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范百世 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图)
作者: 云中君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
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大治天下,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盛世之一:贞观之治。这些丰功伟绩的建立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得力的贤臣勇将之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全力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西元601年-636年),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长孙皇后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也是平突厥的功臣。其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其母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自幼生长在官宦世家,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
这种与生俱来的贤淑品德,使得她能事事以大局为重,保持了后宫的平静;而且能够理性地处理事务,从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朝政。在她很小的时候,一位卜卦先生就曾说她 “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她一生用一种特有的“柔”性道德力量,帮助唐太宗安定后宫,抚平心绪,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尽了一份作用非凡的力量。
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嫁给李世民之后,她勤勉的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成为一个称职的小媳妇。后来李渊起兵成为唐高祖之后,李渊身边的妃嫔经常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她都从中斡旋调节。
她此时已是秦王妃,后来玄武门事变爆发当日,她亲自到事发地点慰问军兵。后来李世民被封为太子,她也就“妇凭夫贵”成为太子妃。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因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长孙氏也就由太子妃成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的预言。
贤良恭俭 节俭简朴 不参与朝政
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依旧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经常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人怎样调节他的饮食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
长孙皇后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虽然长孙皇后出身于显贵之家,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唐太宗出于作为一同历经风雨的妻子的了解,他从朝堂回到后宫之后,有时也想要跟长孙皇后议论朝中大事。开始时太宗经常高谈阔论,长孙皇后则说:“母鸡司晨, 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因为她不愿意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斧正丈夫,而是相信丈夫驾驭文臣武将的能力。
识大局暗保忠臣用机敏智劝太宗
当时天下已经太平,一些武将渐渐的疏于习武,太宗利用公务之暇隙,召集武官们演习射技,目的是锻炼他们的体魄,防外患于未然。关于“任贤纳谏”的话,唐太宗深受其益,因而也执行得尤为到家,他常对左右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借助于明镜;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臣。”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
一次春天的时候,太宗忽然兴致大发,要带一群侍卫去打猎,魏征就去劝谏:“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太宗觉得魏征有点管得多了,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坚持这一次出游。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见了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到后宫,余怒未消。长孙皇后问明缘由之后,换上朝服,向太宗委婉的说:“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太宗一听也就明白了长孙皇后的用心良苦。心中对魏征的不满和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可见长孙皇后的机智。
长孙皇后不但嘴上支持魏征的劝谏,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 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
清廉无私 奉公守法不为亲情废公事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太子的乳母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在当时后宫实行节俭制度。太子乳母经常在长孙皇后的面前唠叨说,太子宫中用度不够。希望长孙皇后能帮太子说话,破例供给。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甚得宫中各色人等的钦佩。
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 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想听从,他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
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这兄妹两人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
皇后和长孙无忌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长孙安业,早年曾有虐待继母和弟弟妹妹的不良记录。按照当时人的看法和习惯,后来有了势力的皇后和长孙无忌,一定会报复他们的哥哥的。贞观元年,长孙安业参与了李孝常等人的谋逆阴谋,要杀皇帝搞政变。按照律法,这属十恶不赦之罪,一定要杀头。
当时也是重要大臣的长孙无忌没有说什么话。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对皇帝说:我家哥哥干出了这样的勾当死不足惜,可是天下人会怎么理解啊?人们一定会以为是我们兄妹迫害哥哥,因为哥哥当年对我们不好,这尽人皆知啊。如果这样,不是很拖累朝廷吗?(原文:“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太宗最后将长孙安业流放到了岭南。
编撰《女则》鞠躬尽瘁三条遗嘱感动天地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
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两年后,贞观十年六月(636年),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享年36岁,结束了她短暂、辛劳却又无比尊贵的一生,但她的事迹却为天下人所称颂,“母仪天下”四个字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从此她成了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地位最高的皇后之一。
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时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历史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练,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史书记载说“上览之悲恸”。
太宗把《女则》托在手上, 以示近臣说:“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此乃天命,伤悲也于事无补,但自此以后,入内廷不能再听到皇后的规谏之言,失去一位良佐,所以尤为痛心!”长孙皇后临死之际,她选择在闭眼的前一刻最后一次向皇帝进谏。因此,长孙皇后的三条遗嘱从此流传千古。让世人惊叹不已的三条遗嘱如下:
遗嘱一: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言;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
遗嘱二:“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 ”。
遗嘱三:“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葬。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资料来源:《旧唐书》)
弥留之际的长孙皇后仍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尤其在第三条遗嘱中,她说自己生来对世人没有什么贡献,现在死了也不要厚葬。所谓葬就是埋藏起来,不想让人看到而已。
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比较喜欢俭葬,只有那些对世人不负责任的人才大肆兴建陵寝,劳烦天下,被有道德的人笑话。现在我只希望依山而葬,不需要起坟,不需要用棺材,所用的陪葬物品都用木头瓦片做即可,薄葬臣妾,就是不忘臣妾。她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悲痛不已的太宗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他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昭陵,虽然在魏征的规谏下毁弃了,但其之后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唏嘘。
来源: 看中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