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aozi 发表于 2009-9-19 12:09:13

中国依赖美元?

中美两国货币当局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国际金融事务中"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的最佳例子。在长期劫持过程中人质与劫持者之间让人倒胃口的依赖关系,正是全球最大债务人美国财政部(Treasury)与最大债权人中国人民银行(PBoC)之间那种共生关系的写照。

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美国担负着稳定美元作为第一储备货币地位的责任。作为中国巨额经常账户盈余收益的守护者,中国央行闪烁其辞地警告称,放弃美元可能会酿成一场货币灾难。然而,现在应该进行一次更心平气和的辩论了。为了增强可信性,中国政府必须首先把自己的后院清理干净。为了提高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中国需要开放其资本市场,并允许范围更广的国际参与者涉足人民币业务。美国及其盟友应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点。

中国警告称,可能会大规模舍弃美元,这种精心设定的警告不太可能实施。据悉,在中国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约70%以美元形式持有。是谁劫持了谁呢?中国政府大举抛售美元,损害的不仅仅是美国的利益,同样还有中国自身的利益。

美国高层人士看穿了这一谜局。他们表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有关美元脆弱性的言论,实际上是在帮助美联储(Fed)。中国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强硬,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共产党领导层一直以来对美国持对立态度,这为美联储准备最终逆转大幅降息和定量宽松举措提供了支持。在美国最大债权人如此不赞成美国反复无常的潜在做法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很难选择不计后果的赤字支出。

中国甚至还悄然插手奥巴马延长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任期的决定,令其在2010年1月后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中国的强硬言论,使得奥巴马不可能用任何人取代伯南克--除非是一个全面鹰派人士,而出于国内政治考虑,不可能做出这种选择。

然而,除了担忧相互证实的美元毁灭以外,美中货币关系还有更多需要担心的地方。中国不断呼吁采取新的货币组成形式,以取代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地位。(要求用欧元取代美元似乎不太可能,这反映出中国对于欧元区经济的疑虑。)

然而,中国目前所提议的,似乎远不止是推动现有形式的特别提款权(SDR)。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篮子"货币单位,目前由4种货币组成,美元占44%的权重、欧元占34%、日元和英镑各占11%。英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仅占全球出口的28%。中国的兴趣在于,通过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纳入SDR(与这些国家出口的大幅增加相一致),提升SDR的吸引力。把SDR组成货币从4个扩大到10个,会令目前4种SDR货币的权重降低一半左右。人民币和欧元将成为权重最大的两种组成货币,各占贸易加权SDR的20%略高一点,美元将占到16%,日元占9%,卢布和英镑各占5%。

2010年,当IMF重新计算SDR权重时,中国和其它新兴经济体将在政治上受益于SDR权重的重新分配。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陷阱。要把重新计算权重的SDR变成其它央行可能以外汇储备形式持有的真正货币工具,其主要新兴市场组成货币--以人民币为首--需要实现可兑换性。任何一家以稳定为出发点的央行都不会持有人民币,除非人民币能够自由交易,并与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运转直接相联。中国央行正采取措施,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实现可兑换性将是一条漫漫长路。

对美元发出警告十分容易。但制定一种名副其实的替代方案则要困难的多。这是中国必须完成的任务--这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最终也符合全球的利益。

jiasongyun 发表于 2009-9-19 20:14:43

美刊:人民币为何成不了全球货币(图)

 http://img.secretchina.com/dat/media/20/2009/09/19/20090919064403587.jpg

美国《商业周刊》9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元"如何能成为全球货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上升,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美欧金融声誉的败坏,越来越多的人猜测中国人民币在未来的角色。北京最近对本国货币采取的新举措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高级官员发表的声明使这一讨论进一步热烈。

一种货币成为全球货币意味着什么?为了取得国际地位,必须有世界交易商、投资者以及中央银行对它的强烈需求,把它作为与外国进行贸易结算的交易中介、主导国际金融业务的计价单位,以及中央银行用作外汇储备的储藏手段。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支撑一种货币国际化的有三根"柱子":一是该国的经济规模和贸易额,二是其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和流动性,三是货币本身的稳定性和可兑换性。

中国当然满足其中的一些标准。论经济力量,中国始于21世纪初的飞速增长已经帮助这个国家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它前面只剩下美国和日本了。但是,国内生产总值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国家富裕或者经济健康。尽管中国在绝对经济规模上居全球第三,但是它在个人平均收入水平上仍然远远地落在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后面。

而且,尽管人们对中国未来的增长潜力持乐观的预期,但该国的经济仍然为巨大的不平衡和中期风险所困扰。其中任何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进一步发展都可能会令中国经济的上升踩上急刹车,并相应地将人民币推到一个极度动荡的路径上。

除了先天的经济力量外,一种国际货币的所属国还应该提供开放而先进的交易所,供外国交易商交易多种货币主导型的金融产品。它同时还应落实监管和宏观经济保障措施,以便将货币的动荡和与汇率相关的风险降到最小。

与其他更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很明显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初始阶段,而且要发展到有相对广度和深度的市场需要花费十到二十年的时间。

其次,由于监管障碍限制对本国资本市场的进入,中国同国外市场的交流以及向世界的开放程度仍然非常有限。再者,低效、高交易成本、监督管理架构脆弱等因素也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障碍。以股票发行为例,中国仍然实行着一种以监管评审为基础的审批体制,而大多数成熟的资本市场都奉行以登记注册为基础的体制。

根据中国证监会2008年出版的发展战略报告,中国大致需要十年时间来建立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人民币完全的国际化因此也不可能在2020年之前实现。

虽然人民币动荡并不剧烈,但是它缺乏成为全球货币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自由的可完全兑换性。尽管在1994年,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实现了可兑换,但是直到现在,它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进行全部的有价资本交易兑换。虽然在未来几年人民币有机会发展为区域性的货币,但是从近期看,中国仍然不具备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的条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依赖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