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1989 发表于 2013-2-14 08:03:20

小品不要总是讽刺弱者

■ 来论

    艺术作品应该取笑人性的弱点,而不应该取笑人体的缺憾,这是正常艺术与恶俗艺术的分界线。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春晚小品节目,并对赵本山、蔡明等表演的小品节目多有批评,批评主要针对小品中歧视弱势群体、嘲讽人体缺陷的内容。

    我2008年看过春晚之后,给新京报写过一篇《从赵本山卖拐到蔡明卖楼》,批评二位表演艺术家小品,目光向下,嘲讽的多是弱势群体。而在更早的春晚,1994年,黄宏与侯耀文表演的《打扑克》,内容嘲笑的是官场与职场的腐败之风,对这些潜规则或不良作风进行揭露与抨击,不仅可以博得人们一笑,还可以起到某种净化世风的作用。而近几年我们看不到这样内容的小品了,不仅如此,一些小品开始沦落为对贫弱群体的嘲讽与搞笑。

    今年蔡明表演的小品叫《想跳就跳》。“蔡明”这位退休的老文化干部,对街道里身材不高却痴迷舞蹈的老人,从身材到舞姿,无不刻薄嘲讽,最后却以高贵的姿态,来同情弱者,用摔他人手机,来表现自己的正义感。这样的离谱而畸形的同情心,不知道想表现什么?就是为了搞笑与取乐?

    艺术作品应该取笑人性的弱点,而不应该取笑人体的缺憾,这是正常艺术与恶俗艺术的分界线。

    人类伟大的艺术作品,甚至正常而普通的艺术作品,都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对弱势群体表现同情心,而面对权贵保持应该的距离与批评精神,如果要取笑,也是弱者对权贵的取笑,如果要表现,也是表现那些卑微的人们,内心却有着常人难以发现的美德。然而,一些小品相反,总是枪口向下对准贫弱者。

    转型中的社会,各种现象千奇百怪,艺术家只要多关注社会,用批评的眼光去挖掘强势人群在转型社会中人性弱点,小品就会更具力度,更受百姓喜爱。

    □吴祚来(文化学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品不要总是讽刺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