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责而不言功
谦逊,不居功自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美德,是高德之士所追求和向往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放下为私之心而成就大义成就他人,却并非易事。尤其是今天的人,更会觉得那样的人是傻子,世间难寻。今天我们就讲两个古人“尽责不言功”的例子。丙吉是西汉鲁国人,他为人厚道,通大义,有功从不夸耀。汉武帝晚年时,宫中发生诬陷太子的冤案,太子身边的人皆连坐受害。太子的孙子刚出生几个月也被株连关在狱中。丙吉参与审理此案,心知太子蒙冤,他几次奏报此案证据不足,都被武帝呵斥。丙吉怜悯皇曾孙无人照顾,特选派谨慎忠厚女子前去保护养育,丙吉每天再三到狱中探望。
丙吉的朋友担心他为此惹祸,多次劝他:“太子一案乃皇上钦定,避之尚且不及,你何苦为其辩白,又照顾他的孙子?人们会怀疑你是太子的同党。这是聪明人干的事吗?”丙吉却坚定的说:“做人不能不讲仁德,这本是冤案,况且皇曾孙还是个娃娃,他何罪之有?我看着不忍,人不能昧良心。 ”
后来武帝有病,又听传言说长安狱中有天子之气,遂下诏将长安的犯人一律处死。使臣连夜来到皇曾孙所在牢狱,丙吉不放使臣进入,他气愤的说:“无辜者尚不致死,何况一个娃娃呢?我不会让人们这样做的。”使臣见状说:“此乃皇上旨意,你敢抗旨不遵,岂不自寻死路?你真太愚蠢了!”丙吉誓死抗拒使臣,他决然的说:“我非无智之人,这样做只为保全皇上的名声和皇曾孙的性命及无辜之人。事情如此紧急,我若稍有私心,大错就无法挽回了。”
使者只得回去急奏汉武帝。汉武帝闻言醒悟,没有追究丙吉,并赦免了天下。丙吉所管的犯人因他而得以幸存。
数年后,皇曾孙刘询为帝,即汉宣帝。丙吉却绝口不提这份恩德。家人对他说:“你对皇上有恩,若当面告知皇上,你必会升迁。这是别人梦寐以求之事,你怎么能闭口不说呢?”丙吉微微一笑说:“身为臣子本该如此,我有幸回报皇恩一二,若是以此买宠求荣,岂是君子所为?此等心思,我向来绝不虑之。”
后来宣帝知晓了丙吉的恩德,大为感动,夜不能寐,敬重之下,封丙吉为博阳侯。而此时正赶上丙吉得病,宣帝非常忧虑,大臣夏侯胜奏道:“臣闻有阴德者,必享福乐并惠及子孙。如今丙吉未获善报,定非不治之疾,请陛下宽心。”不久丙吉果然痊愈,受封博阳侯,代魏相为丞相,世称贤相。
再来说一个宋代的故事。
王曾是宋代益都人,八岁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官至宰相。他为人善良怜悯,谦逊自持,正直无私,成为宋代一位名臣。
真宗咸平年间,王曾去礼部赴试,住在京师,有一次经过甜水巷,听见有母女二人哀戚的哭声,向邻居询问得知:她们家因欠官府四万枚钱,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准备卖给商人来还债,如今母女即将分离,恐再无见面的日子,故而悲泣。
王曾于是对这位母亲说:“你的女儿可以卖给我,我往来为官,你们母女随时可以见上一面。”于是这家人便把女儿卖给了王曾,并约定三日后来带人。可是过了约定的日期,王曾还没有来。母女于是到王曾所住的馆舍拜访,岂知王曾早已走了,原来王曾此举只是为了帮助这母女二人。
不仅文采出众,而且颇具德行的王曾,在这一年的礼部考试中一举夺魁,被宋真宗钦点为状元。加上在乡试、会试中都高中榜首,王曾“连中三元”,翰林学士刘子仪对他说:“你状元试三场及第,一生吃穿享用不尽。”王曾正声答道:“我平生的志向不在温饱。”
王曾非常谦逊自持,他高中状元后,在给叔父的信中说:“我今天在殿试中高中第一,这都是祖上积德,您教导的结果。”荣归故里省亲时,青州知州李继昌闻讯,特命百姓去郊外迎接,自己准备等门吏通报后也亲自出衙相迎。王曾得知便换了衣服,改了姓名,骑一头小毛驴从另一城门进了城。李继昌见到他时很惊讶,问道:“ 听说你要来,我已派人前往迎接,门吏也没来通报,你是怎么到达这里的?”王曾谦逊的说:“我没什么才能,只是有幸科举登第,怎敢劳烦郡守和父老乡亲们来迎接呢?那将是我的大罪过啊!因此我改了姓名,瞒过前去迎接的人和门吏前来拜见您的。”李继昌感叹道:“你不愧为状元啊!”
王曾历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中书侍郎即宰相等职,他正直敢言,公正无私,一心为国为民。虽政绩显著,却从不居功自傲,不图他人报恩。辅政十年被他提拔的人自己都不知道是谁提拔任用自己的。范仲淹、包拯等贤良重臣均是王曾通过考试选拔并委以重任的,范仲淹曾问他为何从来不说这些,王曾说:“我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臣,提拔选用良才这只是自己应尽的本分,如果只把恩情归于自己,那么怨恨应给谁呢?”范仲淹对此大为赞服。
王曾享年六十一岁,去世后赠侍中,谥“文正”,宋仁宗御笔篆书“旌贤之碑”,他的家乡被改称为“旌贤乡”。
在前一个故事中,丙吉坚持娃娃是无罪的,不顾有可能会因触犯天颜而给自己带来灾祸,舍命救下了皇曾孙。而当所救之人日后登上皇位时,却绝口不提这份恩德。如此的品德的确让人肃然起敬。这是因为丙吉认为:做臣子的本该如此,这才是君子所为。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中君君臣臣的思想:在其位就当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面对功劳则应该谦逊、不居功。后一个故事中的王曾同样秉持这样的理念为人处事,因而得到人们的敬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