眺望“巍峨”的龙潭山,细聆时隐时现的松花江水声,亦对江之“成熟”慨叹不已。曾经的咆哮,曾经的放荡不羁皆归于平淡。若非人为的“失误”,江亦循规蹈矩不敢作声。抬眼看去,墨绿山脊上的树梢现出一斑淡淡黄晕,秋月呼之欲出。
  沿江畔信步溯江而行,沉浸于中年生活的迷惘里,茫然理不出头绪。脚下园林工人剪下的草屑散发出久违了的青草气息,侧耳细觅夜色下的江水似乎凝滞不动了无声息。少时每至江畔,远远就能闻到伴随奔流的江水声漂来的比这青草气息还要清鲜的水草的味道,可眼前的情形与记忆产生了冲突,味道淡了许多不说,还少了奔流的江水声。人成熟了,难道这大自然也成熟了!
  眼角的余光感受到玉兔已东升,侧目望去,青山吐月,月色下的龙潭山显得更加凝重了。江中月山头月交相辉映的情景,让笔者想起李白的峨嵋山月歌。只不过龙潭山月半轮秋,影子未随江水流罢了。都说月亮的引力能够让人心绪不宁,月夜的车祸发生率都要高于平日。是否果真如此笔者没有考证过,可是月夜的确能够让人浮想联翩,这还是有亲身感受的。
  尽管污染已经无处不在,几乎将炎黄子孙逼入绝境。可是国人尚缺乏光污染的意识。城市照明因为彰显政绩,能够给人带来财富,曾经昏暗的塞北小城如今也被路灯与景观灯照如白昼。日前与好友江畔纳凉,朋友发现比野草还长得快拔地而起的高楼景观灯掩饰了高层民宅黑洞洞的窗口。一栋挨一栋的高层民宅,亮着灯的窗口不足四分之一,多一点的也不足三分之一。当时笔者好奇地问朋友:“不是说这楼房都买出去了吗?”朋友说虽然有些夸张,可也并非杜撰,卖是卖了,可是许多房子都是炒房者买的,或者发体制财的即得利益者们买下保值的。很多房子都是同一个房主,他们哪里住得过来,自然都空着。笔者戏谑地说,这些人真没有脑子,为什么不租出去挣点房租呢!朋友窃笑着说,那岂不泄露“天机”。
  现在想在城市里找个没有人工光源的地方还真不容易,比几十年前夜晚找个光亮的地方还要难。常常步行数小时,都不能找到一个在自然夜色中赏月的地方。80后90后的城市孩子们少有感受过没有人工光源的自然夜色中婵娟的倩影的,想亲近一下大自然已非易事。想想我们的教育,被打上文明烙印的孩子们,缺乏的不是学问,反而是人的自然本能。让人丧失本性的“文明”,是毁灭还是发展呢!
  夜已深了,月上中天,加快了回家的脚步。走着走着发现,江中的月居然逆江而上!笔者恍然大悟,“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原来是诗人舟行江上的一种视觉。少时读到这首诗时,曾经多次江畔观月,始终不见江中月随江水流动,成年后还曾理解为是诗人的一种艺术手法。看来人真是活到老学到,有许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难怪古人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每年这个季节,都非常感叹祖先之聪明。农历的计算太精确了,季节特征居然如此显著。一上秋立即夜风里就多了一缕凉意。2012中华民族的多事之秋,带给国人的是什么没有谁能够告诉大家。萧瑟秋风今又是,还是今又不是!

why1890 发表于 2012-8-8 11:51:04

kfreedom 发表于 2012-8-30 08:38:52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杏坛思者 发表于 2012-9-15 17:59:08

难道相知

感谢朋友道义上的支持,许多网友看不明白文中的真正含义。祝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萧瑟秋风今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