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紧日子该怎么过
进入下半年,现实已经无可回避: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增速大减,在最富庶的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财政收入增幅已从去年同期的20%-30%降至10%以内;前七个月,全国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3.8%,低于预期。祸不单行,地方政府的收入支柱“土地财政”也遭重创,今年上半年,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较同比下降38%。地方如此,中央也并不好过。据财政部消息,上半年全国税收仅完成5.5万亿元,同比增长不到10%,比去年同期回落近20个百分点。财政收支矛盾日渐突出。7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2%,支出同比增长37.1%。在几乎所有主要城市,收入增幅与支出增幅均出现明显倒挂,有的城市甚至发生收入与支出绝对值倒挂。
在过了多年好日子之后,紧日子来了。紧日子该怎么过?
许多地方把逼到眼前的紧日子仍当成暂时现象。故此,他们节流之想不多,开源则无所不用其极。有些地方在强化税收征管时大翻旧账,全力攻坚,甚至提出“扩面征收、强基征收、颗粒归仓”的口号;有些地方继续收费摊派,而且花样翻新,进而靠大幅增加不合理的行政性罚款来填补收入。这种着眼于短期的做法势必难以为继。
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很可能是中长期现象,这是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下行的必然结果,又与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直接相关。如果中国能够调整结构,大胆改革,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未来仍有机会伴随着国际经济的整体好转实现中速增长。但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阶段。由此,过往政府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的局面,也已经去而不返了。
中国政府仍然会比较有钱,却很难维持近些年来每年20%-30%甚至更高的迅猛增长;未来财政偏紧将成为常态。要紧的是,如何在这一常态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真正把政府该做的事情做好。
中国目前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已经与中高等发达国家接近,控制这一比例势在必行,否则,财政不可持续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在当前,控制支出的首要之举就是压缩政府开支,使之走上节俭型政府之路。现在,广东、浙江等省已经主动提出压缩行政性预算,各地政府应当跟上。严控行政开支、特别是其中的“三公”经费(公款招待、车辆购置维护、出国考察)、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费用,彻底改变大手大脚的恶习,正是政府内部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再困难也要做起来。各级政府应抓紧研究制定紧缩开支的预案,根据财政收入增速回落程度逐步缩减支出,并通过规章约束、舆论监督,使政府养成节俭行事的好习惯。
政府的行政开支要压缩,其他支出则应有增有减,实施结构性调整。中国从1998年就宣布从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财政,但是,政府越位问题从未彻底解决。政府该做的事情远未做好。至今,国民在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的保障水平还很低,养老领域更有大量历史欠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远未实现;环境保护亦欠账甚多,现实严峻,也需要靠大幅提升财政支出来应对。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扩大这类公共性支出已经成为政府非做不可的事情。财政支出又受到可支配资金的总量约束,为此,大量用于建设的财政资金必须减下来。各级地方政府至今仍承担着大量建设项目支出,尤其是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之下,有些地方政府自任经济“发动机”,加重了财政支出压力和债务负担。目前,这种倾向在改头换面后有变本加厉之势。果断削减建设性资金,切实增加民生支出,已成当务之急。
伴随着财政支出体制改革,还有更大范围的财政改革亟须启动:政府应寻求合理路径来增加财政收入,调整税制、提高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减持国有股都是可行的办法;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应当理顺,地方政府应获得更大的财政自主权;财政效率必须提高,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亟待建立,等等。这些课题均为牵涉面甚广的组合性改革,需要认真筹划,有序实施,其中又以旨在使预算更为规范、透明和民主的预算制度改革最为迫切,最受关注。正在进行的《预算法》修订是重要机会,应将法定授权原则落到实处,将目前的“一揽子授权”改为逐项授权,落实立法机构问责权。这可以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在曾经的财富滚滚之后,政府收入增速下降,显系必然,也可能有益。政府如何纠正自身积习,如何尽职做好该做之事而不再缺位、错位、越位,终于到了必须抉择的关口。■
(本文为2012年9月10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第36期社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