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water 发表于 2009-10-7 09:50:58

吃斋与佛教

吃斋与佛教

新浪博客



原始的佛教,僧人以乞食为生,这是佛陀制定的。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国情民俗不同,僧人的食物来源、形式与内容,随岁月的更迭,自然也就产生了变化。早先僧人的“饮食”是小小的一钵,盛载的却是十方的护持与僧人的自省,在一粥一饮、一饭一啄间,不管身处什么朝代,你的烙印就是你的符号,验证你是僧人。


最突出的,当是斋饭结构的改变。佛教诞生之初,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历化缘,只有在雨季里,啸聚寺院不出外托钵“乞食”。“乞食”,对僧人而言,所蕴涵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降伏骄慢,促使僧众不贪美味,专心修道;另一方面借乞食之因缘,与世俗社会接触,给予布施种福荫、说法弘法的机会。所以,僧人乞食定也是重要的修行之一。佛祖认为,垦土掘地、种植果蔬,会伤害物命与无辜,这是有悖佛教的教规的,是佛祖所不允许的。


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食,开始农禅生活,自耕自食,大约始于东晋时期。最早对僧人乞食提出异议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405年),见于道恒的《释驳论》。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被视为一种卑贱的行为,佛教传入中国,坚守佛陀的传导,僧人乞食为生,但违背了炎黄子孙的传承文明,无异于“不事劳作,不事生产”,很难得到国民的认同与尊敬;再则僧众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寺院又地处偏远,托钵乞食亦不方便。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饮食;与此不同,寺院也自开庄园,开始组织生产,以便自给自足。


至今,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仍未禁止僧人食肉,只要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的“三净肉”,僧众就可以受用。但中原僧人恪守素食的传统与君王的干预也有很大的关系。公元五一一年,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召集僧侣于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公告天下,违者严惩。从此中原佛教奉行素食,并传承至今。除不得食肉外,僧人亦不得食用并称为“五辛”的葱、洋葱、蒜、韭菜和兴渠。这五种蔬菜气味浓重、口感辛辣,既不利于诵经礼佛,又会刺激各种欲望,故被佛门所禁止。


一粥一饭、一饮一啄,足见僧侣饮食的简朴。佛教讲求清心寡欲,因为对食物的渴求也是一种欲望,对出家人而言,专心于道就须安顿色身,因此食物等同于药物,只可用来治疗饥饿,不可恣意贪馋,以免馋涎欲滴。


到了唐朝,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了中国僧伽生活的新型态,僧人开始过着“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身居高位身怀绝技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修行,在修行中作务,成为僧众奉行不渝的信念。


可谓菜根一摄香,佛门悲心长。这恐怕也是佛教能盛传至今,生生不息的另一大本源。比之原始的佛教,中国的佛教更具人性化,最初,僧人只管乞食,世人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僧人可以食肉,除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吃外,其余肉类,皆可啖之。而大乘佛教是严禁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即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涅盘经》中也说“食肉者,断大慈种”。以慈心戒杀,悲悯众生,长养大乘慈悲,这是梁武帝的功劳,也是佛教慈悲情怀的一种具体表现。


过去寺院拮据,僧人勤俭,每日斋饭除午餐外,多半食粥,佐以陈年腌菜。斋饭原料多是常见的蔬菜、豆制品和谷物,口味以清淡为主,对制作工艺亦不甚讲究,一青二白是斋饭的本色。现今僧人的饮食大为转变,因素食人口增多,素食也就渐渐脱离宗教的轨道,成为一种健康人生的饮食结构了。


佛门弟子把食素当作修行,俗家众生则是把素食发展为美食,这也为佛教在中国兴盛不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你听说过,僧人也“过堂”吗?只是此“过堂”和衙门的彼“过堂”,不是一码事。


“过堂”,是禅林的一种特有仪制,它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午斋的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当云板响起,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坐定,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使僧众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追随先师圣贤。早斋唱“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唱“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唱完“供养偈”后,僧众开始吃斋。过堂多用碗盘,少数寺院用钵,碗盘皆有定位,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不得出声、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末了,众僧唱结斋偈“……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以感念信施护持,回向众生皆得圆满。整个过堂其实就是一个静食的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僧众宣布,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加菜施众。佛寺通常还在大殿外右侧,设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众生。斋饭虽简朴,却是高僧智慧与仁爱情怀的象征。这便是佛教中的“二时过堂,食存五观”。


相传宋朝时,为引导更多世俗中人吃素行善,一位在海南南普陀山出家的女斋厨,精心创制了多款在外形上能够以假乱真的仿荤菜肴,因此名声大振。至今,女斋厨姓名、生卒已无从考证,但她炮制仿荤菜法,沿袭了下来,其中最有名的一道菜便是外形酷似糖醋排骨的“清塘荷韵”,在南普陀山仿荤菜品中,独占鳌头。


“清塘荷韵”是将莲藕削成猪肋骨形状,再用面筋裹藕,用手指揉捏使之具有猪肉肋骨的样子,然后,按制作糖醋排骨相近的工序进行烹调,如此一番功夫,一道兼具糖醋排骨之外型与新鲜莲藕之清香的“清塘荷韵”就诞生了。


用素菜仿制荤菜的外形,对厨师的刀工要求极高,且比制作荤菜耗时费工。制作一道“清塘荷韵”,需要半天的时间。若要置备一桌全素仿荤宴席,更要数名高级斋厨协力配合。所以,古时的精美仿荤菜肴,多用豆制品及各种珍稀的菌类作为主要食材,最大的妙处在于原料中绝无半点荤腥,却有各式荤菜美味的诱人外表。这样惟妙惟肖的仿荤佳肴,只有大德高僧和王宫贵族才得以享用。


依传统的佛制,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后来寺院也提供晚餐,称“药石”,药石皆粥,也称“晚粥”。这是因为中国南北地理差别,幅员广阔,僧人们自耕自食,劳动量大的缘故。在禅堂禅七期间,整日皆有法事活动,打坐、跑香、交替用功,体耗大,一日用餐达四、五次,除早粥、午饭外,下午吃午粥,晚上八点还吃一餐,称“放参”。对出外求法的云水僧,因吃斋时间和食物没有保障,不受过午不食的礼制,但当他们回寺院到禅堂挂单时,就须依众而行。


今天,制作仿荤排骨不需再像制作艺术品那样耗时费力了,“排骨”也比宋朝时的莲藕、面筋的组合更贴近猪排的自然味道。所以有斋厨在“清塘荷韵”的经典菜肴基础上,仿荤菜家族内又增添了“天下有余”、“东坡及第”、“香绕人间”等利用新技术、新原料制作的素食。“天下有余”,蕴含停止杀生使天下鸟兽丰足之意。这道菜的模仿对象是水煮鱼。“东坡及第”就是东坡肉的素菜版。“香绕人间”是用新鲜香菇搭配青藏高原出产的酥油和青稞粉烧烤而成,更加标新立异,令人拍手叫绝。


现在大行其道的素食风气,可以说因佛教而起,素食比肉食更易消化,在人体驻留时间短,产生毒素几率低,胆固醇含量低,长期食素不宜患高血压,能抑制心脑血管等疾病,更重要的是,食素减少了人类对动物的残忍杀戮,也降低了人畜疾病的传染,所以受到欢迎。                     



xiaohao 发表于 2009-10-7 18:38:27

佛教在中原成了一种文化了,悲哀啊,违背了佛主的意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斋与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