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恩面对世界(圖)
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是一种循环,是一种轮回,每一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的东西。
当茶叶沐浴着阳光、和风细雨而依赖大自然慷慨赐予的天地灵气以及人类对茶的栽培和精心管理,茶便开始踏上了感恩和奉献途程。茶是一种生命,她首先感恩和回报于人类--任人火中煎炒,任人闷在罐里,任人沸水冲泡,她非但没有一声怨言,最后却要活在人们杯里,把自身的养分奉献、感恩于人类。直到人们把她的残汁泼向大地时,她以自己在杯中的涅槃再把微弱的养分感恩于曾经滋润她生命的大地。
茶在充当生命营养素而感恩人类的同时,并以人类赋予她"文明使者"的身份使得她与人、与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感恩"是中国禅茶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著名高僧净慧老和尚对此有非常精僻的诠释:"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了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我认为,单纯"感恩"之意是一种奉献而不求回报的美德。因为懂得感恩之人,总会时刻触动自己的本来面目,这种"本来面目"就是一种善缘、一种大爱。
禅宗有一则典故:有寺院方丈给新来的僧众立下一个特别规矩--每到年底要求新僧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方丈问一新僧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僧说:"床硬"。第二年,方丈再问,新僧回答:"食劣"。第三年年底还未等方丈问话,新僧就说了声:"告辞"。
方丈比挨了一棍还要震动。方丈望着告辞而去的新僧背影,自言自语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呀!"
方丈所说之"魔",实际上就是新僧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床硬睡得不舒服了,庙里的伙食太差了......只考虑自己想得到什么,却从未想过别人帮助过给过他的感恩之心。
呵呵,看看现在,在我们现实生活里,不也有很多人像那位新僧一样:有人这也不舒服,那也不如意,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父母欠他的,从来就没有感受到别人、社会、父母为他生活、工作所做的一切。故而这些人心里只有抱怨,无有感恩。
更有甚者,有些人非但无感恩之心,还要过河拆桥。自己没有能力办好一件事,还不让别人去办好它。甚至自己过完"桥",还要把"桥"拆除,不让别人过。这些人还远不及古人的"过河拜桥"。古时候,有人每每走过桥之后都要回身向桥作揖,一边庆幸自己能够过桥,一边感恩前人造桥的功德。
诚然,心里有感恩者必有善缘。否则,人们就不会向往它,许多优秀企业家就不会为"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这目标而努力。然而,我们又有多少人在"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家恩、报三宝恩"上面精进呢?
一个人从爬出襁褓到最后赤赤裸裸地回归大地,每个人都沐浴着千秋万代的文化洗礼,四面八方的真情厚意,这其实就是生长在感激的土地上。
禅宗另有一则"滴水感恩"典故:仪山禅师有一天在洗澡,因水热而唤弟子拎桶冷水来。弟子把水对温后顺势把剩下一点凉水泼出去。禅师见到大为生气道:"怎么好浪费水资源,就算是剩下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不仅使花草树木喜欢,水本身也不失其价值。为何要白白浪费呢?一滴水的价值也是无限大的!"禅师言外之意,就是对大自然赐予恩惠的每一滴水都要学会感恩。
这位弟子听了禅师之言后若有所悟,于是将自己的法号改为"滴水",这就是后人非常尊崇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在后来的弘法途程中,有人问他:"请问世间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
"虚空包容万物,什么可以包容虚空?"
"滴水。"
滴水和尚从此把自己的心与滴水融在一起,时时抱有感恩之心。
自人类生命之始,便就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个人若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一定会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住之舒适,感恩花草之美,感恩苦难逆境......
诚如净慧大德所言:"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于茶人而言,心存感恩,茶缘无尽。
当我们端起茶杯的那一刻,想想茶在杯中涅槃,一起"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吧! 好文章!欣賞!! 要懂得感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