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鲁迅遗弃的原配:她没有错 只是不漂亮 没文化
摘自:叶细细 著 《民国女子》她叫朱安,如果不和鲁迅扯上关系,大概没有人会提及她。也许,她这一生过得是另一种生活,幸福、平淡,和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了此一生。但命运却让她选择了鲁迅,这个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因此,她的一生跟着不平凡起来。
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搜集鲁迅的各种传记轶闻,每每看到关于朱安的文字描述,心内便会隐隐作疼。眼前浮出的画面,类似于小说《家春秋》:深宅大院里,一个穿着黑色夹袄的妇人,日日枯坐天井边,望眼欲穿地等待她的大先生归来,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那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母亲招回,说给他娶了媳妇,命他回来完婚。对于这桩婚事,鲁迅不大情愿,却也没有完全拒绝。一来,这是母亲给他的礼物;二来,他对这个未见面的女人多少有点期望。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有个最低的期望值,如果她能够达到,也许他会顺理成章地接受。
然而,新婚洞房夜,当他接开女方的盖头之后,马上放弃了心内的最后一丝期望。面对眼前这个深目长脸宽额的女人,他连多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便转身离开了新房。一连四夜,他都睡在另一个房间里,只留她一个人在新房,诚惶诚恐,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
她是没有错的,只是长得不漂亮,又小脚,没文化,于是,尽管她贤良孝顺,也是没有资格做他的女人的。第五天,他就离去,借口学业繁忙,而将她丢在家里。
那时,她有过打算,只要好好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的。因为心内这样想,便有了长久等待的动力。他不在家的日子,她照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天天做针线,料家事。日复一日的操劳与等待。
这些年,鲁迅也没有少了痛苦。他不爱朱安,却也不能休了她。在当年,如果休了朱安,旧礼教会让朱安走向绝境。于是这种痛苦自朱安走进他的生活起,便落地生根了。一辈子,他没有同朱安说过几句话,更没有特别的亲近,却无法减轻他心灵上的痛苦。直到他遇上许广平。
朱安也不是没有反抗过。当老太太责备她不生孩子时,她委屈地说,“大先生不和我在一起,怎么生?”鲁迅与学生在一起聊天,并不希望她出现。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她只得以师母的身份出现并端茶倒水。他要让别人知道,她是有名分的。当时许广平也是在场的女生之一,朱安的出现,只会更加激起鲁迅的嫌恶。他觉得她让自己在学生面前感到丢脸。
他与许广平走到一起似乎是必然。尽管许广平比他小十八岁,是他的学生,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很容易让他们彼此欣赏和心动。
起初他们的同居是秘密的。一个住在三楼,一个住在二楼,而许广平也以鲁迅的助手相称,直到许广平怀孕,他们的关系才得到公开。
那年,朱安等鲁迅已经等到50岁。等来的却是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结婚照。朱安彻底绝望了,她说,“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办法了,我没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没用。”
此时的朱安,虽有万般的心痛和委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管怎样,大先生和许广平有了儿子,朱安认为那是大先生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她是真爱那个孩子。许广平对朱安的态度除了与鲁迅一样的嫌恶之外,还多了与她共拥一夫的不相容,也许她根本觉得朱安就不配为鲁迅的妻子。
朱安的一生,都和鲁老太太共度,直到老太太死。如果说,鲁迅没有遇上许广平,也许他会比朱安更痛苦,但他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幸福,只留下朱安在原地,成了最终的不幸者。
有人说,朱安嫁给鲁迅是幸运的。如果不是嫁给了鲁迅,谁会知道她?她又如何会出现在关于鲁迅的史记里?但用一生的幸福来换取这个名分,对朱安来说代价未免太大了。一个没有正常婚姻生活的女人,劳持一辈子,痛苦一辈子,等待一辈子,其间的辛酸,也许只有朱安本人才能体会吧?她用失败的一生,成就了一个不凡的作家。早期她给他心灵上的痛苦,变做了他笔下最宝贵的文字。 路過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