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lue 发表于 2012-1-2 00:16:32

张艺谋新片获官媒力挺但舆论恶评不断

rfi北京特约记者 周西

针对本月18号起在全球公映的张艺谋新 片《金陵十三钗》, 有评论说:近日, 某国字号媒体的编辑电话约我给这部号称是张艺谋“迷途知返后最好的电影”写篇评论, 被我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尽管国内媒体上已经把它炒作成为“拯救中国电影”的“战争史诗”了, 但我没有看, 也不打算看这部电影,因为在看过他的《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 我就决定不再看张艺谋的电影了。
凯迪社区作者肖鹰的文章说,约我写影评的这个 编辑,是位年轻女士,非常的敬业,一再向我说明《金》片值得一看,为了不辜负她的好意,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相关的评论发现,除了以新华社牵头的主流媒体关于 本片的消息评论,都是什么“全球捷报”和“好评不断”以外,在国内媒体上,居然没有见到任何有说服力的好评文章。在浏览了国内对《金》片以美誉为主调的舆 论之后,我又用心搜索了海外尤其是美国媒体对《金》片的报道、评论。在一些媒体引述的外电报道中,人们感觉到,该片似乎已经被山姆大叔内定为明年84届奥 斯卡的获奖影片了。

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与国内官媒的报道不同,我不仅没有在美国媒体上看到所谓“观众一致好评”的消息,而且来自好 莱坞的专业影评则显示:观众对《金》片的反映“冷淡”,普遍不看好其市场前景。在国际电影评论界享有权威信誉的《好莱坞记者报》和《纽约时报》发表各自专 栏作家Todd McCarthy和MIKEHALE的标题文章评论《金》片,在这两位专栏作家的笔下,《金》片不仅没有得到一句好评,而且共同指出了该片的三个严重局限:

其一, 《金》严重缺失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揭示和反思,不能让观众意识到为什么这是一场血腥丑恶的“灾难”;其二,张艺谋在电影中表现了完全违背历史真实和电影的 现实性原则的“电影魔术师”的作风,将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景,肆意安置在电影中,像肥皂剧的恶搞一样;其三,为了表现全球化,尤其是为了向美国观众和影评 人讨好,设置的“美国混混变英雄”的男主角约翰是一个虚假而无生命的角色,奥斯卡明星Christian Bale完全是承担了“一个错误的角色”。

两 位专栏作家都指出整部电影在情色华丽下面,是缺少价值判断和艺术灵魂的空洞和虚假。无疑,这是一部企图成为“史诗巨片”的电影的致命内伤。美国媒体的这两 篇对《金》片的评论文章,是严肃依据电影作品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评论,表现了令人尊重的专业性,与我所读到的国内影评的浮华空洞的文风,是截然不同的。我可 以借此说一句前瞻性的话,《金陵十三钗》与奥斯卡影片的距离,并不比当年的《英雄》更近。

据悉,自从该片投拍以来,以张伟平为首的营销团 队,始终以“妓女救国”作为该片的宣传噱头,来吊观众的胃口。随后,为了海外市场,又改成了用“美国混混救中国妓女”作为宣传主调,剧情也作了相应的更 改。据媒体报道,张艺谋与张伟平合作的底线是不让这位投资人无钱可赚。文章作者分析认为,张艺谋从文革中获得了一个电影家的眼睛,但却没有获得一个电影家 的灵魂,当其自以为是的精彩被观众看破之后,他就只能用平庸的煽情来讨好大家了。

但问题在于,张艺谋这空心的电影罗卜,又遇到了信奉“票 房才是硬道理”的电影商人张伟平,这位自称是卖张氏电影萝卜的高手,不仅能把罗卜卖成肉价钱,而且还把空心罗卜卖成脑白金的价钱。因此我们就会看到,《三 枪》的恶烂和《山楂树》的平庸,同样换得了“骄人”的亿万票房。张伟平的口头禅是“张艺谋的名字就是票房保证”,此话不虚,但是,还要加一个注:须得是在 中国,须得有张伟平这样的卖罗卜高手。

因此,在缺少电影灵魂的意义上,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不过是翻版的《英雄》而己。

wnh2007 发表于 2012-1-2 07:25:50

一个黑狗出身的下三滥与红狗崽子狼三代相结合,想搞出点世界级的意淫影片;来糊弄广大影迷们!!——可能吗????文化素质的平庸;专业知识的浅薄;加上红色邪党文化的洗脑桎梏!!!只有不学无术的工农兵学员们青睐此类共匪豢养的半吊子“猴子冲大王”的次品导演!!!!!!!!

FRANKSTON 发表于 2012-1-4 06:57:06

奥斯卡无关艺术关乎政治?临沂保安出手 打碎中国金人梦

 从去年年底以来美国电影可谓好片连连、目不暇接,纷纷为角逐2012奥斯卡一展身手。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也加入其中,已经将他的力作《金陵十三钗》作为代表中国参赛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候选片递交评审委员会,他本人日前也前来纽约进行宣传。不过他代表中国争夺奥斯卡奖的辛苦努力可能会因为他的男主角贝尔在临沂的遭遇而泡汤。

  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文章说,在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中,伊朗电影《分离》被公认为领跑者,一直呼声最高。而“《金陵十三钗》原本看上去也可能成为竞逐者,因为张艺谋曾三次入围且具国际声望。”但是“这些机会现在看来几乎为零”。

  对舆论起重要影响作用的美国主要媒体的电影评论对《金陵十三钗》的批评远多于肯定。但文章说,负面的影评并不总是致命的,且并没有妨碍其获金球奖提名。可是,美国电影学院成员不可能容忍一个专制政府的安全人员殴打像贝尔这样的一线明星、奥斯卡奖获得者。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他们是不可能继续把票投给代表这样国家的候选片。

  去年12月中,《金陵十三钗》男主角、因《斗士》获上届奥斯卡最佳配角的好莱坞影星贝尔驾车8小时前往山东临沂看望被当局监控的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结果跟其他探访者一样遭当地保安粗暴对待,相机被抢走并遭殴打,撵出陈光诚所在村落。

  目前已有63个国家提交候选影片。奥斯卡外语片评审委员会近年来规则有所改变,委员会成员即可决定5部被提名入围的影片。《十三钗》入围提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该片的商业意义似乎远大于其艺术成就。美国主要媒体对该片的评论均着眼于“中国电影有史以来首次启用好莱坞一线明星”,以及“该片是制作成本最高的国产电影(约一亿美元)”。张艺谋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也传递了诱惑好莱坞电影人的中国市场利好消息。

  他说,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由于中国电影制作者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因此,中国将进口更多外国电影,他也希望有更多美国电影演员加盟中国电影的拍摄。而眼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去年电影市场——尽管好莱坞的创造力无可匹敌——上座率却呈下滑趋势。

  美国媒体的影评对该片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情节虚假、刻画日本侵略者脸谱化、反日宣传意味太浓。纽约时报发了多篇评论。其中一篇指张艺谋的历史大片《金陵十三钗》在美国上演是中国在海外软化其形象的宣传活动的一部分。文章说,该片还因男主角好莱坞明星贝尔造访山东盲人律师陈光诚被当地保安粗暴对待而意外地跟现实政治纠结在一起。而张艺谋本人则被指责跟中共政权合作——他曾因导演奥运会开幕式被如此指责过。中国网民在博客上称他为“集权团体操总指挥,”他的“作品创造了民粹国家仪式的标准”

  纽约时报的另一篇文章说,“看来最终,每一个无谓牺牲的生命都起到了催人泪下的作用。这是《金陵十三钗》得以成立的唯一理由。”“无需等到2个半小时电影结束,《金陵十三钗》要描述的事件和张艺谋处理手法间的不相称已经很明显了。战争是陪衬,故事主要发生在教堂内。这种选择使张艺谋没有对中国历史中最残暴篇章之一的南京大屠杀采取立场。”评论认为,张艺谋在该片中未能呈现该片本应最具价值的大部分元素——宏伟、历史观和真正的悲怆。评论认为,跟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和丹史度曼的纪录片《南京》这些同样题材的但更具优势更少虚假的影片相比,《金陵十三钗》的差距太大了。因为那些影片都有自己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张艺谋对日本兵残暴的刻画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想象空间。对中国人角色的细腻处理和把日本人描绘成单一色调的野兽形成鲜明对照。评论说,这样的处理或许会受本国民众欢迎。但是在中国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会冒疏远更广泛外国观众的风险,而外国观众正是张艺谋将该片主角设计为美国人所要竭力争取的。

  电影导演詹姆斯马西在电影资源网站Twitch发表的文章说,令人失望的是《金陵十三钗》采取了一种非常简单而拙劣的手法来面对这一“中国现代史上最臭名昭著且一直很敏感的历史事件”;该片看起来很满足于对日本士兵的妖魔化,而不是去试图揭示他们行为产生的原因。作者说,“由于这部电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偏狭视角,很难对其做出推荐,尽管它有许多强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艺谋新片获官媒力挺但舆论恶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