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water 发表于 2011-3-25 17:55:55

拆掉心中的墙

拆掉心中的墙
──成语“化干戈为玉帛”
作者﹕许如心



“化干戈为玉帛”是生活中很常听到的一句话。干戈是兵器,是攻击别人的东西;而玉帛则是玉器、丝稠等贵重物品。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个美好、快乐的生活,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礼物,每天都是好事。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攻击,争来斗去,每天过着心情不好的日子。

如果我们能“化干戈为玉帛”,把不好的事物都变成好的东西,每天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那多好!

那要怎么“化干戈为玉帛”呢?很多时候,只是一念之间,在于我们用什么角度去看待事物。如果我们面对事物,都以善意为出发点,事情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只是退后一步,放下自己的防卫与武器,等待我们的是美好的果实。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看这个牧场的主人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从前,有个牧场的主人养了很多羊,这些羊由一只牧羊犬负责看管。牧羊犬每天带着羊群们在广阔的草原上吃草,管理得井然有序。牧场主人每天也都很勤劳工作,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但好景不常。有一天,隔壁搬来了一个猎人,养了一大群生性剽悍的猎犬。猎犬们每天吵吵闹闹,好像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牧场主人恬静的生活被打乱了,他极力忍耐着,总希望可以和邻居好好相处。

然而,就在他快要忍无可忍的时候,更糟的事情发生了。到了冬天,猎物减少了,猎犬们用不完的精力无处发泄,于是看上了温驯好玩的羊群。它们常常窜进羊群中,追逐攻击羊群。牧羊犬寡不敌众,慢慢也失去管理和保护羊群的能力。它现在跟牧场主人一样,被搞得很混乱。有贵族之风自律甚高的牧羊犬也开始会乱发脾气。

牧场主人几次拜访猎人邻居,希望猎人可以把狗关好。猎人也就随便应付答应了,可是因为自己没遭到什么损失,加上那群羊确实可以让战斗性极强的猎犬在打猎之余,还能磨磨牙,所以也就做做样子,对猎犬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过几天,猎犬又咬伤了好几只小羊。

牧场主人很生气,心想好言相劝不听,别怪我去找村里的长老来评评理,要求损失赔偿!

他到村里跟负责解决纠纷的长老说了这件事情。智慧的长老听了,点点头,完全了解牧场主人的处境和感受。

“我可以帮你做个公正的裁决,让猎人赔偿你的损失,也可以强制他把狗锁起来。但这样你就要天天跟敌人生活在一起。你希望跟朋友生活在一起,还是跟敌人?”

“当然是朋友!”牧场主人不假思索的回答。

“那好,你回去就照我说的做。”于是长老告诉了牧场主人一条妙计。

牧场主人欢天喜地的回家了。一回到家,他马上选了三只可爱的小羊,抱到隔壁猎人家送给猎人的三个儿子。那三个孩子拥有可爱温驯的小羊,高兴极了,每天空闲时间都在草原上和小羊玩。

而猎人这边呢,因为怕凶猛的猎犬伤害到儿子的小羊,就把它们紧紧的关在柴房里,用大铁炼把门锁起来。从此,牧场主人的羊再也没受到猎犬攻击,小孩也不会因为害怕猎犬躲起来。现在已经跟猎人儿子玩在一起,成了好朋友。

斗性很强的猎人跟邻居这样和平相处后,才知道和平与礼让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看到孩子们过着快乐的生活,他很感谢牧场主人不计前嫌的胸怀大度,也开始送很多珍贵的猎物给牧场主人,牧场主人也回送给他很多羊奶和羊毛。两人从此“化干戈为玉帛”,变成了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们更能体会到:凡事只要退一步,不只是海阔天空,还能“化干戈为玉帛”。那么,“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成语来源远溯于四千多年前,发生在夏禹身上的事。

大禹的父亲鲧在当夏族领袖时,建造了一个三仞(古代一仞是八尺,就是现在的二点四公尺)高的城池来保护自己,城墙外面还作了一圈护城河。诸侯看到了,都很想背叛鲧。其他族群看到鲧失去人心,全部都想攻打夏部落,把夏并吞掉。后来鲧因为治水没成功,被舜处死。大禹继承鲧成为夏族领袖。

禹看到了鲧建造高城来保护自己,失去了诸侯的信任与民心。所以他当上领袖之后,不但把城墙拆掉,把护城河填起来,还把财产分给大家,并毁掉兵器。他用道德教化人民,并以身作则,为了人民,日夜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

因为禹大公无将的作为,海内外所有人民的心都向着他。大禹治下的人民,全部道德高尚,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贪心也不偷盗。夏部族自然变得强盛富裕。别的部落看到夏族人民过得这么和平快乐,也都很想来当大禹的臣民。所以,大禹在涂山开领袖大会时,有上万个国家带着玉帛珍宝来进献大禹。

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领袖,大公无私,重德行善,是那个国家富裕和平的根本。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明朝的一个地方首长,怎么样因为他的大公无私、勇敢无畏,而“化干戈为玉帛”。他化解了一场战争,救了整个地方人民的性命,换来长久的和平。

明孝宗弘治年间(西元1488-1505),有一名太守叫孔镛。有一次,孔镛被派到田州当知府。他刚到田州上任,就遇到了一件危急的事情,关系到了整个州城的存亡。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是他上任的时候,正好田州的军队都被调到外地去执行任务,田州突然变成了没有任何防守能力的州城。因为以前田州的官员,总认为邻近的峒族是外族,生性凶悍,只会来抢劫汉族。所以经常用军队镇压他们,希望把他们消灭掉,以绝后患。所以峒族早就对田州汉人很不满,正值田州内部空虚,他们就想趁机侵略田州,抢劫财物。于是,大家聚集起来,手拿着兵器,声势浩大的准备进攻田州州城。

田州情况紧急,孔镛的手下忙着商量对策。大家议论纷纷,有人提议:

“我们赶快紧闭城门,死守州城。”也有人说:

“我们赶快跟邻近的州城借兵,镇压叛乱分子。”

大家都很紧张,想出的点子都是怎样保护自己、攻打别人。孔镛听了这些建议,冷静分析了一下他们的处境后说:

“目前这里是一座孤城,现在内部空虚,守城无法持久;如果要到邻州请求救兵,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如我亲自去和他们的首领谈谈,也许他们会自己解散离开。”

不带一兵一卒的走入凶悍的峒族军营中?那不是羊入狼群,自己去送死吗?大家心里这样想。但知府都这样说了,也只好这样做,而且也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孔镛就自己一个人,独自打开城门,向峒族军营走去。

对方看到他只有一个人,也没带任何兵器,就没拦下他,让他直接走到峒城的大本营中。孔镛到了屋里,在峒族首领面前坐了下来。峒族首领大声喝道:

“你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孔镛回答:

“我是田州新上任的太守孔镛。我知道你们原本是善良的百姓,只是因为没东西吃,无法生活,才被迫聚在一起抢劫财物。你们有你们的难处,是上任知府没有为你们着想,只想就用军队镇压,把你们赶尽杀绝,一劳永逸。所以我能理解你们为什么要造反。

“我现在奉朝廷的命令来此地当知府,就是你们的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我就把你们看成是自己的子侄辈,绝对不会用军队镇压你们──哪里有父母杀害子女的道理?所以,如果你们真的能听从我的话,我会原谅你们犯的过错。

“你们把我送回州府,我回去就把粮食、布匹发给你们。这样你们以后就不用出来抢劫了。如果你们不听我的劝告,把我杀掉,那么,很快就有军队来围剿你们,那后果如何,你们自己应该知道。”

当时有很多人在那里,都听到了孔镛讲的这番话。大家都很佩服新任太守的胸襟胆量和仁义理智。峒族首领对太守说:

“如果真的像您说的那样,能考虑到我们的难处,处处为我们着想,那在您担任太守期间,我们峒族人民真是有福了!我们当然绝不会再做犯法的事情。”孔镛说:“我讲出的话一定做到,请你们相信我的诚意!”

大家听了,很高兴的一起拜谢孔镛。

孔镛在那里住了一夜,和他们作了诚心的交谈。第二天,他回到州城,送给峒族人民许多粮食和布匹。峒族人民再三道谢后就解散回去了。从此以后,他们安居乐业,不再侵略田州人民。

孔镛大公无私的精神,体现出无畏的勇气与诚信的风范,赢得了蛮夷民族的信任与拥戴。在面对冲突时,能先想到别人,而不是急于保护自己,即使是最野蛮的敌人,也会变成最和善的朋友。

看了以上这两个领袖的故事,我们知道只有宽大的肚量,仁义的胸怀,真心的为别人着想,才能得到永久的和平与快乐。也唯有一颗仁厚的心,一个大公无私的胸怀,才能成为一个最好的领导者,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叮咛小语: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也都有一座城堡。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挫折和伤害。如果我们像鲧一样,为了保护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只会树立更多的敌人。

如果我们不懂得接受挫折与失败,让自己的心胸在考验中变得越来越宽阔,那么,随着我们越长越大,城墙也就越建越高,护城河也越拓越深越宽了。孤独和空虚也就越来越频繁了。甚至跟我们最爱的家人、最喜欢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都无法真正敞开胸怀,没办法避开那种空虚感。

看了古代圣人的故事,我们是否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魄力,把长久以来建立的高墙拆掉,把外围的护城河填平?凡事先为别人着想,对每个人友好。这样,即使原本是你的敌人,也会变成钦佩信任你的好朋友。

释义: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是兵器的意思,代表战争;“玉帛”是玉器、丝稠之类的贵重物品,也代表友好与和平。

“化干戈为玉帛”就是把战争变成和平;把争斗变为友好;也可以说把坏事变成好事。

──转载自《维德》双月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拆掉心中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