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快樂:善待煩惱情緒(圖)
人生指南渴望生存的愉悅,追求人生的快樂,是人的天性和權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的經濟狀況、觀念意識的不同,以及面臨著生存的競爭和下崗的可能,使不少人遇到種種憂慮和煩惱。英國大思想家伯特蘭·罗素認為,人類種類各異的不快樂,一部分根源於外部社會環境,一部分根源於內在個人心理。由於內在個人心理因素造成的不快樂,在相當程度上源於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和生活習慣,正是這些東西使無數人失去了生活中許多應有的快樂。
怎樣才能找回快樂呢?
善待煩惱情緒。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指出:"煩惱是一陣情緒的痙攣,精神一旦牢牢地纏住了某事,就不會輕易放棄它。不良心境有一種頑固的力量,往往不易擺脫……"有如古詩所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當一個人心境不佳時,不要過分獨自地苦思冥想,最好的辦法是找一位心底好、明白事理的朋友,將自己的心事向他傾訴。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註意力和興趣轉移到其他事情中去,心理學上叫做"心境轉移"。
培養閑情意趣。羅素認為:"一個人感興趣的事情越多,快樂的機會也越多,而受命運擺布的可能性便愈少。"為了充實生活協調身心,即使做些極為平常的小事,也是一種寄托和滿足。例如種花,在每天的澆灌中,看到發芽、長葉、開花、結果,人們就會從植物的這種生長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喜悅。同時,讀書聽曲,吟詩作賦,品茗賞景,寄情書畫等等,都有利於身心的健康和愉快。
樹立博愛情懷。孔子曰:"仁者愛人。""仁"正意味著博愛。"博愛"屬於社會倫理,它能使你的人生更豐富、更快樂。只有"博愛"的人,才會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確,生命就像回聲一樣,你播種了什麽,就收獲什麽,你給予了什麽,就得到什麽。正如羅素所說的:"一個人若能將個人的生命與人類的生活激流深刻地交融在一起,便能歡暢地享受人生的至高無上的快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