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的典故 (图)
洞房的典故
从前有个县官,爱读诗文,乐于助人。
但他有个脾气,好争强斗胜。
这年正月,县官路过一座小庙,发现庙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上写 :
经籤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横批:虚无飘缈
县官对这副对联产生了兴趣,问何人所写。
有人回禀:「此联出自一个十八岁少年之手。」
县官便想见识见识这位才子,命衙役找来少年问道:「你叫何名?」
少年答道:「新郎。」
县官见新郎举止干练、老成,出口斯文,便要和他比试比试。
当面提出了很多问题,新郎都一一答得无懈可击。
最后新郎恭恭敬敬地弯腰一礼,问道:「民间男婚女嫁,须三媒六证。请教父母官,何为三媒?何为六证?」
县官听罢,冥思苦想,只知道三媒中月老牵线为一媒,其他就不得而知了,羞得他面红耳赤。
正在骑虎难下的时候,路旁闪过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她笑道:「媒妁红线,过喜庚帖,定情之物此乃三媒也。关于六证吗?诸位请等一等。」
她不慌不忙地到村子里取来米升、剪刀米升尺子、镜子、算盘和秤,县官一见似有所悟。
姑娘又对新郎说:
「要知五谷杂粮有几何,以米升为证;
衣裤带履从何来,以剪刀为证;
一丝一缕知多少,以尺为证;
喜怒哀乐情如何,以镜为证;
事物轻重分缓急,以秤为证;
年月盈缺何为凭,以算盘为证。」
新郎对姑娘的回答十分欣佩,县官也称讚她聪颖过人。
问她叫什么名字,姑娘羞怯地说:「卑女姓辛名唤辛娘。」
县官看新郎和辛娘乃是天生的一对,便出面作媒,二人愉快地接受了。
但辛娘提出一个条件,要新郎三天盖一间不用门窗,不用房梁,片瓦不见,寸木不生,天生地长的新房,新郎欣然允诺。
县官不明其意,迫于面子,不好直问,只好到时再看是啥典故。
三天后,新郎辛娘拜天地,请县官来作客。
他见新郎高高兴兴地将新娘领进了一间冬暖夏凉的岩洞,洞口上用红纸写了两个大字「洞房」。
从此,民间婚娶事,新人住的地方就叫洞房了。 原來如此,真有意思,謝謝樓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