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s 发表于 2011-7-31 17:46:51

大富豪范蠡——中隐隐于市的陶朱公

大富豪范蠡——中隐隐于市的陶朱公


范蠡,春秋楚人,字少伯,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范蠡跟随越王时,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提到“陶朱公”,就不禁让人想起了范蠡,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商圣”。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曾引起千古文人的向往。唐代诗人温廷筠,在《和友人题壁》诗道:“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古代文人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想建功立业,兼济天下,但一旦功成名就,就毅然退出政治舞台。而这位范蠡之所以选择归隐的生活,是因为他深知“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

勇而善谋,功成身退

春秋时期,范蠡,越王旁边的一员大将,戮力辅佐,二十年的“卧薪尝胆”,终于使得越国复兴。复兴王国的越王,虽然有着可佳的“卧薪尝胆”的精神,可是其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比如,在当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助他完成大业的两个功臣,在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在越王复兴国家之后,聪明的范蠡就知道了“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于是,在此期间,范蠡曾规劝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从这里可以看出,范蠡之智显然高过文种。但是,忠厚的文种不相信越王可使出这样绝情的手段来,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范蠡是正确的:文种被杀。在杀文种时,勾践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们带到先王那里去吧。”

而范蠡正是因为有先见之明,知道越王勾践只能与其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乘舟远行,一去不返,终于免于一死。

其实,范蠡在逃到齐国时,因害怕越王的追杀,就更名改姓,隐于乡间,耕于海畔。由于他的聪敏睿智、胸藏韬略,没用几年时间就很快积聚了数万贯家财。从此,就扬名于齐国。齐国国君仰慕他的贤能和智慧,曾请他做宰相,可是,范蠡却感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拒绝了齐国君王,为了免于招来杀身之祸端,他把家里的财物分给乡邻,又一次隐居,漂流于人世间。

到了陶这个地方,精通商业的范蠡看到此地有发展商业之情景,就决定留居下来。他把陶作为贸易要道,并自称为陶朱公。他抓住一切商业贸易的机会,很快就又累积了无数的财产。范蠡每到一处都能如鱼得水、功成名就,可谓有大智慧也。即使他名声大振,他也能名利面前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懂得何时舍弃那些缥缈虚无的荣华富贵。在这一点上,他进退自如,把握地很好,最终后人尊称他为“财神”。他所到之处,必有财源滚滚来。

正所谓:登庙台之高,隐江湖之远。范蠡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旷达超然的光芒,让后人钦服。“大隐隐于市”的隐士胸怀,和不染红尘的老庄之风,在他身上发挥地淋漓尽致。他的勇,他的智慧,他的先见,让后人学习和借鉴。可是,在历史上仍不断重演着“兔死狗烹”的故事。

“另类”隐士,“另类”性格

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经历坎坷;又大智大勇、名声显赫。青少年时代,他虽生活在“衰贱”之家,却饱读典籍,胸怀大志,但又愤世嫉俗,性情怪异,被人误称“狂人”、“疯子”。后受宛令文种拜访,二人成为挚友,一起离楚赴越共创大业。

在越王复兴之后,范蠡毅然选择离开,是明智之举。相反,如果他长久地陪伴在越王旁边,就会有着与文种同样的下场,因为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格格不入。

不愚忠

范蠡与其它古人不同,就在于他的“不愚忠”。中国封建文化强调为臣者一定要“忠”,如诸葛亮为代表的一类人物。他分明知道后主刘禅是个昏庸之人,但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范蠡则看到勾践阴险毒辣,就潇洒地把君王“炒”了。

不检点、不清贫

他的“不检点”、“不清贫”,成为史书一大亮点。中国封建社会往往歌颂清贫隐士,而范蠡辞官后竟“下海经商”,成为商业巨贾。这在整个重农轻商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自然是一反派。所以,范蠡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建树,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相比毫不逊色,但在正史中一般都没有记载。

性情中人

范蠡,还是一个性情中人、至孝仁义之人。

第是至孝。范蠡是很孝顺的,明明自己不愿意出仕,为了不让母亲生气,也委屈自己走上官场,而且还干出了一番功绩,算对得起老母了。

其二是仁义。范蠡和文种的交情一直不错,对待自己的下属也仁至义尽,对待君王更不必说,主动请缨和勾践一起前往吴国为奴,三年其志不变。

范蠡勇而善谋,能屈能伸,克敌制胜,胸有成竹,在历史中是一个颇具个性、卓尔不群的历史人物。

范蠡的“三聚三散”

在中国的历史上,民间曾把范蠡奉为财神,这不是传说,而是有史书记载的。在这有这样一个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一聚一散

春秋时期,出身贫寒的范蠡,跟随越王勾践二十余年,真可谓是苦身戮力辅佐,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复兴之后,范蠡深知自己的勾践是一个可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君王,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了高官厚禄,只带了些轻珠宝玉,带着自己心爱的人乘舟远行,一去不复返。

传说,范蠡与西施在漂流的中,曾在江苏无锡的五里湖逗留过,后人便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二聚二散

在范蠡漂流到齐国后,便更名改姓,苦身戮力,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凭着他聪明的头脑,数年之间,就累积了家产数十万。当时,齐国人都很敬佩他的为人和智慧,就想请他为官,造福于齐国的利民百姓。可是,淡泊名利的他却拒绝了齐王的请求,归还宰相印后,便立即将其财产分给朋友和乡邻,自己带着重宝,闲行而去。

三聚

范蠡从齐国出来后,又到了一个名为陶的地方,此地风景美丽,又是贸易的要道。精通商业的他,便决定滞留在此地发展自己的人生又一“事业”。于是,他自称陶朱公,从父子耕畜开始,根据时机作物品贸易,取薄利。时间不长,就累积家产数万。

在此期间,还流传着一个“范蠡救子”的故事。

这就是财神范蠡“三聚三散”的历史故事,他每到一处都能成名于天下。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退自如,以保全自身为根本,功名富贵的舍得就在这先散后聚中让我们有所体会。

后世评价——如此隐士

在所有的中国古代文人中,范蠡可谓是活得最为洒脱的一个,也是值得现在人们好好品味的一个。功成了,身退了,和西施泛舟江湖,一派自在风范。

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还有很多,不管有什么样的说法,但是,人们不可否认的是他有着“知进知退”的韬略,能最终不为名利所惑。在越国身为大夫、将军等这些要职的范蠡,从政率军,二十余年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以文韬武略、深谋远虑相助越王勾践奋发图强,兴越灭吴,可谓是功绩卓著,名炳史册。

作为当时的政治家,有着圣人之资,然而却不为世人所识,他愤世嫉俗,装疯卖傻,佯狂颠痴,浪迹江湖。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范蠡都能够用自己过人的智能化险为夷。

在官场上,范蠡是一个不贪恋荣华富贵的忠臣。在吴国为人质时,吴王夫差曾对范蠡说:“今勾践无道,你能弃越归吴。必当重用。”范蠡答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臣在越不能辅佐越王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诛,已知足”(《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范蠡婉言谢绝,甘心情愿陪勾践为奴。

范蠡除了在军事、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外,还独具有不受约束的性格。范蠡前后辅佐越王20余年后,随着越国越来越强大,勾践的多疑的本性逐渐流露了出来,于是在没有获得勾践批准范蠡,但毅然地悄然绝尘而去。

范蠡在越国能够审时度势,功成身退,在齐国“归相印,尽散其财”,悄悄地由齐至陶,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好评。正如老子所说:“功成,身退,天之道。”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从古至今,从司马迁至苏轼、冯友兰、胡寄窗等,史学界和学术界对范蠡的评价都非常高: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忧深思远、坚韧不拔,“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是“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学大师”、“经营之神”;是“春秋末年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第一个弃官经商者”、“中国古代谋臣的楷模”……

纵观我国几千年封建历史,能同时拥有从政、经商天才的人寥若晨星,身居要职而不以权谋私、德才兼备而不居功持宠的官员更是屈指可数;能够吟诵《大风歌》的汉高祖,也是小肚鸡肠。而范蠡却是兼具,他依赖着韩信的军事天才,夺得了天下。原说是与韩信“共天下”的,后来非但不“共”,反而还要了韩信的命。倒是张良聪明绝顶,托言辟谷,远遁深山。刘邦一死,张良的辟谷秀也就谢了幕,照旧吃饭,看来颇得范蠡的衣钵。在整个的人类社会,自从有阶级以来,能达到范蠡的人生境界者真是少之又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富豪范蠡——中隐隐于市的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