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天蓝人从容 “旧社会”竟然是这样(一) 组图
编者按:照片上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神态轻松自在.看不到象现在“新社会”许多人脸上那种苦大仇深。看着这些照片,有一种“是否台湾的风光”的感觉。原生态的淳朴,正常发展的话大陆就是今天台湾的状况。二战输得最惨的不是德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意大利,更不是犹太人,而是“从此翻身作主”的大陆“中国人”。没有对比不能说明问题,先看两张“和鞋新社会”的震撼写实,两张就够了,不能太血腥,别破坏了看下面“旧社会”的心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视觉震撼:民国时期的彩色照片(昆明,重庆,成都,杭州)
尽管彩色照片已发明了N年,但保存下来中国的彩照犹如凤毛麟角。这是一组抗日时期美国飞虎队员拍摄的彩照,反映了当时国内的民情风貌,弥足珍贵(转贴)
拍摄背景:1944年9月1日,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查中队从印度来到同盟国中华民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飞虎队”。一抵达昆明空军基地,艾伦就和他的一位战友一块儿到飞机跑道上,他们站在一架鼻翼上绘着鲨鱼图案的P40战斗机旁相互拍照,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时刻啊!(约翰.弗洛曼摄)
拥有六道门的昆明古城墙,建于公元8世纪。这是在其中一道城门外拍摄的集市场景。(艾伦.拉森摄)
第14航空队和负责美军住宿的人员安在离昆明空军基地几英里外的地方搭建的休息营地。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可以钓鱼、游泳和享用美食。许多到此营地休假的军人来自前线的前进基地。艾伦在此短暂停留期间,有几个飞行员也在那里。(艾伦.拉森摄)
手捧蚕茧的男孩(威廉.迪柏摄)
戴首饰的中国女孩(威廉.迪柏摄)
昆明城内的中国阿姨和孩子(威廉.迪柏摄)
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威廉.迪柏摄)
昆明的中国男孩(威廉.迪柏摄)
昆明护国门,铁饰大门前的街景(威廉.迪柏摄)
昆明护城河边(威廉.迪柏摄)
如同世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时事新闻、历史事件及涉及到的人物,都是这里市民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很高兴有几回和昆明的百姓一起观看昆明市区一栋大楼墙上张贴的许多五颜六色的海报和新闻(虽然我们并不会阅读)。这让艾伦回想起年幼时在美国波士顿市站在一群人中观看波士顿环球报大厦告示牌上用粉笔写的新闻的兴奋心情……(艾伦.拉森)
可爱的中国女孩(艾伦.拉森)
美军营房外,晾晒的衣服和休息的士兵(威廉.迪柏摄)
发送木材、石料及其它货物的商业活动位于城市附近的一条狭窄的水道上。看到岸边那些堆积如山的木材和那里正从小船上搬运巨石的劳工们,谁都会对他们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产生深刻的印象。(艾伦.拉森摄)
飞虎队总部“虎穴”外景(威廉.迪柏摄)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伦.拉森摄)
赶马车的农夫(威廉.迪柏摄)
滇池小船提供了舒适的公园水上游览。不少小船上高耸的船帆有点破旧了,但它们却是沿湖游览必不可少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小船还被船夫们当作自己的家,其舱身在船的中部,顶上是由竹子和芦苇交织的弓形蓬顶。(艾伦.拉森摄)
昆明城门街景。城门上有“还我河山”的标语。(威廉.迪柏摄)
路边制作香烟是小贩(威廉.迪柏摄)
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威廉.迪柏摄)
昆明的水上交通(威廉.迪柏摄)
昆明石牌坊后的居民区(威廉.迪柏摄
村民正在耕种田地。靠近我们基地驻扎宿营地区有一座很大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机会拍摄村里的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如插秧、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场景。(艾伦.拉森摄)
1944年11月间,在昆明的某家商店门口有一座用色彩鲜艳、用纸花装饰起来的大花轿子。由几个壮汉抬着去举行婚礼。(威廉.迪柏摄)
洗衣的妇女(艾伦.拉森摄)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自家小屋里营业,在诱人的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用粉笔写的菜单。(艾伦.拉森摄)
看桌子上的花,好鲜艳啊
路边小贩在兜售自制的笛子(威廉.迪柏摄)
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威廉.迪柏摄)
遇到昆明的“滇缅公路”街道景象(威廉.迪柏摄)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摄)
昆明汇康百货商店(威廉.迪柏摄)
空军基地内供美军生活和工作的三号宿舍入口,由中国士兵把守。(威廉.迪柏摄)
锯匠(威廉.迪柏摄)
页:
[1]