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百年也拍不出“阿凡达”的12大理由
1,信仰缺失"阿凡达"中,很多镜头其实是宗教场景,如女博士牺牲前夕,族人为她祈祷的那一幕,如同盛大的宗教仪式。没有虔诚的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拍不出这一幕。而我们没有信仰,已经很多年了。
2,心灵堕落
能拍出阿凡达的天与地,必定有一帮心灵纯洁的人,只有内心深处还有好奇心、还有童真、还有想象力的人,才能描绘出这样的片子。这样的人,在我们这已经基本上绝迹。
3,斗争哲学
在阿凡达中,创造了一个万物皆有灵,互相联系的世界。但我们的宗旨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我们是万物的主人,按照我们的哲学,潘多拉是不可能存在的。
4,原则缺失
在我们看来,任何地方,任何人,任何事,都必须坚持基本原则。潘多拉,没有坚持预设的道路,没有某个党派的领导,更没有什么主义和思想,这样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
5,文理分科
此片能看出导演的功力,卡梅隆懂艺术,懂技术。而又懂艺术,又懂技术的人,在中国已经绝迹了。我们有文理分科,懂艺术的不懂科学,懂科学的不知人文。
6,语言能力
卡梅隆为拍此片,专门找大学教授设计了潘多拉的语言。我们从小就开始学英语,英语要过四六级,可是过了四六级,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语言,更不可能设计一套语言。中国的语言大师,季羡林之后,已经没有了。
7,体制原因
卡梅隆的剧本,据说几十年前就写好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审过。在我们中国,我们拍片子,审剧本通常要过好几关。重大题材,还有重大历史题材小组专门审。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怎么也得审个几年吧。等旋律写出来,片子也废了。
8,投资原因
阿凡达投资据说5亿美元,约40亿人民币。我们不差钱,投资没问题,修个电视大楼就是200亿。但能大手笔投资的,只能是国有企业。国企投巨资失败了,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最后还是没人敢投。
9,拍摄周期
这部电影,拍摄周期是12年。对于导演,我们的导演不会耐住这个寂寞。刚才已经说了,敢投资的只能是国企,但国企领导一任最多5年,最多干两任,就是十年。投资阿凡达,12年时间无论如何要换领导,一朝天子一朝臣,最后还是会黄。
10,腐败成本
我们的房子车子都比美国贵,原因其实是腐败成本打入了生产成本。阿凡达耗资5亿美元,我们来拍至少10亿美金,责任更大,周期更长,更没人拍了。
11,衍生品
好莱坞赚钱,票房只是一部分,重要的还有衍生品。阿凡达刚上映,电脑游戏就登台了。但在我们这,电脑游戏进行严格管理。阿凡达的电脑游戏,这个部门要管,那个部门要管,重重审批。等批下来,游戏也废了。
12,软实力
阿凡达表现的是美国的软实力,但我们的GDP很高,软实力却没人理。拍出来的片子,哄自己人看都不灵了现在,更别说哄外国人看。
夏小强:《阿凡达》——特务的觉醒、救赎和新生
阿凡达,AVATAR,源自梵文,意指降临人间的神之化身,通俗意义可理解为"化身"。轰动全球的电影《阿凡达》讲述了一个卧底特务心灵觉醒、自我救赎和获得新生的故事。
人类为了抢夺潘多拉星球的稀有矿物质而进行“阿凡达计划”,通过潘多拉星球纳美人基因和人类基因制造出阿凡达,希望阿凡达潜伏到纳美人中当卧底,从而达到掠夺资源的目的。
退役海军士兵杰克同意化身阿凡达做卧底是出于无奈,军方承诺在事成之后出钱帮助医治他瘫痪的双腿。
潘多拉星球充满着浪漫、和谐、神秘与壮观的气息,参天巨树、神秘植物、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的茂密雨林、如同水母般的树种、各种会发光的动植物……这与因人类贪婪自私而被严重污染破坏的地球形成鲜明对比。杰克化身并受杰克思维操控的阿凡达来到潘多拉星球后,遭遇到奇异猛兽的袭击,纳美族公主出手相救,并把他带回了纳美族。阿凡达开始向纳美人学习语言、骑马、操控飞龙等技术。他经过艰苦惊险的努力不仅获得了公主的爱情,也被纳美人所接受,杰克获得了信任,卧底成功。
作为特务和卧底是痛苦的,特务的内心有一块黑暗的角落,这里藏匿着谎言和毒箭,谎言和毒箭欺骗着别人和自己,伤害着别人和自己。
潘多拉星球和纳美人向杰克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身体和心灵不受束缚的在大地、森林和天空中翱翔,回归本原和自然的自由快乐使杰克暂时忘记了卧底的龌龊肮脏。
人类的入侵开始了,杰克面对着巨大的痛苦折磨,一方面梦幻般美好的星球化为战火屠城,一方面对他信任有加的公主和纳美人将发现他的特务卧底身份,他同时发现,人类是不在乎他这个卧底的性命安全的,在他完成了卧底任务后,人类的战车竟向他开枪。
杰克内心的良知觉醒了,其标志是他毅然的向纳美人公开说出了自己的特务卧底身份,告别了谎言,同时也使内心的黑暗一扫而空。
杰克的自我救赎开始了。影片开始了让人荡气回肠的内容,杰克降服了巨大的飞龙之王成为统帅纳美人的领袖,面对众人振臂高呼的情节,使人激情荡漾,顿生豪情。
影片最精彩的是片尾20分钟纳美人在阿凡达的带领下和人类作战的场面,完全值得被写进电影史。纳美战士骑着战马和飞龙,与人类现代高科技飞行器、机器人作战的场面占据了整个星球的天空和地面森林。最终纳美人获胜。
杰克最后放弃了人类的身体,精神和身体和二为一而成为了纳美人,他获得了新的生命。杰克其实并没有真的背叛人类,他决裂的是道德堕落的人,抛弃的是人类自私、贪婪和邪恶的一面,从而获得了一个善良、正义和回归自然的新生命,这个新生命恰恰是人类人性的觉醒,充满着善良、关怀和正义的人之本性。
同时,电影《阿凡达》也给在全世界所有做着特务卧底工作,而同时在干着灭绝人性坏事的特务卧底们一个启示:回头是岸,觉醒、救赎和新生!@
看完《阿凡达》,一度无语:技术落后五十年,人性落后五千年
看完《阿凡达》从影院走出来,一度无语。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就像望着影片中那漂浮云端的神山,内心里对这部电影只有深深的敬畏。用宁财神的话说,跟他一起去看电影的几个导演、制片人都被震傻了。准确地说,这是一部让人感到绝望的影片。《阿凡达》一横空出世,国内电影人恐怕再也不敢提什么赶超好莱坞了,谁提谁注定要成为笑话。一想到这里,不能不对国内导演们表示深切的同情。
固然有很多地方可以表明国产电影的差距所在,比如资金和技术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可话说回来,这些理由其实经不起推敲。就算给张艺谋这么多钱,甚至把整个技术团队都请过来,我敢打赌他也拍不出《阿凡达》。因为影片中那个完全凭借虚构创造出来的潘多拉星球,也是我们所力不能逮的。缺乏想象力,这也已经是国产电影的通病了。
更要命的是,我突然领悟到自己向来所认为的好莱坞影片的一大硬伤,原来并不存在----―至少没有想象的严重。近些年来,好莱坞大片似乎越来越注重视觉特效,从而忽视了对精神内涵的追求。表面来看,《阿凡达》也是如此。虽然这部电影完整地讲述了一段关于星球殖民(有人说这是“暴力拆迁”)的故事,但导演并不在乎怎么才能把故事演绎得曲折动人、荡气回肠;相反地,如何通过电影语言把故事整得更好看刺激,才是影片的重点所在。
我一度认为,这表明好莱坞大片放弃了对精神表达的追求,因此难免走入审美的困境。看了《阿凡达》后,我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实际上,这并非好莱坞大导演们丧失崇高意识,而是人家不想玩深沉了。说得更明白一点,咱们自以为崇高的东西,在人家那里不过常识而已。所谓正义战胜邪恶,所谓自由高于一切,也就不再值得好莱坞导演像以往那样隆重地进行表述。指责好莱坞大片追求视觉至上、漠视思想内涵,更多是一种误读。
这样的话,国内导演实际上陷入了双重困境之中。拼资金和技术,咱们不能不自叹不如,可要和人家比拼思想的境界,对方压根已经不玩这个了。这还不算最大的悲剧。更让人悲哀的是,咱们的导演玩不起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却又不敢玩人家目为常识的思想。哪怕是装深沉,恐怕导演们还得为影片能否通过审查而焦灼不安。
青年导演陆川看完《阿凡达》后感慨:“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注:应为“权力”)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 这句话不失为国内电影人的一幅自画像。与此相应的事实,这几年国产电影除了走搞笑低俗路线外,甚至丧失了基本的复制(反映)现实的能力。赚得盆满钵满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一例。第46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揭晓后,小说家北村不禁为《不能没有你》所表达的“真实的力量”而落泪。可要知道,类似影片中的故事在当下可谓俯拾皆是,却为几乎所有的大陆导演所熟视无睹。
李承鹏评论《阿凡达》说:“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这句话确实击中了国内电影人的要害。缺乏资金、技术或者想象力,严格来说都不是国产电影的软肋,躲避崇高才是国内电影人共同的致命伤。这样一想,即便对《阿凡达》可以无语,内心又怎能不隐隐作痛?
新京报 就是自欺欺人 技術落後五十年,人性落後五千年
說得沒錯:sigh:
张艺谋看了《阿凡达》不知会怎么想?
不知道张艺谋看没看《阿凡达》。也没有人问他。问,估计也是:最近很忙,还没看呢。呵呵。弄完《三枪拍案惊奇》后,张艺谋会很得意--只放三枪,就收了观众三个亿。不过,当《阿凡达》以凶猛之势登陆后,面对如此《阿凡达》,不知道张艺谋还会不会得意。如果张艺谋真的坐进电影院认真地看完《阿凡达》,能不能脸红不好说,但感触肯定会有。詹姆斯·卡梅隆在拍完《泰坦尼克号》后,长达12年没有拍片,一直谋划着自己最好的电影。相比之下,张艺谋相当活跃,拍文艺片拍商业片,导开幕式也排芭蕾舞。2000年之后,进军商业片的张艺谋拍《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过,从此他所获得的好评远远比电影票房少得多。到《三枪》拍完后,不少人甚至直指张艺谋开始堕落。
似乎从赚钱开始,张艺谋失去了自我。难道艺术与票房真是一对冤家对头吗?从张艺谋拍片的轨迹看,是;但从卡梅隆的表现来看,非也。
从票房来说,《阿凡达》上映17天全球票房共计10.2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影片登陆中国后,一片叫好之声;张艺谋的《三枪》虽然三亿票房,但口碑不佳,骂声一片;从电影本身来说,《三枪》不过是使用了江湖骗子的一点伎俩,让所有冲着张艺谋新片进影院的观众都大呼上当,而《阿凡达》这部历时多年打造的巨作呈现了独特的宏伟场面,壮观的视野,动人的叙事以及回归自然的主题;从导演来说,张艺谋不过将市场畅销的元素打包,借一个悬疑的壳再卖给中国观众;而卡梅隆运用了他掌握的所有视觉工具,像一位战略家一样引领着观众,观看他所展示的战斗中的每一个转折,和每一个改变故事进程的勇士们的死亡与怯弱者的表情。大银幕因为这些动作戏,还有振奋人心的音乐而栩栩如生。
《阿凡达》告诉中国导演一个道理,即使拍商业片,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比如卡梅隆在讲述完唯美爱情后,又讲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关怀故事;而张艺谋不过雇了几个二人转演员在卖一碗"油泼面"。毫无疑问,即使从赚钱的角度来说,《阿凡达》也堪称张艺谋的导师。
关怀、高尚--一直是电影大师的终极追求。但在中国导演这里,因为埋头赚钱,他们基本忘记了电影人应有的追求。导演陆川在第一时间看了《阿凡达》后感慨:"因为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我们在虚高的票房中裸奔和狂欢的时候,我们彻底放弃了作为一个电影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应有的操守。"
陆川的这番感慨是说给自己的,不也是说给张艺谋们的?估计张艺谋听了这样的感慨后会有两种反应,一是躲在小黑屋里偷偷打自己耳光;一个是破罐子破摔地叫着--别把我当思想者举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