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STON 发表于 2012-10-20 19:37:29

曾国藩的人生大智慧

对于曾国藩此人,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课本里但凡讲到太平天国,肯定会提起曾国藩。在我看来,曾国藩能以一个农家子弟封侯拜相,凭一介书生立军功,权倾天下仍得善终,毫无疑问,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富有智慧的人物。
    智慧就是对事物一种认识、辨析、判断、处理以及发明创造。前人的智慧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我希望读者从我的历史小说和我的历史研究中,去感悟人生,比如说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高起点:30岁进翰林院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一个偏僻山村。28岁那年,他的功名就已达到顶点——考中了进士。两年后,他通过翰林院毕业考试,升为翰林院检讨,从七品。这就是曾国藩的起步,那一年他30岁。对从偏僻山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来说,这个起点已经很高了,但曾国藩比其他人高明的一点就是,他并不满足于此。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1岁的曾国藩开始致力于“修身”。他当时拜了北京一位知识分子精神领袖做老师。老师告诉他,要从五个方面对自己的人格加以打造,去掉不足之处,培养自己的长处。其实,这位老师说的就是“修身”。
    修身五律:诚敬谨静恒
    曾国藩早期的“修身”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的。
    其一是“诚”,“诚”是人生的根本,做人要诚信,要诚实,要诚恳,不欺人也不自欺。
    其二是“敬”,是对事情,对人的一种态度。“敬”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尤其是在儒家的学问里,有很高的地位——儒家认为人生的终极价值体现在“敬”字上。我们对待宇宙,也就是天地大道,要敬畏,还要敬畏祖宗,敬畏历史,敬畏那些为了人类社会能发展而制定的法则。我们不仅对待长辈要恭敬,对待同事和朋友要互相尊敬,对待工作也要敬业。曾国藩悟透了这个字,他认为所谓的“敬”就是不怠慢。大家不妨这样去做一做,你对人不怠慢,你对事情不怠慢,那么你就基本上能够做到“敬”了,你的境界马上就提高了。
    其三是“谨”,就是谨言慎行,说话要谨慎,不能随便乱说、道听途说、夸夸其谈、巧言令色,假话、反话和欺骗的话更不能说。
    其四是“静”,就是要保持内心的一种宁静,尤其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每天要是能有十几分钟时间,把一切杂念都去除,让心安静下来,这对自己有好处。
    其五是“恒”,就是持之以恒。人生最需要持之以恒的是“起居有度”,而破坏我们这个“恒”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应酬。当年曾国藩为了避免应酬,对外宣称“夜不出门”,既是对自己的提示,也是告诉朋友别去请他,这就不会得罪人。当然,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夜不出门是难了点,但还是要尽量的减少出门的次数,你不妨也写几个自勉的字挂在书房里面。
    升迁快:37岁连升四级
    因为“修身”,让曾国藩学会抓住机遇。他做了几十年官,我曾用八个字来概括,叫做“精彩绝伦,无以复加”,晚清把官做得像他那样好的,很难找出第二个。
    何以看出曾国藩这官做得好呢?第一,升迁快。从28岁考中进士到37岁,这十年间,他七次获得升迁的机会,37岁那年他连升四级,这种升迁的速度没有人比得了。第二,兼职多。朝廷六个部,除了没在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做过侍郎,其他五个部他都兼过职,可见他的过人才干。第三,差事多。不但表明他受重视,同时也给他带来很多额外收入。官升得快、收入比别人高、得到的历练机会多,建立的人脉自然也很广,这个除了曾国藩本身的能力外,主要是他修身的结果,成了一名被大家公认的优秀官员。
    看准时机:乱世中建军队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如果国家没有什么意外,他自己也没什么意外的话,大概再过十多年,他封侯拜相没有任何问题,可意外的大事还是发生了。
    朝廷遇到的大事是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遇到的意外是母亲去世。当时湖南陷入战火中,而朝廷文武两个部门因为长期腐败,丧失了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朝廷想利用团练的力量来安定社会。团练就是民兵,为了组织这样一支队伍,朝廷任命了团练大臣,当时在湖南为母亲送葬的曾国藩是第一个被任命的,接下来还任命了42个。这43个团练大臣,后来死的死,走的走,唯一成就大事的是曾国藩。他能成就大事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组建了一支乱世中的重要力量——军队。
    可曾国藩很清楚组织民兵毫无意义,不如自己建立军事力量。他当时是冒着很大风险组建军队的,因为军队一向掌握在朝廷手里,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何况那个时候的统治者是满族人,绝对不允许一个汉族官员在地方上建立军队。曾国藩非常清楚此事的风险,所以用了一招打擦边球的方法:他以组织团练的名义招募人手,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团练最初的就按照军队编制。这支军队成了曾国藩日后成就大事的根本力量。
    毫无疑问,曾国藩善于抓住机遇。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它迅捷出现,也很快消失,他偶尔成型却很难复制。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审势,审己,这里关乎是大智慧,不是小聪明。有小聪明能成小事情,而成大事要靠大智慧。
    硬挺忍: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
    曾国藩的人生大智慧还体现在他百折不挫的做事态度。当初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到打下南京,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而曾国藩从咸丰二年组建湘军,到收复南京用了12年半。相较之下,可见曾国藩的事业是多么的艰难。这期间,他曾两次自杀,一次跳湘江,一次跳长江;也曾被太平军一围几个月,连一个救兵都发不出去;他的枕头底下长年累月是一把剑,万一战败了,敌人冲进来就自杀……
    对待这种艰难的处境,曾国藩有诀窍。其一,就是以“死硬”的态度去对待。所谓死硬就是打硬仗,打死战,准备死在战场上。其二,就是不示弱,在敌人的面前,在艰难的面前不示弱,他有句话常挂嘴边“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其三是不服输。其实曾国藩打了十多年仗,多半是败仗,他的幕僚给朝廷写报告说“屡战屡败”,曾国藩将之改成了“屡败屡战”,他认为“屡败屡战”落在“战”字上,表明不服输。
    曾国藩12年半才打下南京,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政治上的障碍。这个障碍是他组建这支军队与身俱来的,没有办法逃避的宿命。朝廷对待湘军又用又疑,曾国藩从咸丰二年起兵,到咸丰十年,九年里为朝廷出生入死,但官没有升一级,朝廷给的都是虚衔。后来让他当两江总督,是已经四顾无人了,朝廷不得已才把这个职务给曾国藩的。
    面对这种政治上的挫折,曾国藩采取了“强忍”的手段。到底是官位重要还是带兵重要?曾国藩选择带兵为重。
    曾国藩有一股韧劲,他一生用三个字对待挫折,硬、挺、忍。任何大事都不是轻易办成的,能轻易办成就不是大事。人生中面对任何打击和失败,要的就是曾国藩这种百折不挫的精神。这些东西看起来是做事的态度,其实它源于智慧修养。
    为自保:功成身退赢人心
    用了12年半,曾国藩终于打下南京,以“天下第一功”封侯拜相,可他选择功成身退。
    那时普天下没有谁的声望能超过曾国藩,可就在这种风风光光的局面下,朝廷有一股暗流在涌动,拼命在挑曾国藩和湘军的毛病。部下劝他学赵匡胤,黄袍加身,谁料,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断然功成身退。
    首先,他向朝廷一再表明不居功,把打下南京归功于已死的咸丰皇帝和当时的皇太后、小皇帝,而且从此以后,他从来没有跟人谈起过打南京。接着,他劝弟弟解甲归田,他弟弟当年刚满41岁已是浙江巡抚,但曾国藩指出当时形势不是一片大好,背地里危机四伏,不如辞官,这个弟弟就此回到湖南老家,专心做农民。
    然后,他宣布裁军。在短短几个月内,把打下南京城的这支当时最厉害的军队裁掉九成。其实这是清朝廷所乐意看到的事,因为这支军队今天打下南京,明天也可能打下北京,曾国藩深知朝廷的心结。同时,他还撤掉了遭百姓怨恨的税务局,本来所有做生意的人都要抽税,以此供养湘军。最后,在曾国藩的努力下,朝廷恢复了开科取试,赢得两江读书人的心,而舆论就是这些人造成的,帮他度过那段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杀机四伏的年代。
    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的故事比比皆是。面对成功,道家的态度是功成身退,我个人认为是很有道理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大功不为居,以水为例,人一刻也不能离开它,可水从未居功。再说一件大功,也不是你个人所能办成的,居功不合适。一个人一生办成一件大事已经很了不起,所以年轻人你们能聚精会神办好一件大事就不错了。
    最好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
    曾国藩能成大事的另一种人生智慧是“拙诚”。他总是说天道忌巧,别人以虚假的态度对待我,我也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唯天下之至诚。所谓兵不厌诈,可哪怕是打仗这么需要技巧的事情,曾国藩做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建立在拙诚之上。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是根本的致胜之道,世界上真正的事业无论大与小,都是靠脚踏实地做出来的,不是投机取巧所能办成的。
    打了胜仗的曾国藩最终没有选择在高位上享福,因为他早年就从《易经》中领悟到一个宇宙的大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只要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而且有些即便看似完满,也就会立即不完满,所以做人要“求缺惜福”。
    他认为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这种状态是自然界最好的状态,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他一再告诉他的家人要“求缺惜福”。
    求缺是告诉我们人不能太贪了,而惜福是要我们培养一种感恩的情怀。我个人认为,这两点恰巧是引导人们快乐和幸福的关键。现在物质这么丰富,但是很多人都说没有幸福感,也没觉得快乐,原因就是缺了“求缺惜福”的心态。我的体会是,求缺能使人产生满足感,而满足感可以生发人的惜福之心。惜福之心有了,人就萌生感恩的情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国藩的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