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GDP是印度4倍 人均工资却只有它的1/3
蔡慎坤有财经专家质疑中国GDP几乎有一半不知去向。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5%降低到2005年的11%;而发达国家民众的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0~65%之间,加上政府财政收入占40%左右,两者相加差不多是100%,是块完整的蛋糕。这个论述基本上是准确的,比如美国,2010年美国居民的个人收入总和大约是11万亿美元,占当年GDP数字14.6万亿美元的70%左右;而美国政府收入占GDP的百分比,大约是30%左右。
中国的GDP数字非常奇特,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30%,百姓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却只有22%。两者相加只有52%,构不成一块完整的蛋糕。其中缺失的部分,也就是48%,去了哪里呢?缺失的这块蛋糕,很有可能是通过腐败或以灰色收入的方式,流入到权贵和掮客的腰包。
灰色收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不陌生。因为灰色的话题,总是能牵起人们无尽的兴趣。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一直在研究所谓灰色收入,据王小鲁前几年的报告披露: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3.2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住户收入统计调查的结果高出9.3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的住户可支配收入计算高出5.4万亿元。
由于中国的“灰色收入”数额巨大且分布高度集中,收入来源可分为两种。一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界定其合法或非法的收入,也包括那些违规违纪但不违法的收入;二是实际上非法,但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非法的收入。巨额“灰色收入”说明国民收入分配已严重扭曲,而来源主要是围绕权力对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分配而产生的腐败、寻租、侵占公共资金和他人收入、聚敛财富等行为,以及垄断性收入的不正当分配。
除了“灰色收入”对GDP的真实数字的呑噬,还有一种可能就是GDP数字本身存在问题。从地方到中央,经济数据往往成为争功诿过、粉饰太平的工具,而统计数据最重视的可信度,就被愚民的需要所“和谐”掉了。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王志浩就认为官方数据严重低估通胀水准。依照他的推算,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速为5.5%,这个数字远低于官方公布的7.8%。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大干快上,除了城市的大拆大建,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重点工程接踵而至,老百姓常常不能理解官员的行为。然而,类似的大兴土木重复建设,官员们都能明白其中的奥秘,无论保八还是保十,重复建设造成的腐败和浪费都是值得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官员因为重复建设抑或GDP畸高而丢掉乌纱帽!
为了所辖区域的GDP,官员们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楼,可以重复修建同一条马路,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桥,可以重复修建同一个广场……目的就是编项目编故事把财政银行的钱花出去,不管这些钱值不值得花!于是,百年大计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已成为一个笑话,如果一幢楼可以使用百年,如果一座桥可以使用百年,如果一条路可以使用百年,一茬又一茬的官员拿什么去搏政绩?又编什么故事说给官员和老百姓听?只是在数十万亿元的数字里面,有多少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有多少被大小贪官通过投资洗钱敛财?
空头大师查诺斯并不理会中国的GDP数字。他说“经济活动不等于创造财富。你如果盖一座桥,然后这座桥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于是你每过五年就要盖同一座桥,这能转化成为很多很多GDP增长,但显然不会增加国民的福祉。”
中国的GDP数字不对称,还有一个可能是,政府财政收入还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计算进来,财政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的2013年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12年政府收入达18.48万亿元,与公开的财政收入相差6万多亿。这说明,至少还有6万亿左右在体制外循环,或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中国的财政收入不是30%而是70%,那么“丢失”的财富蛋糕就找了回来,但那只能再度证实中国的国进民退和国富民穷。
财政收入、老百姓收入和GDP总数之间,数字不匹配和不对称,要么是GDP数字造假,要么是被既得利益集团吞噬了,要么是被权贵们肆意挥霍了。GDP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而现在GDP增长却是各级政府极力追求的目标。从消费层面来说,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永远赶不上GDP的增长,才会导致老百姓囊中羞涩不敢花钱,而真正变着戏法大把花钱的,只有各级党政机关和央企国企。
根据国际基金组织统计,2012年印度人均GDP仅1592美元,中国6094美元,中国是印度的4倍,但印度人均月工资65112卢比,约合人民币6650元,中国2011年人均年工资23979元人民币(国家统计局公布),月均2000元不到,印度是中国的3倍多。为什么中国人均GDP是印度的4倍,人均工资却只有印度的1/3?中国巨大的财富蛋糕究竟如何被切分被呑噬?显然是一个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很简单的掠夺过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