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有两名公开反毛的女大学生
作者﹕林辉在毛泽东统治的黑暗年代,在许多男人在政治的高压下弯下了脊梁、选择苟活之际,有两名年轻的美丽的女大学生却公开质疑毛的政策,以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一抹亮色,并在人类历史上铸造了又一块追求自由和独立精神的丰碑。她们的名字是林昭和王容芬。
出生于1932年的林昭与出生于1947年的王容芬素未谋面,但她们对于时代惊人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却如此相似。
林昭,原名彭令昭,林昭为其笔名。曾经的她对革命怀着巨大的热情,并身体力行;她曾坚定地信仰中共,对毛极为虔诚,还亲切地称其为“父亲”。毛发起反右运动后,北大新闻系学生林昭在批斗学生张元勋的大会上勇敢地站了出来,质疑其合理性,并斥责北大中文系若干党员对张的人身攻击。此时的林昭已经意识到整风和反右的本质不过是毛对知识份子的肃反运动,是一场邪恶的阴谋。林昭也由此被打成右派,并拒绝检讨,随后被劳动教养三年。
林昭出来后,1960年因秘密与志同道合者创办针砭时弊的《星火》杂志而被逮捕入狱,1962年保外就医,同年末林昭再次被捕入狱。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当局在上海秘密枪决,当局从未正式公布过判处林昭死刑的罪名。
林昭前后在监狱度过了八年非人的生活,但她在狱中却写了几十万笔记、书信和日记。因为没有笔和墨,林昭就用发夹、竹签等物千百次戳破皮肉,沾血书写。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勇气?
对于对毛的神化,林昭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狱中,林昭在给“《人民日报》的公开信”中这样写道:“青少年时代思想左倾,那毕竟是个认识问题,既然从那臭名远扬的所谓反右运动以来,我已日益地看穿了那伪善画皮底下狰狞的罗刹鬼脸,则我断然不能容许自己堕落为甘为暴政奴才的地步。长期以来,当然是为了更有利于维护你们的极权统治与愚民政策,也是出于严重的封建唯心思想和盲目的偶像崇拜双重影响下的深刻奴性,你们把毛泽东当作披着洋袍的‘真命天子’竭尽一切努力在党内外将他加以神化,运用了一切美好词澡的总汇与正确概念的集合,把他装扮成独一无二的偶像,扶植人们对他的个人迷信。”
林昭同样对毛的残忍和冷酷有着敏锐的观察。“贵中央委员会主席具有着一个极其可怕的冷酷而刻毒的灵魂!在这个羡‘江山如此多娇’的野心家的贪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不自量的狂妄,‘龙蟠虎踞今胜昔’的自鸣得意,‘六亿神州颂舜尧’的自我吹嘘,以至屁股入文苍蝇入诗的轻浮,死掉世界人口一半的残忍等等而外,我怀疑它还会有任何人情与人性的存在。”
正因为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对现政权彻底绝望后,林昭毅然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她写道:“面对着那样沉痛的政治现实,面对着那样惨痛的家国之苦难,面对着那样汪洋巨涯的师长辈和同时代人的血泪,作为一个未被死灭的良知与如焚如炽的激情折磨得悲恸欲狂的年青人,除了义无反顾地立下一息尚存、除死方休反抗者的誓言化为行动而外,还有什么是他更应该做的事情呢?!这其间应该受到严厉责备的究竟是年青人还是执政者呢?!”
无疑,作为基督徒的林昭早已深谙中国的黑暗,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做好了殉道的准备。她自称是奉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志士。在《海鸥之歌》中她写道:啊!海鸥!啊!英勇的叛徒,他将在死者中蒙受荣光,他的灵魂已经化为自由——万里晴空下到处是家乡!她如此解释自由:“自由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还有人被奴役,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实而完满的自由,除了被奴役者不得自由,即使奴役他人者同样也不得自由。”
与林昭一样同样具备着勇气的另一位是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德语专业四年级的学生王容芬。当19岁的她参加了天安门广场毛接见红卫兵的集会活动后,她意识到眼前的所为与纳粹德国并无两样,感到无比的悲哀,“这个国家完了!这世界太脏,不能再活下去!”
1966年9月24日,王容芬真名真姓真地址,给毛寄出了退团信,内中写道:“请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想一想:您在干什么?请您以党的名义想一想:眼前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请您以中国人民的名义想一想:您将把中国引向何处去?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场群众运动,是一个人在用枪杆子运动群众。我郑重声明:从即日起退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怀揣着翻译成德文的这封信,王容芬带着四瓶DDT杀虫剂,来到苏联驻华使馆附近,服毒自杀。她想让苏联人发现她的尸体,并把她以死反抗文革的消息传出去。最终她被抢救过来,并接受了严格审讯,在关押十年后,被判无期徒刑。1981年,33岁的王容芬被无罪释放后,在中科院从事研究工作,1989年6月前往德国定居。
同林昭、遇罗克等人相比,王容芬是幸运的,她没有被执行死刑,没有在狱中被折磨死,显然是奇迹。因为据其披露,她在狱中被上了背铐,吃东西只能像狗一样在地上啃。
是什么让林昭和王容芬能在那样黑暗的岁月中成为高贵之人?林昭的一位旧时同学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并非林昭的思想能力高深,平心而论,她所坚持的不过是“常识”,但那个时代“常识”就是反革命!想必王容芬也是如此之人。然而,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品行高贵之人,就在于能在众多低下的头颅中依旧昂首挺胸,依旧坚守良知和真理,哪怕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林昭如是,王容芬亦如是。没有他们,曾经的历史该是怎样的苍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