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被俘后多魂归异域 活者一无所有(图)
来源: 大纪元四行仓库(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八百壮士”抗日故事对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坚守4天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的保卫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结束。但从那时起,“八百壮士”便似乎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近日,《雅虎文史》刊登了一篇题为“血守四行仓库被俘八百壮士讨饭找组织”的文章,文中介绍了八百壮士被俘后及晚年在大陆生活的悲惨境遇。
接命撤入租界爱国名将谢晋元被暗杀
1937年秋,淞沪抗战进入了紧急关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10月26日,日军突破大场防线,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形势十分危急。谢晋元受命留守闸北,死守四行仓库,坚守4天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成功掩护大部队撤退,被当时的报纸媒体与楚汉相争时田横的五百义士作比较,被称作是“八百壮士”,而谢晋元的英名也被人民广为传颂。
就在此时,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向国民政府要求停战,很快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他当即表示:全体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但经再三电令,剩下的370多名将士才不得不退入租界,孤军们被安排住在地下室里,租界是国中之国,一切均由以英国为首的洋人主宰。第二天凌晨4点,士兵们流着眼泪满怀愤懑被强迫缴出所有武器。
1938年2月,谢晋元在孤军营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时,呼吁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主持公理正义,唤醒公共租界当局注意其自身中立态度,实践诺言,但租界当局却置若罔闻。
1938年8月上旬,为了纪念陆军第88师在上海抗日一周年,谢晋元带领全体官兵举行升旗仪式,被400余名白俄士兵包围,强迫降旗,造成100多人受伤,41人受重伤3人死亡。
1941年4月,谢晋元被暗杀,孤军们亲眼目睹这一惨状,无不悲痛欲绝。7个月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对日宣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军占领英法上海租界,孤军们顷刻变成日军的俘虏。“八百壮士”重返战场的梦彻底破碎。
成日军俘虏死里逃生受尽折磨
日军进入租界后,孤军们被押解到上海附近宝山县月浦机场的一个军营里。这里戒备森严,四周拉有电网,“八百壮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囚犯。半年后,“八百壮士”被拆散,一部份被遣送至杭州、孝陵卫及光华门(南京)做苦役,还有一部份留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拘押,而被押送到远洋之外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那部份官兵,命运要悲惨得多。
1942年秋,25岁的湖北人田际钿和其他几十名官兵被押送上一艘日本大型军舰。军舰共有9层,他们被赶到最底层。里面不见天日,闷热无比,田际钿一个来湖北自通城县的老乡就热死在军舰上。
那是一段让这些枪林弹雨都不惧的铮铮男儿都苦不堪言的日子。他们的劳动十分繁重,生活极其艰苦。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的重体力活,住的是岩洞,吃的是瓜薯,有时还吃日本人丢下的猪牛内脏和骨头。也没有任何医疗条件,一旦患了病,就只能眼睁睁等死。田际钿经常看到日本兵把死亡和重病的战俘用卡车运到深山里去埋掉。两年多后,当初160人的中国劳工队只剩下38人。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不久,麦克阿瑟统率的盟军澳大利亚13师乘舰只驶近该岛海岸。田际钿等二三十人下海一直游了500多米后爬到舰上,和盟军士兵一齐享受胜利的喜悦。1946年,他们经香港回到上海。至此,“八百壮士”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
抗日将士魂归异域
“八百壮士”到底有多少人?四行仓库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之时,上海《新闻报》、《字林西报》等就以“四百人”、“四百余人”等加以报导。
2008年12月底,台湾《联合报》最先披露了一则“八百壮士”遗骸遗落巴布亚新几内亚无人问津的消息,并刊登了照片。照片上,一片热带植物的包围中,是三座刻有青天白日徽的方形柱状墓碑,底部早已被荒草淹没。中间一座墓碑上写着“故陆军步兵上尉吴公坤之坟墓”,字迹仍然清晰可见。
据解放拉包尔集中营的澳军报告记载,二战期间,在西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最东边的亚包,曾经有一座中国战俘集中营。先后有1600多位军人被送到这里当奴工,有一千多名中国将士魂归异域。
四行仓库保卫战敢死队长——杨银奎一无所有
大纪元曾报导,2010年12月4日,曾任1937年淞沪会战中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敢死队长的“八百壮士”中最后一名在世者、九十一岁高龄的杨根奎现身四川。晚年的他没有医疗保障,没有退休金,生活困苦。他曾尝试着找到金堂县相关部门,得到的答覆是:“那你只有去台湾找国民党给你落实政策”。他说:“我是为祖国而抗日的啊!”
杨银奎,曾经在四行仓库作为敢死队长,血战沙场;曾经在日本战俘营作为苦力,死里逃生;曾经在文革时期作为“黑五类”,受尽折磨;作为一代抗战老兵,生活贫困……为国抗日却一无所有。
抗战老兵姜开国的一段话,得到大陆民众热传:“我不太敢看电视。其一,侵华日军太蠢,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很有战斗力,单兵作战能力远远高于中国士兵。他们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其二,我从没见过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不好评论。在电视上我才知道,他们是英勇顽强、武器良好、一呼百应、有排山倒海之势的抗战队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